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禁卫军 > 第77章 开战

第77章 开战(2/2)

目录

戈辉抬头看了看墙壁上巨大的东北亚地图,在烛光跃动中,山川河流村庄田地都历历在目,然后转回身说道:“目前战况如何?”

宁远回答道:“根据潜伏在旅顺港的侦察小组的情报,由于俄军太平洋舰队早就防备,事先把军舰都撤回内港了,日军的偷袭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但是由于俄军准备并不充分,所以目前很被动。”

戈辉看着沙盘头也不回地说道:“告诉侦察小组安全第一,情报第二。”

宁远笑了:“是,司令,我替侦察小组的战士们谢谢司令的关心。”然后又对机要秘书说:“告诉通讯室,把刚才司令的话传达到每一个侦察小组。”

戈辉虽然早就知道日俄战争的结局,但还是一边看着沙盘,一边问道:“你们说说这次日俄双方哪一方胜算大一些?”

宁远看了看沙盘,接口道:“俄国总人口达1.26亿人,1903年陆军常备军总兵力约105万人,后备役军人达375万人。其中将90%的兵力部署在欧洲地区,在远东只有正规陆军部队9.8万余人,目前增加到15万人,火炮由116门增加到418门炮、机枪超过600挺,同时,俄国海军拥有200余艘战舰,其中太平洋分舰队拥有60余艘作战舰艇(19.2万多吨)。至于士兵用的步枪,俄军士兵用的是1891型莫辛纳甘步枪,是第一代使用无烟火药枪弹的步枪。与毛瑟系列、李-恩菲尔德系列等军用步枪相比,设计粗糙,整体的操作也略显笨拙,但优点是易于生产和使用简单可靠——这相对于工业基础低、士兵教育程度低的俄军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恶劣的战争时期必需提高武器产量以满足前线需要,而大量补充的战斗人员往往训练时间不足。在战斗性能方面,莫辛纳甘步枪与同类步枪也相差无几,有效射程为400米,实际射速为一分钟10至12发。总而言之,莫辛-纳甘步枪是一种很优秀的俄制轻武器——便宜、简单、可靠,符合俄军目前的实际需要。”

宁远停了一下,继续又道:“另外,俄军有线电报电话只装备到军和集团军。师以下一律采用徒步或乘马通信。在速射火力空前猛烈的条件下,俄军主导的军事思想却特别强调刺刀白刃战,崇尚100年前库图佐夫和拿破仑的作战方法。对俄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旅顺要塞工程远未完成,海军10年扩军计划也未完成。东北战场俄国陆军统帅库罗帕特金是一个缺乏实践经验的军事官僚。俄国陆海军统帅机构和指挥系统,矛盾而混乱,不时还会有皇亲国戚的插手干预,决定了俄军的前景十分不乐观。但是,俄国毕竟是老牌列强,工业基础雄厚,如果战争进程拉长,俄国可以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源源不断的把士兵运到远东,和日本拼消耗,那时日本是承受不了如此大的消耗的,最后胜负真的很难预料。”

听了宁远对俄军的分析,戈辉认可地点了点头。然后又问道:“那么日本呢?”

宁远移步到沙盘的另一边,正是摆放日本联合舰队模型的位置,然后回答道:“日本总人口约4400万。战时可动员200余万后备兵人(实际上动员了118.5万人)。战争初期,陆军总兵力约37.5万人(1140门炮),其中25万人可用于日本列岛以外作战。火炮中37%为山炮,适于东北战场的地形特点。机枪147挺。海军是日本建军的重点。战争前夕日本海军有战舰约80艘(26万多吨),多数是在英国建造的新型舰只,性能良好,规格统一。日军士兵普遍装备的是30式步枪。其特点是射程远,精确度高,6.5毫米步枪弹虽威力不是特别强,但后坐力小,更适合个头矮小的日本人。我相信在目前的日俄战争中,30式步枪一定会表现很优秀。但是由于东北地区风沙大,而 30式步枪没有防尘盖,风沙极易进入枪管,可能导致枪支卡壳。”说到这里,宁远开玩笑的说:“所以我建议日军最好用布包住枪栓部位,等交战时再解开。”听了宁远的话,在场的所有人都笑了。

