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你的作用不体现在职衔上(6.2k)(2/2)
“进来说吧,几位长官。”
团部门口,靳瑞风和罗荣鑫俩人一左一右,框出一条通道。
“请,子惠兄(杨森字)。”
徐崇元恭恭敬敬地摆了个请的姿势,杨森连连摆手,操着四川官话说道:“参谋长,这啷个好,你先进,你不进,我们这都没得进撒。”
“那我进了。”
徐崇元随即转身进了团部,随后几人依次跟上,还是战前那张方桌,只不过主角换了一套,靳瑞风和罗荣鑫也就可怜巴巴地蹲到角落去了。
室内的光线要明亮许多,杨森这才看清了三位年轻人的面庞,发自心底地点头称赞道:“果然不简单,个个气宇轩昂,像是成大事的人,顿悟寺这一仗,打得不错,给川军争了光,竹石清,你能从司令部来这,我杨森代表川军感谢你。”
“职责所在,杨军长过誉了。”
竹石清肃立敬礼回道。
杨森看得是真心满意,旁边的徐崇元看出这不轨的眼神,故意说了句:“真要是欣赏,杨军长不妨留下竹石清,给个一官半职,如何?”
“哪里哪里。”杨森哈哈一笑,“我哪里能跟薛长官争人,但是,你说的那个参谋总队,我倒有个请求。”
“请讲。”
“川军大部分军官,乡野出生,空有勇气而无谋略,更不精知作战军理,我知道,黄埔门槛太高,所以,参谋长,可否也提供一个通道,让我这些四川子弟们,也能去参谋总队历练一番?”杨森言道。
徐崇元认真地点了点头,解释道:“杨军长,不瞒你说,参谋总队自开办以来,目前只有一届学员。”
“一届?”
“不错,就是竹石清那一届。”
“那真是遗憾。”
徐崇元笑了笑:“杨军长,参谋总队的招牌不会倒,待到日后,时机成熟,二期,三期,乃至百期,小鬼子一日不退,我们就一日不罢休。”
“如此甚好,再开之时,可不要忘了老兄我。”杨森回道,忽然,他眼神瞥了瞥团部之外,“时候不早了,参谋长,我也就不远送了。”
“那我们就告辞了。”徐崇元缓缓起身,和杨森握了个手,他转过身来,给了竹石清一个离开的眼神,同时,又瞄向了宋明阳,“石清有没有同你说过,要你去司令部任职的事情?”
宋明阳顿了半分,有些惊讶,这里头怎么还有自己的事呢?
思考片刻后,宋明阳挤出笑容道:“报告参谋长,有提过!”
“你怎么想?”
“报告参谋长,明阳感念长官厚爱,但是,川军需要我!”宋明阳一字一顿道。
“好了,参谋长,我的徐长官,我不挖你的人,你也不要挖我的墙角了...”
几人的戏言这才作罢,直到最后,徐崇元才把杨森拉到边上,低声道:“杨军长,指挥部,还是靠后一点,大局为重。”
杨森满脸肃穆,沉沉点头:“参谋长放心,20军在,蕴藻浜就在。”
竹石清从这段对话里听出了些许端倪,他敏锐地感觉到了不对劲,杨森和徐崇元之间的对话看似轻松随意,但字里行间,似乎裹挟着一种无奈,更多的是,一股悲凉,对,就是悲凉。
预备营全体集合,等待排队上车。
川军将士们回来后没有回去睡觉,而是将团部围成了个不规则圆,当预备营全体上车时,所有的战士们齐刷刷敬礼,火光打出的剪影投射在地上,随着动作的变化而不断位移。
“竹石清,你上我车。”
竹石清正要往后边的吉普走,就听得徐崇元的声音,于是停下脚步,转身上了徐崇元吉普车的副驾驶,而徐崇元自己,和杨森打了个招呼后,扒开帘子,到了后排,如释重负一般靠在椅子上。
微光中,宋明阳斜斜站在杨森背后,目视预备营和竹石清离开,俩人没有做动作,也没有出声,默然注视着对方所在的方位。
苦透的世界,让人们的每一次遇见,都触手可及,却又飘忽不定。
三俩车轰轰地上路。
沿着蕴藻浜边上的砂石路,一路风尘仆仆。
“参谋长,我...”
车辆开出去十来分钟,竹石清扭过头来,正要开口。
闭目养神的徐崇元抬了抬手,打断道:“不必提,石清,你做的是对的。”
“对的?”
