第85章 战火中的东北(2/2)
关于火车头,去年末,基于德国技术的朝阳火车头工厂已经建成了,从德国请来的工程师们已经到位,正在小步快跑的研发改进更大马力的蒸汽机车头,因为戈辉想要的火车头,至少在6000马力以上,并不是德国目前的那种火车头。地大物博的大清国,小马力火车头无法应对未来的运力。今天的研发,是为了未来几十上百年而准备,不能只顾眼前。
还从德国购买了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车头的生产技术,但戈辉想制造的内燃机不是烧汽油的,是烧柴油的,所以要对目前的技术二次研发改进。什么时候能应用,还是遥遥无期,真的是无法给出具体的时间表。
经过几天的讨论沟通,最后决定,由刘文涛和陈妮儿两口子负责研究飞机,刘文涛由于还要管理工业总局,所以研究飞机主要还是阵妮儿来做,刘文涛协助。于小曼负责研究坦克装甲车,于小曼从教育总局局长的位置上退下来,由从江苏南通请来张謇接任。连戈辉都没有想到,看起来柔柔弱弱的于小曼居然愿意独自一人担起研究坦克车和装甲车的任务。成雨一边兼任农场兵工厂的总经理,一边负责研究军用载重卡和军用越野车。李扬帆负责和德国工程师一起研究烧柴油的内燃机火车。李隆基把朝阳无线电厂交给李文欣管理,他和大伯家的大哥李隆盛、二哥李隆城,还有自己家的大哥李隆晖都是学习无线电的,他们分别到飞机,坦克装甲车和载重卡车越野车和火车头公司那里,负责把无线电整合到这些里面。
而戈辉和皮特黄作为他们强大的后援,戈辉负责为他们把握大方向,在困难的时候指点迷津,皮特黄负责为他们生产他们所需要的所有机床。另外,他们所需要的人才,戈辉和皮特黄会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全力为他们寻找,戈辉相信,只要钱给到位,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的理工科毕业生会大量的来到大清东北。
同时,还委托大清驻美国公使梁诚,在美国聘请机械学毕业的大学生,还有研究发动机的人才来大清东北。戈辉保证会给到他们期望的工资。同时,还请梁诚在美国购买血统纯正的大型犬种,每种购买至少300只以上。
戈辉还请原大清国驻德国公使吕海环,在德国聘机械学毕业的大学生,还有研究发动机的人才来大清东北。戈辉保证会给到他们期望的工资。还请他在欧洲购买血统纯正的大型犬种,每种购买至少300只。
戈辉的目的是要为禁卫军和武警部队还有警察提供大量的军犬,有军犬的帮忙,在搜索和巡逻,还有追踪行动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目前,张紫云和孙翰林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大中型犬类,比如:昆仑山脉犬、蒙古獒、川东猎犬、蒙古细狗、广东潮州犬、山东细狗等,主要收集这六种犬类。
从此,朝阳工业区更大规模的建设开始了,因为他们要研究的这些东西,需要更多的配套的零部件工厂,需要更多的产业工人,还有更多的技术人才。
德国政府答应帮忙培养的2000名技术人才已经于三月下旬在锦州登上了德国邮轮。去美国的2000人也计划于三月末之前乘坐去美国的邮轮去美国。这些才刚满十五岁的孩子们,将带着强大国家的梦想开始了他们十年的留学生活。戈辉亲自为他们送行,勉励他们刻苦学习,早日报效国家。
送行那天,刚刚一期竣工的锦州港区人山人海,家属,工人,学生,军人,地方的士绅,站满了港区所有的空地。经过近两年的建设,锦州港一期已经建设完成,工人们正在做最后的美化工程。现在的港区已经初具一个小城市的端倪了。
特别是东北商品交易所设在港区之后,大量的商家向港区集中,让港区的人口迅速增加。锦州港百货大楼也建在港区,锦州港大饭店也建在港区,未来港区还要建一个巨大的火车站。在德国人的帮助下,锦州港区的的城市规划蓝图已经画好了,画的非常有前瞻性,都是着眼于未来50年的发展规划的。现在,只需要按照蓝图去建设就好了。总之,东北三省的财政大量向锦州港区倾斜。
而锦州县城却几乎没有变化,听说未来的朝锦铁路在锦州县城居然没有车站,只有关内外铁路在锦州有一站,所以,很多锦州的老百姓都在思量着要不要把家搬到港区去,港区越来越热闹,去年发电厂已经建成发电了,现在整个港区都在安装路灯,安装电话,锦州港区到朝阳的电话线将在今年七八月份连通,到时候,锦州港区和朝阳工业开发区就可以直接用电话联系了。港区的无线电广播也已经开播了。总之,每个月都会有新的变化,真可谓日新月异,让人们心中充满希望。
其实,不仅是锦州港区,其它地方也是一样,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有的进入矿山采矿,有的进入工厂当工人,有的分到土地当农民,有的进了公司,总之,朝阳工业开发区和锦州港区,还有绍根采油区,都能收留大量的外来人口。在这个大量依靠人力,而不是工程机械的年代,人再多也觉得少。实在不行,就再成立一个官营农场,一下子能收留几十万人。
随着外来人口的越来越多,外国人也渐渐的多起来了。现在的朝阳工业开发区和锦州港区已经成了列强争夺的新焦点,朝阳巨大的变化引起了列强高度的关注,特别是英美法日俄德的情报系统更是把这里当成了新的战场。戈辉不得不抽出大量的时间指导禁卫情报局如何开展情报工作,同时,加大情报人员的培训,扩大禁卫情报局的规模,以适应愈发复杂的情报战场。
进入四月的东北大地,万物开始复苏,农民们已经开始准备春播了。
今年的备耕工作已经开始,由于有了大型的履带式内燃机拖拉机,东北工业总局又开垦出大量的土地,分配给刚刚移民到东北的老百姓。劳动总局和公共安全总局对每个新来的移民进行登记。很多移民新村正在今年初新成立的城乡建设总局的指导下加紧建设。
房屋都是统一设计的砖混结构的房子。房子外面还修建了独立的厕所。最重要的是这些房子不用新移民立即掏钱购买,而是分10年还清房款。所有分到新房的外来移民,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都觉得自己来东北是来对了。
东北农业总局还在朝阳周边和锦州港区周边,建设了很多大型的阳光棚,大体上和后世的蔬菜大棚差不多,但是由于没有塑料,只好做钢结构,加上高强度的钢化玻璃。采光性更好,但成本却非常的高。里面通上暖气,这样冬天也能保持一个非常恒定的温度。这些用于种植蔬菜的阳光棚,所有权归东北农业总局,然后农业总局以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租给农民,只能用于种植蔬菜,供应朝阳和锦州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