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赵氏春秋:从狸猫案开始 > 第133章 春临暗流

第133章 春临暗流(1/2)

目录

出了裁缝铺,杨承燕依旧心疼花出去的银子,小声嘀咕道:

“分明还能再便宜些,价钱给高了。”

侯高飞朝长孙透笑道:

“弟妹勤俭持家,四弟好福气啊。”

先前在潜州,长孙透着急救杨承燕,对称呼并不在意。

此刻再提及,未免觉得有碍女孩子家清誉,于是正色道:

“二哥莫要玩笑,我与承燕只是朋友。”

“哦?你把她当朋友,她也同样将你当朋友吗?”

“那是自然。”长孙透神色笃定。

胖子见他当局者迷,也没出言点破,只是似笑非笑看向前方、

他们离开潜州没多久,侯高飞与杨承燕相处也不多,但途中不止一次瞧见女子偷看自己这位四弟。

若说其中没有丁点情愫,他是不信的。

十几名小乞丐有了新衣裳,皆是喜不自胜。

虽然心痒难奈,但知道自己身上脏,没有着急去穿。

拿在手上都怕弄脏了,一路小心翼翼朝客栈走去。

走了没多远,途径一家酒馆,侯高飞无意间瞧见一个熟悉身影,略一犹豫,朝其余人道:

“你们先回去吧,我有点事。”

说罢,朝酒馆内走去。

大堂正中一张木桌旁,一名老道点了一坛酒、一碟花生,外加一盘手抓羊肉,有滋有味享受着。

胖子来到一旁,没过多客套,直接坐到对面道:

“老前辈好生兴致,可还记得晚辈?”

老道看了他一眼,夹起一粒花生丢进嘴里,嚼得嘎嘣脆道:

“记得,你是侯家小子,你家挺有钱,却不是正道来的。”

侯高飞一时语塞,自嘲笑笑道:

“所谓无奸不商,家父确实做了不少有违良心的买卖。

侯家府邸被查封,万贯家财散尽一空,想来也是遭了报应。”

说完,他很有眼力劲为老道添上一杯酒,也不喊对方老骗子了,虚心求教道:

“十年前前辈来我家中小住,曾说过晚辈此生会娶四个老婆,生八个儿子,不知是真是假?”

合着他绕了一大圈,竟是为了这个问题。

老大从盘中抓起一大块羊肉塞进嘴里,一边砸吧手指头一边道:

“那倒记不清了,不过我既然那么说,便确有此事。”

侯高飞不由面露喜色,他与巧儿私定终身不假,却也不是什么纯情之人。

大丈夫三妻四妾,再平常不过,男人但凡还喘气,就没有不好色的。

只是没等他高兴多久,就听老道继续道:

“你这辈子兴许会有四位夫人,却也并非一帆风顺。

倘若多行不义,别说八个子嗣,就连一个也留不住。”

听到这话,胖子不由怀疑起来。

对方说他有四位娘子,他是信服的,可若说坏事做多会生不出儿子,却又不像真的。

普天之下作恶的多了去了,又有几个真的断子绝孙、生儿子没屁眼?

反而许多都是家族兴旺,甚至出了不少了不起的人物。

人便是如此,讳疾忌医,只相信自己想听的。

倘若在大街上拉一个人,跟他说他有帝王命数,对方定然十分开心,再三酬谢。

可要是说他注定要当乞丐,一顿臭骂都是轻的。

老道见他不信,低头从腰间解下葫芦,缓缓道:

“你若不信,回头问问你爹,看你的命究竟是如何保下来的。”

说罢,打开葫芦,将里面东西一股脑倒进面前空碗中,那是十几里乌黑丹药。

老道不急不缓拿出一根牙签,剔了剔牙缝里的肉丝。

等嘴里舒坦了,才砸吧一下牙签,用油乎乎的手拿起一粒丹药,聚精会神用牙签在丹药表面刻画起来。

侯高飞对老道怪异的举动视若无睹,满脑子都是对方刚才的话语。

听他这意思,父亲还活着?

刚要开口询问,老道就直接开口逐客道:

“没事就走吧,别耽误道爷我炼丹。”

胖子见对方脾气古怪,压下心中疑惑。

老道好歹也是李哥的师父,总不会害自己,于是起身恭敬一拜,转头离开。

酒馆中,老道继续刻画着丹药,时不时将沾了药粉的竹签放嘴里砸吧一下。

不到一炷香时间,碗里十几颗药丸都被画上繁复的纹路。

老人又从怀中取出一个瓷瓶,轻轻倒出些金色粉末进碗里,轻轻摇晃几下。

碗中丹药均匀裹上金粉,竟成了金丹。

看着那金丹,老道不禁咧嘴一笑,暗处突然传来个略带惊诧声音:

“这就是你给陛下的丹药。”

老道早就知道对方在此,将金丹一粒粒装进葫芦道:

“终于舍得现身了?”

那声音沉默一会儿,没有显露真容,平静道:

“看来计划进行得很顺利。”

老道没有回话,将葫芦重新悬于腰间,起身出了酒馆。

……

春临城皇子府,二皇子赵极正坐在案旁批阅折子。

老仆袁彩立自外面快步走了进来,手持一封密报。

“二爷,李小兄弟三人在潜州跟白杆兵打了一架。”

赵极手中笔依旧不停,平静道:

“倒是我小看了素光武,没想到他当真敢对皇子下手。”

“二爷,这次还真不关素光武的事,是他手底下的团练使牟啸回家探亲,刚好遇到他们三人。

姓侯的后生一向不省心,这回将主意打到了牟家身上,不想捅了马蜂窝,故而有此一战。”

男子闻言放下手中朱笔,抬头道:

“结果如何?”

“您还是自己看吧。”

老仆苦笑一下,递出密信。

赵极抽出密信,简单看了一下。

由于当时战况激烈,哪怕伏蝉也无法尽数详记,仅是大致将前因后果写了出来。

彩立子在一旁解释道:

“老奴接手以后,便对其中出现的人进行了一番调查。

何守义身世明了,没费什么功夫便查出来了。

他是越末名将何稔岁的后人,一直躲在潜州城里隐姓埋名,这回是被逼得没了办法才现身的。”

“何稔岁……是那个号称越末最后一位忠义之臣的万州节度使?”

“没错。”

老人微微一笑,看了眼主子,小心道:

“何家满门忠烈,当年所有人都忙着夺天下的时候,他独自镇守万州,拒敌陶立大军,在民间威望颇巨。

太祖皇帝登基时,封六公十二侯,何稔岁是唯一一个未曾为大梁立功却得封荫的人。

不过何家世代忠良,号称不愿效命于越后十国,因此举家搬迁,从此杳无音讯。”

赵极点点头。

何稔岁的作为,不仅受百姓爱戴,如今的皇族亦是服气,当年太祖皇帝更是屡次当众赞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