戈辉双手扶着沙盘的边沿,俯下身体,仔细盯着旅顺口,头也不抬地点了点头。又抬头看了宁远一眼,示意他继续。

宁远继续:“日军兵役制度比较严密,后备力量动员准备的程度较高。官兵受严格军国主义教育,普遍具有“武士道”精神。陆军以师团为最大的战术单位,一般由2个旅团,加上骑兵联队和炮兵联队等单位组成。战时两三个师团编为1个军。全军有统一的作战思想,基本上是学习德国名将毛奇的理论。核心是强调进攻;进攻的主要样式是翼侧迂回,力避正面进攻,以减少伤亡。对刺刀白刃战并不完全排斥,但更加重视火力,特别是交叉火力。冲击前通常要进行火力准备。步兵基本的战斗队形是散兵线。日军不少军官曾到德国留学。部队和院校也雇请了许多德国教官,按德军条令进行训练。东北战场日军统帅大山岩元帅就是毛奇的信徒。普法战争期间,他在普军中亲自观察毛奇军事思想的运用。他总想在日俄战争中打出一个“色当”来。他的指挥艺术比俄军高明。日本海军的作战思想,同陆军一样强调进攻。“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曾在英国学习。他积极求战,但重视准备,行动谨慎而诡诈。 就总体而言,俄国人口和陆海军数量都大大超过日本。但具体到远东战场,则日本的实力超过俄国。加上其他有利条件,如后方近,训练和装备较好,指挥能力较强,对大清东北情况非常熟悉等等,则日本的优势更为明显。”

戈辉抬着头,看着宁远,露出赞许的目光,看来宁远已经相当进入角色了,戈辉继续问道:“面对这样的敌人,我们禁卫军能不能战而胜之?”

作为禁卫军的参谋总长,宁远对禁卫军的实力那是如数家珍的。宁远很自信地说道:“从地利的角度说,我们在东北,那是在自己的土地上,我们有本土优势,有当地的百姓支持。从军队数量上说,目前我们有5万受过两到三年正规化高强度军事训练的士兵,还有五多万受过简单正规训练的后备兵源,目前正在进行更严苛的军事训练。从武器上说,我们大量装备了俄国的水连球步枪,和少量的75毫米山炮。单从这些方面比较,我不得不说,我们目前处于劣势。”

戈辉认真的点点头,然后慢慢地转回身,看着所有的人,大家渐渐地放下手中的工作,站直了身体,面向带着他们走到今天的司令戈辉,大家知道司令要对他们训话。

戈辉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诸位,看到大家精神这么好,我很欣慰。我们今天站在这里,不是来看热闹的,也不是来这里听故事的,两个强盗的战争,却发生在我们的土地上,这是我们军人的耻辱,莫大的耻辱。作为军人,作为禁卫军的一员,我们要牢牢的记在心里,这是我们的耻辱,我们发誓永远不再让这样的事情再次重演。我们的战争开始了,战争的第一阶段是日本人和俄国人作战,等到了第二阶段,就是我们和日本人作战,在第三阶段,我们要把俄国人赶出东北,到第四阶段,我们要拿回我们的外兴安岭和乌苏里江以东,以及库页岛。我们要参与到战争中的每一步,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战争中了解我们的敌人,在战争中了解我们自己,最后,在战争中学会如何打赢战争。大家有没有信心?告诉我!”最后两句戈辉几乎是吼出来的。

“有,我们有信心,不忘耻辱,打赢战争。”所有人异口同声。

戈辉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开口大声道:“继续工作”。

从这一天起,禁卫军最高司令部打起十二分精神高度关注日俄战争进行的每一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