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国本(二)(2/2)
“国...国本之事...忠慧...有何...可有人选?”
秦忠慧沉默了,片刻之后才说:“忠慧只在宫内,若说之前确实是有些偏心建王,但那也是因为看着建王长大,与建王有些亲近,除却两位小殿下,忠慧确实不知谁人能担国本重任。”
“...退下吧...容...容朕也想想。”
覃庄。
“诸君对国本一事,可有什么推荐之人?”
户部尚书袁明德早就等着秦忠慧这么问了,他掏出一张画像,上面是一名神情有些怯弱的年轻人:“这便是兴宗之孙,德宗之子,与陛下同一生母的弟弟,当今赵王。”
“这么说你也觉得赵王可用?大宗正不是说那康王世子素有名声么?”
袁明德说道:“厂公有所不知,依下官愚见,大宗正举康王世子,是有私心的。”
“哦?”
“那时厂公在宫内还未出头,东厂凋敝冷落,秉笔太监是赵公公,自然对康王那一脉的事不怎么了解,现今康王是皇上亲叔叔,那康王世子便是皇上正儿八经的堂弟弟,可还有一条厂公忘了,这康王与大宗正也是一个母亲的亲兄弟!”
“哦?当初咱家也是刚刚入宫没多久,虽说当时只是个杂役太监,可主家的事还是有些耳闻,康王之母是太皇太后,大宗正之母却是太皇贵妃,如何是这般亲兄弟?”
“厂公有所不知,大宗正打小体弱多病,早早就被太皇太后抱养了去,说是同母兄弟,也是可以的,而那康王早些年间因戊戌宫变险些被废,当时康王世子就是由大宗正所养!”
秦忠慧笑了:“咱家还说如何,原来便是这般私心,大宗正倒是打的好算盘,这般心思,给忠公粮号做算盘也是可以的。”他话锋一转:“不过诸公,我等难道就没有私心么?”
覃庄的主人,覃远在次座说道:“厂公所言确实,我等确实有私心,若是上来个怯弱些的,好瞒着,那我们还是做我们的生意,真让康王世子上位,诸位平时在明京朝堂或许不甚了解,我是江南织造,主管里有一项督办运河事务,那运河是经过康王封地的!”
“平日里康王世子确实有名声,都说是个读书种子,可他毕竟是个孩子,孩子就不懂得如何藏,总是念叨着我等祸乱朝政,搞得百姓水深火热,天下难以太平,真让这位坐上了龙椅,我等怕是得留条后路了。”
秦忠慧轻蔑一笑,对着一旁的金鹞子努了努嘴,金鹞子会意,扔出了几本册子:“康王世子言行早已在此,事实上诸王府上都有鹞子在,平日里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不说全部,五成吧,我在京城还是能知道约莫五成的。”
覃远身躯一震,讪笑两声,不再说话。
“覃织造不必慌张,你说的咱家也知道是一片良苦用心,可说起怯弱,赵王怯弱,陛下其余几位皇叔的世子也有怯弱的,咱家何必要让张尚书在朝上举赵王?”
“只因他不单单是怯弱,金鹞子刚刚扔出的册子里,有一本就记载了些赵王言行,却是几位世子或者殿下里记录最少的。这位赵王殿下也对封地民生发过牢骚,还说忠公粮号是在啃大昭的根,可见他怯弱之下,有些狠劲儿的。”
下边坐着的覃远和袁明德等人纷纷不寒而栗,刚要说什么,却被秦忠慧堵了回去:“各位倒也不必这么担心。我想诸公也不是小孩子了,上头那龙椅换人这么大的事,还想着一点肉不割,不是跟小孩一样天真了么?”
“赵王这种怯弱下藏着阴狠的性子,反倒容易拿捏,毕竟还是个孩子,咬了一口解了恨,只要别把祸水沾到咱家自个身上,他也就顺毛了。”秦忠慧笑着说道:“不就是个忠公粮号么?就当贺一贺这赵王上位的贺礼罢,做一笔账把这屎盆子扣在随便哪位身上,咱们大伙还是个顶个的重臣忠臣!”
“厂公英明!”这些朝堂上的各位大人此刻都对着主座的秦忠慧低下了头颅,就像他们早朝对启泰帝一样。
董千机在其中声音格外嘹亮,他的喉头滚动了几下,最终还是压下了自己原本要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