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老子事还没办完呢——(二合一)(2/2)
“行了,老兄,南京暂时也不缺粮食是不是,这浮桥也就早一日晚一日的事情,别的我不能保证,如果有任何需要,我让军里摆船给你们送来不就完了,这个节骨眼上,咱都互相体谅。”肖楷安慰几句,看得出来,他也很为难。
都说一把力掌握绝对权力,而肖楷甚至只是第一军一个参谋,连参谋长都不是,话说到这份上,竹石清也无话可说,肖楷交代完事情之后,也没有久留,上船北去。
“我就说胡宗南不是个东西!”
宋明阳在后边骂道。
竹石清摇了摇头:“恐怕跟他没什么关系,估计是老蒋的意思。”
“竹长官,我们现在怎么办?”穆枫在旁边问道。
“修!”
竹石清沉默半晌后回复道,“前线激战正酣,正是小鬼子飞机无暇顾及长江的时候,此时不修,以后扛着炮弹修吗?穆枫,下午你就去找赖天佑,让他组织人手,今天就开始动工,幕府山、下关同步动工!”
“是!”穆枫高声回道。
滋滋——滋滋——
几人正在往回走,两辆吉普车就从外头直接开进了码头,随即在几人面前急刹停下,竹石清定睛一看,是教导总队的军服,再一看,张志杰从车上下来,快步走了上来:
“石清,紧急军情,跟我上车!”
“现在?”
“现在!”
竹石清犹豫半晌,将自己的笔记本交给宋明阳,吩咐一句:“该盯的事情,都在本子上,你帮我盯着,有困难就找萧司令。”
“好!”宋明阳点点头回应道。
“走!”
张志杰往车里一钻,把竹石清也拉上车,随后两辆车轰轰地就开走了,只剩下对视而懵逼的穆枫和宋明阳。
....
HF市政府大楼内。
老蒋正在就坚守与否,和自己的亲信们交换意见,为此,他不惜让这些将领风尘仆仆从南京一路到合肥。
与会的还有财政部部长宋子文,中央银行行长孔祥熙。
会议上,老蒋坐在旁听席,这是他的爱好,明明就是他组织起来的会议,他却喜欢让底下人先互相辩驳一番,随后自己出来做“精华”的总结陈词。
宋子文手上拿着许多资料,事先已经向各位将军都分发了一份,会议开始,他便推了推眼镜,讲述道:
“委座今天在这里开这个会,并不是说不守南京,南京是国际观瞻所系,当然要守,问题在于,要守到哪种程度,要投入多少预算,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我代表财政部,我的意见是,以目前南京的储备为准就足够了,迁都之前,南京有可供军队三个月的口粮,以及两个月的弹药储备,而目前,国府的大量资源已经转移到了武汉,如果为了守南京,则需要额外开通列车,修建补给库,劳民伤财,我看不如让南京打完目前的补给,随后就伺机撤退。”
孔祥熙也开口说道:“宋部长的意思我是赞同的,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从补给仓库开始建立,到后方的资源完成集聚,最短也需要一周的时间,如果一周的时间,小鬼子已经打到了南京城下,那我们在江北囤放资源的意义何在?列位,我们执行的是焦土政策,就是不给小鬼子一枪一弹!不给他们一例粮食!”
“别光你们讲,也听将军们说一说。”老蒋见孔宋二人上来就是一副不可反驳的架势,赶紧说话缓和一下气愤。
但此时,即便是在嫡系部队序列里,各个将军的主张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孙元良希望赶紧撤到武汉整补,因此他立刻表示支持财政部的意见,但王耀武、王敬久则认为,既然迁都之前决定要打,参谋长还提出来守南京不战于南京的战略方针,说白了,部队目前都在第一线,压根不在南京城,一旦大规模撤退,小鬼子大兵压境,岂不是又是一场淞沪溃退?
而教导总队的桂永清和邱清泉都没有吭声,邱清泉一个劲地看表,他刚到合肥,小鬼子发起全线进攻的消息就传了过来,教导总队的部队大多聚集在沪宁线上,搞不好今天就要接敌。
邱清泉只感觉自己脑袋被驴踢了,好好的指挥部不待,跑到这来听他们白话。
“率真,你的意思呢?”老蒋看向桂永清。
桂永清微笑道:“校长,我听您的。”
“雨庵,你呢?”
邱清泉一怔,差点学着桂永清说了,但很快,他意识到,不能这么讲,于是他略显怯弱地看向老蒋,又瞥向宋子文,低声开口道:
“校长,守有守的秩序,不打有不打的办法,我完全服从军委会的决定,不过宋部长有一句话我不太认可。”
宋子文一怔,问道:“邱将军,什么话你不认可?”
