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兵临城下(1/2)
郓州知府与属下一众官员商议完毕,
第二天便派人潜出城,与柴宣联络。
当天下午,柴宣的军队突然撤离,这让守在城墙上的禁军们欣喜若狂,欢呼雀跃,以为朝廷的援军快要到了。
郓州知府等官员却在心中冷笑,
他们这段时间,早受够了这些禁军,
当晚,郓州知府以犒劳禁军将士为由,杀猪宰羊,挑来酒菜,庆祝大军守住城池,保一方平安。
禁军那些将领们各自也得了许多钱银,大喜过望,放松警惕,任由全军将士吃喝,
吃到半夜,郓州本地的官员以不胜酒力不由,纷纷离场。
一处城门,悄悄打开,
八千护院军趁着夜色潜入……
一个个冒着刺鼻浓烟的铁罐被点燃,抛进了仍在吃喝的禁军当中,熏得那些禁军不断的咳嗽流泪,有人倒地呕吐,有人直接晕厥。
运气好的禁军,刚从浓烟中跌跌撞撞的冲出来,迎面见到的,却是一片连绵的火把长龙,
火光照耀下,一支支弓箭已经瞄准了他们。
“跪下!受降不杀!”
禁军们听到大喝,哪里还敢反抗?一个个跪地求饶。
…………
郓州知府和一众官员,原本还在躲在知府家中提心吊胆,担心柴驸马的军队拿不住对方,若是让禁军跑出一些,在城中烧杀抢夺,那便是祸事了。
约莫到了三更天,离他们打开城门放柴驸马的军队入城,不过半个时刻,
府中管家兴冲冲地跑来禀报:
“恩相!成了!成了!战斗结束了,那些禁军一个都没有逃出。”
“真……真的?”
知府有些不信,聚在一起准备避难的其他官员,也一个个面带疑虑。
那名管家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连声说道:
“千真万确,小人亲眼所见,柴驸马的军队如神威天降,端是厉害,
不过半个时辰,便将一万多禁军杀得毫无还手之力,杀死了一些,大部分都投降了,全都押在城墙脚下看守着。”
郓州知府这才长舒了一口气,面色大喜,道:“快!带上准备好的重礼,随本官去拜见柴驸马。”
……
郓州城破,
柴宣并未为难本地的官吏,与他们相见会谈,语气温和。
他以驸马身份,打着为先帝和太子之死讨还公道为由,让郓州本地的官员选择站队,是站他柴驸马这一边,还是站蔡京一边。
郓州本地官员哪里有的选?
一个个都很识趣,跪下高呼唯柴驸马马首是瞻。
此次俘虏了一万二千多名禁军,只杀死一千多人,柴宣唤来李应,由他担任郓州的兵马都监,杜兴作为副将,
郓州城的厢兵只留下五百人,其余之人就地解散,
李应手下的军队,全是李家庄族人,经过这几年的扩张,已经有一千人,之前一直负责保护齐州,高唐至东京这一带的运输。
柴宣东京城的生意被赵佶收回后,李应便回到高唐待命,军队装备也已换装,用的虽然是护院军数年前淘汰下来的装备,但依旧让李应激动不已。
一千军卒,竟然配了一千匹马儿,三十辆弩车,
人手一把初级的复合弓,一把精铁打造的钢枪,头盔,护心镜,腰刀,镶有铁块的军服,甚至还配有五十人的后勤医务兵种,外加五百拉车的壮汉。
军饷,伙食这些就更不用说了,远超守卫东京的禁军,还有各种保障和奖励制度,
例如身死,残疾后的抚恤金,家人的待遇,与护院军家人待遇是一模一样的,让他们的战斗力直线飚升,
李应站在郓州城门外,目送着柴宣带领大军离去,心中感慨万分,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郓州的兵马都监,整个郓州城都将在他的掌控之中,身边的杜兴同样欣喜激动。
接下来几日,济州,兖州两地的城池同样被破,
方法如同一辙,
这些年,太平会从底层开始渗透,许多厢兵被太平会发展成会员,然后拿着太平会的资金,再向上打通关系。
这些加入太平会的厢兵升职很快,有人已经当了都头,趁着晚上,带着手下将城门打开,放大军进入。
到了第二天,城中百姓起来时,发现城外的大军已经入了城,还将城中的官员们全给抓了。
扈成,扈三娘率领的扈家军,接管了济州。
王炎率领的长清寨官兵,也从寨中撤离,来到兖州,将兖州接管。
郓州境内的几个县城,也有溃散的禁军进入其中,柴宣并未直接攻城,只是派被俘的禁军将领进城劝降。
那些人见城外黑压压的数万大军在城外围着,也都没了抵抗的心思,纷纷出城投降。
六月初,
谭稹率领的十万禁军,要么被杀,要么被俘。
柴宣一刻也不停留,带着八千护院军,与呼廷灼率领的二万太名府厢兵,李明率领的一万徐州厢兵,秦明率领的一万青州厢兵,朱仝率领的一万济州厢兵。
总计近六万大军,押着后面被俘的近三万禁军,一路浩浩荡荡,朝东京进发。
同时,大名府,高唐州,齐州,青州,淄州,郓州,兖州,徐州,济州,一府八州同时发布带着官印的榜文:
八州一府之地,不向伪君称臣,不认伪君年号,依旧以先帝之宣和年号,
先帝和太子大仇一日不报,弑君者蔡贼一日不诛,八州一府之地,便一日不听从朝廷号令。
柴宣以山东节度使身份,暂时管理八州一府之地,号称亲率十五万大军,押着禁军俘虏,前往东京,要与蔡贼当面讨个公道。
……
柴宣大军不遮示行踪,消息很快就传遍宋朝全境,甚至金国,辽国,西夏,吐蕃,大理等国也得知这一惊天消息。
郓州离东京开封府实在是太近了,
行得快些,不出半月就能兵临东京城下。
柴宣此举与方腊,田虎,王庆,宋江等贼寇不同,打得旗号是为遇害的先帝和太子讨回公道,并未谋反,也没有自立为王,不改年号,而是用先帝的年号,
换而言之,他作为女婿,自己的泰山和妻舅被害,岂能坐视不理?
在大义上,柴宣并不理亏,反倒是要压过蔡京一头,
毕竟之前的各种谣言,寿宴上的官家人头,太子横死,新皇认其为相父,种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已经将蔡京的人品败光,
众官员们只是敢怒不敢言罢了。
柴驸马一向强硬,由他出头,联合八州一府之地,率领十几万大军,兵临东京,无论是私人亲情,还是君臣大义,或者是军事实力上,皆是最佳人选。
…………
辽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