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献计(2/2)
侯高飞背负双手,转过身道:
“当时在泗丰城大街上,一个自称陈子义家仆的老家伙拦住了我们,口口声声说我偷了他家主人银子,将我们关进县衙大牢。
在那,我们结识了蒙冤的骆轻舟,被迫掺和进贞娘案里。
直至案件告破,那个促成一切的老仆却突然撤诉失踪了,这就让我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胖子说着,笑眯眯看向南宫姿意道:
“南宫姐姐,那位老仆想必就是你假扮的吧?”
“不错。”
女子毫不遮掩点点头,此刻她终于明白二皇子为何如此看好这些年轻人了。
仅凭几句自我介绍,就猜透了他们埋布数月的局。
这已经不是寻常谋士能做到的,而是近乎于妖的推衍。
此时胖子皱起眉头道:
“只是小人有件事一直想不明白,那死掉的陈子义究竟是什么人?
他是真的被奸人所害,为仇家所杀,还是另有身份?还请殿下明示。”
“看来也有你猜不到的事。”
赵极调侃一句,朝身旁老仆使了个眼色。
老者咧嘴笑笑,声音沙哑道:
“陈子义是红柳院的人,奉命跟在你们身边,未免节外生枝,老夫就顺手解决了。
二爷得知后,命我留了封遗书,借机引你们入局。”
“啪啪啪……”
胖子突然鼓起掌来。
“二殿下妙啊,当真是环环相扣,只是小人还是不明白,您如此费劲心机,就为了一个齐国公?”
“齐国公虽然位居三品,但毕竟是六公之一。
自太祖登基之日起,六大国公便关系莫逆,私底下经常通婚互换子嗣。
几十年下来,已形成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外面看来,乃是铁板一块,难以撬动分毫。
好在他们还算安分守己,没有逾越半步,十国之战积攒的君臣情分也都还在,父皇这才迟迟没对他们动手。”
“但是陛下也不全然任凭他们壮大吧?”
一直在思索的秀才开口道。
赵极看向这位秋闱位居榜二的举子,点头道:
“父皇近些年确实做了不少事制衡六公,像是左相王石通,寒门出身,专以牵制六公之首韩右相。
还有此次主张科举变革的吏部侍郎范希正,则有望接替赵国公的吏部尚书一职。
不过目前仍有一迫在眉睫的问题。
想必诸位也知道,自太祖便有的高官荫封,凡三品以上官员,可在家中选出一位子嗣,直接绕过科举入朝为官。
太祖本意是以此答谢先代功勋对朝廷的贡献,没想到到头来养出一群蛀虫,还阻碍了真正有抱负有能力的读书人入仕。
六公便是其中获利最多的那群人。”
说到最后,赵极话语间已经隐隐有了怒意,显然同样对现在的朝堂格局也很是烦闷。
胖子借机溜须拍马道:
“殿下能心系天下,实乃百姓之福,江山之幸。”
“说屁话没用,你有什么办法?”赵极皱眉道。
侯高飞指了指孙文兴道:
“殿下,小人没读过什么书,治国之道是一窍不通,我三弟肯定有办法。”
“我?”
被拉过来充当挡箭牌的秀才还有些懵,顺着话头道:
“以小人愚见,应当钝刀子切肉。”
“怎么个切法?”
“凡享受荫封为官者,一旦犯错,举荐者同罪论处。”
赵极略一思索,点了点头。
这样一来,那些官员至少不会找个酒囊饭袋来占地方。
儿子无能,便找侄子,侄子无能,再找外甥。
若家中没一个像样的,便只能白白浪费机会,怪不得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