邱清泉抿了抿嘴,城内的事情竹石清也隔三差五向他汇报,因此部分情况邱清泉也有些了解,稍作回忆后,邱清泉问道:
“宋部长刚刚说南京的粮食够军队吃上三个月对么?”
“不错,这都是经过几个部门准确计算过的。”宋子文认真地说道,“哪怕是部队没有任何减员,吃上两个月也绰绰有余。”
邱清泉微微颔首,问道:“这个计算,财政部有没有把南京的百姓算在里面?”
话音落地,宋子文本想开口,但又止住了,财政部确实没有把城内的三十六万百姓计算在内。
场面一度有些尴尬,没人说话的时候,宋希濂、王敬久和俞济时都在看腕表,谁都怕自己的部队莫名其妙被小鬼子给围住吃掉了。
老蒋缓缓起身,正要做总结陈词。
“委座!南京急电!”
常勇捧着一张电文快步走上前,发电人是卫戍副司令罗卓英。
老蒋皱了皱眉头,也懒得接了,短声道:“念吧,现场的将军们估计也等着消息呢——”
常勇举起电文:
“委座钧鉴,日军昨日傍晚发起进攻以来,江阴、常州、宜兴、泗安、长兴一带均遭到日军猛烈进攻,晚间,北线日军已向南攻取宜兴,威逼溧阳,南线日军占据泗安,川军唐式遵部遭拦腰截断,现长兴两万川军被三面合围,同时,江阴失守已在朝夕之间,今日拂晓,常州在敌猛攻之下,74军已退守至丹阳,日军的攻势尚在继续,为避免日军进一步深入,已紧急命令徐源泉第2军团、71军、78军东进接敌,但尚感后备力量不足而处处掣肘,截至此时,战斗尚在继续。”
电报念完,几个将军齐刷刷站了起来。
孙元良内心:宜兴被攻克了?老子又要当光杆司令了?
俞济时内心:常州凭什么没了?
宋希濂内心:78军东进迎敌?搞清楚情况了么就迎敌!?
....
总之,大家都很不自在。
老蒋则是更不自在,这个时间点就好像是算准了一样,无论怎么讲,前线大面积失守,这责任他都得占大头。
老蒋吸了口气,看向常勇:“23集团军现在是什么情况?”
“失去联系。”常勇答道。
“四万人直接失去联系?”老蒋有些惊骇,他立刻意识到日军这次是动真格的,指向南京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已经开始了,他抿了抿嘴,看向在座众人,“诸位,这次会议就到此吧,你们速回南京,拱卫防线!其他的,我继续研究!”
“是!”
所有人站起身来,齐刷刷敬了个礼后,连忙戴上帽子就往外跑,吉普车轰轰的一辆接一辆,直直往南京而去,画面十分滑稽。
会议厅内,老蒋还是有些犹豫,恰好宋子文又凑上来补刀道:“委座,你也看到了,这就是日军的攻击力,仅不到半天,四处要地都已经失守,川军全集团军被围....真要是拉开架势防守,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
“这个时候就不要讲风凉话了。”老蒋用指挥杖戳了戳地面,“这样吧,江北的补给仓库可以暂时不动,但你哪怕是用火车,用船,也不能说断了南京的后勤,断了后勤还怎么打仗呢?”
“是,是——”宋子文应上几声,这一轮,他也算是和老蒋各退一步,索性他也就不闹了。
....
邱清泉刚走出会议厅,罗卓英的电话就直接打到合肥来了。
“邱长官,罗副司令电话。”
“罗副司令?”邱清泉心头一紧,赶紧跟着市政府的办事员进了办公室,接起电话,“罗长官,我是邱清泉!”
“可算是联系上你了。”
那头的罗卓英语气急促,像是有些火烧眉毛了。
“罗长官,前线情况怎么样?会已经开完,我们马上就赶回来!”
“一言难尽,雨庵,南线危急,镇江我已经命令叶肇的66军就近布防,广泗川军被围,情况万分危急,我军主力在溧水公路遭日军牵制,无法及时向南,我手上已经没有预备队,目前,只有教导总队没有作战任务。”
罗卓英话说到这里,邱清泉已经明白了,回道:“罗长官,危难关头,你直接指挥即可。”
“好,你回来前,教导总队由谁负责?”罗卓英问道,“张志杰还是彭克定,还是郭文轩?”
邱清泉沉思片刻后,回答道:“以张志杰为主,竹石清为副最好。”
“竹石清...”罗卓英点了点头,“知道了!”
竹石清岂会知道,下关码头已经是他清闲日子的最后一天,善战之人终将和沙场为伴,宽阔的战线比这四方的城郭更需要他,这一次,竹石清是携全教导总队而战。
(找了张图,对着图看可能会清晰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