“从结果来看,顿悟寺要是今天丢了,战局就危险了。”徐崇元喃喃言道,不知道是说给竹石清听,还是说给他自己听。
“但是,参谋长,明天酒井支队投入战场,光靠348团,终究还是难以抵抗。”竹石清摇了摇头,任凭身侧呼来的狂风打在脸上。
“拂晓前,20军就将全部收拢至顿悟寺一线。”徐崇元幽幽说道。
竹石清松了口气:“那还算是有点机会。”
“我还没说完。”徐崇元插道,“他们的敌人,将不只是酒井支队,还有重藤支队,第三师团。”
“小鬼子疯了吗?派这么多部队打一个小小的顿悟寺?”竹石清骇然当场,直接扭过头来。
徐崇元没有回答,而是朝着车前扬了扬下巴,竹石清猛一回头,发现了紧靠着蕴藻浜河岸边上的道路间,一排排战士打着火正朝南而去。
随着吉普车地南下,画面更清楚了些,无数条排成长龙的队伍,正从各个方向而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河面上的宽大浮桥。
有人在过桥,工兵们则是在加紧修桥。
整条蕴藻浜,这一夜热闹非凡。
“这是...”竹石清脑子里猛地闪过一个画面,随后,戴启元那个王八羔子的话在竹石清耳边重播了一遍,瞬间,他醒悟过来,小心地试探一句,“参谋长,上头要撤?”
“嗯。”徐崇元点头,“司令部,搬去大场。”
“所以,这一次,我们也要过河?”
“就在你们反击日军的时候,第十九集团军也在召开高级军事会议。”徐崇元手搭在车架子上解释道,“军委会的意思,蕴藻浜以北,全部放弃,集中优势兵力,固守河岸,全力阻敌东进。”
竹石清沉默了,他似乎有些想不通,但好像也极容易想通,归根结底一句话,伤亡太大!
继续一个地方一个地方死拼,用不了多久,所有中国军队就都会死在这里。
但是,曾在蕴藻浜杀了个三进三出的竹石清,对于蕴藻浜防线的坚实程度,从来没有抱过实质性的期望。
“你怎么想?”徐崇元打量着问道。
“报告参谋长,石清身在一线,对于全局的把握,并不....”
“直说即可。”徐崇元冷冷道。
竹石清咬了咬牙,直言道:“石清认为蕴藻浜防线很难说得上坚固,若全军退守,问题颇多,且不言蕴藻浜南岸的阵地工事修建情况如何,单论眼下,我军各部西至昆山,东至庙行,都有分布,短时间内要实现政令一统,极为困难,如果做不到令行禁止,在撤退途中,容易被日军机械化部队分割包围...”
“嗯,说的不错。”徐崇元满意地点点头,忍不住笑夸道,“你倒是真适合坐在指挥部搞搞谋划,为什么非要削尖了脑袋往战场上跑呢?”
听徐崇元这话,竹石清陷入沉思,似乎冥冥中被他说中了,或许,这源于竹石清内心深处对于体制的不信任,在江宁县时,他便深刻感受到,谋划和执行,并不是一回事。
说和做,更不是一回事。
有了预备营的经历为基础,他更加坚信,有兵才是王,亦或者说,后者能让他真地感觉到,命令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见竹石清不说话,徐崇元缓缓开口道:“我知道你怎么想,有人说,参谋是花瓶,中看不中用,昆山大捷后,人人都想成薛岳,而无人要做徐崇元,就是这个理,我说的可对?”
“不敢。”竹石清摇了摇头,“二位长官都是石清敬重爱戴的人。”
“但是,石清,我想告诉你的是,无论是带兵打仗,还是坐镇后方,人的角色并非一成不变的,或许今天,你还在参谋总部画着军事作战图,明天,你就要去带一个团冲锋陷阵,这都是正常的事情,你很能打,会带兵能打仗,老实讲,国军缺你这样的军官。”徐崇元不紧不慢地说道,
“你的预备营,打出了很大的名气,张治中张司令,陈诚陈司令,如今是薛长官薛司令,包括方才的杨森杨军长,但是,永远自己单打独斗终究是力量微弱的,这话可不是我说的哦”
竹石清一愣,扭头看向徐崇元。
“是明泉说的。”徐崇元继续说着,“他希望你明白,战争,靠的不是一个人,一支部队,而是高效的协同,精确地判断,素质过硬的军官队伍。所以,你的思想要转变了,如何调动部队,如何培养军官,如何发展班底....”
“参谋长,您和明长官...”
“当初就是我推荐他去德国的。”徐崇元想起了什么,微微笑笑,随后回归严肃,“国军内部很复杂,我相信你理解地比我更为深刻,有些时候,不是凭你理性的脑袋便能左右一些事情,在这里,是非没有那么分明。”
“参谋长的教诲,石清记下了。”竹石清认真地点点头。
徐崇元望着窗外,饶有深意地讲道:“不过,今天和杨军长讲的,参谋总队继续开办,这可不是一句空话哦——”
“果真如此么?”竹石清忽然有些激动,“教官依旧是明长官?”
“如果真办,教官或许,也可能是你,竹石清。”
“我?”竹石清苦笑一声,“参谋长,你太抬举我了,我如今只是个名不副实的中校。”
“石清。”
徐崇元起初没有回应,许久之后,他才意犹未尽地开口言道,“你的作用,从不在你的职衔之上,你要做的,不是歼灭一个中队,收复一个乡镇这么简单,立大志者,要想着重新收拾这山河。”
“收拾山河...”
“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徐崇元卸下肃穆,忽地又草草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