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民国:烽火1937 > 第143章 殊途【感谢兄弟‘1xo’1000,‘暮云千里’100打赏】

第143章 殊途【感谢兄弟‘1xo’1000,‘暮云千里’100打赏】(2/2)

目录

而眼前这伙鬼子的任务,恐怕也跟侦查坐标有所联系。

“我知道的都说了,别杀我。”

竹石清和周绍辉同时起身,算上旁边的伍志清和姚子青,几人背过身去,尽是愁容满面。

“怎么办,打掉一伙,还有一群。”伍志清叉着腰问道。

“当务之急,还是撤到杨行,和兄弟部队汇合,然后让于阳先跟司令部发个电报,说明一下这个情况,让他们严加防范?”周绍辉提议道。

姚子青则是瞄向了几人身后伏在地上的鬼子,低吟道:“这小鬼子怎么办?”

“我再问问,没价值了就毙了。”竹石清果决道。

随后,竹石清再次转身,问道:“你们每个小队任务都一样么?”

“不知道...我知道滴都告诉你们了。”

“好。”

毕竟只是一个小卒,竹石清确信他所知仅此而已了,他转过身来,见许大勇等人肩上挎着好几条枪,战场打扫的也差不多了,遂摆了摆手道:“走,继续前进。”

随后,他大步离去,周绍辉则冷不丁将驳壳枪对准了小鬼子的脑袋。

“砰!”

一声之下,预备营全体列队完毕,开始继续向南前进。

仲夏的天,亮的格外的早,透着云缝,已然隐隐有些光亮。

“饱餐一顿”的战士们再度上路,脚下也是轻快了不少,只是于阳再度陷入了犹豫,好在他是全营唯一懂电台的技术员,于是这阵子电台出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时好时坏。

但这次的消息,有可能事关淞沪全局,于阳重启电台,向南翔发报,将刚刚的情况说明了一通,但这有个致命的bug,预备营为什么会出现在距离杨行只有十里路的地方?

但于阳已经顾不上那么多,发完电报,跟上队伍,将紧张与慌乱藏在心底,又继续前进。

当预备营即将抵达杨行,约定在拂晓对吴淞发起进攻的江湾一线的中国军队在太阳没露尖之时,朝着整片滩头发起全线冲锋。

数万人沿着上海东北郊的农田和道路,喊杀着朝着鬼子的阵地杀去!

吴淞之战,正式打响。

而预备营也在此时抵达了杨行,留守在杨行的是67师一团的战士,他们很快认出了随队的伍志清,也由此,竹石清等人没有遇到多大的麻烦,只是一路并肩作战的伍营长要归建了。

在杨行暂歇的时间里,伍志清也才有闲工夫和竹石清叙叙旧,两人各找了个麻包,垫在屁股底下,望着旭日东升。

“我说石清,你这升得可真够快的,当时你都没参军呢,我是个营长,现在你都当营长了,我还是个营长。”

竹石清只是笑笑,答道:“伍哥你见笑了,我这是战时晋升,等仗打完了,我还得回那个黑不溜秋的办公楼里面写材料。”

“战时晋升那还不就是晋升?”伍志清眯眯眼,“你觉得这仗打得完么?难不成还能又像五年前一样停战?悬咯!”

“我这种半路出家的,和伍哥你这种从军十几年的职业军人还是比不了,后面还得跟你多学习。”竹石清拱拱手道。

伍志清知道这小子官场出身,话里话外贼着呢,也不跟竹石清多咧咧,转而问起孙北风:“你孙叔现在还在南京么?”

“我也不知道,参谋部讲他有了任命,但具体什么活没跟我讲。”

“连你都不说?”伍志清摸了摸下巴,“那肯定是机密。”

两人正聊着,周绍辉一路小跑过来,插入一句道:“营长,弟兄们休整的差不多了,要不要出发?”

“出发吧。”竹石清拍了拍手,缓缓起身,朝着伍志清敬了个礼,“伍哥,有缘再会了。”

“保重。”伍志清笑眯眯地也敬了个礼,但没等竹石清走出两步,他赶紧喊了句,“等会!”

“咋了?”

“我听你在宝山说,你在上海保安团待了一阵,恰好我的长兄在88师任职,也参加了市区的攻坚战,最近没什么消息了,不知道你认不认识。”

“叫什么名?”

“伍彦昌。”伍志清一字一顿道。

“伍彦昌?”竹石清愣了一下,很快脑子里就涌现出在闸北的那段回忆,“认识,我当时在他手下。”

“还活着么?”

“活着呢,还当上旅长了,要我说,伍哥,你哥哥比你出息呢。”竹石清答道。

伍志清听罢,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放下了,乱世之中,或许一句“活着”,足以触动他的内心,他的眼泪当场就迸了出来,即便是在生离死别的宝山,他也没有掉一滴眼泪。

“多谢,一路顺利。”

两人简单作别,竹石清便带着预备营开始了返程之路。

姚子青也没有随队同行,98师还在前线浴血奋战,他决定绕道江湾,去找自己的老部队,至于营长这个身份,姚子青并不在乎,他只想继续在前线和鬼子拼杀。

在通向刘行和江湾的分岔路口上,竹石清和姚子青也简单作别,两人相约在日后的战场上,一定要并肩作战,相顾彼此,而宝山一战,也使得二人实实在在地成为生死之交。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姚子青是广东平远人,这样的人物为日后竹石清同粤军合作,间接埋下了基础。

....

回到刘行,还未到正午。

还没有经受战火洗礼的刘行此时还一片祥和,唯一的区别就是,这里的伤兵更多了,说这里是整个宝罗前线的物资和医药大后方毫不为过。

当预备营缓缓开进刘行的时候,罗店的伤兵们也正在一波一波的运下来。不出李楚岳的意外,吴淞一战打得声势浩大,日军岂能在另一侧坐视不理?

同一时间,日军第11师团强攻罗店,仅半日时间,就夺取了罗店外侧全部阵地,驻守罗店的王耀武51师伤亡过半。

但吴淞方面的战事进展,却很难说得上顺利,南翔第九集团军司令部内,一众高参正踱步想着办法。

“司令,日军从王家湾,高桥方向迂回杀来,98师腹背受敌,再这么打下去,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司令,日本海军陆战队第三大队再次进攻汇山码头,守军伤亡惨重!”

“司令...”

“够了!”

朱绍良怒拍桌子,使得喧闹的指挥部当场安静了下来,作为司令长官,吴淞的战况让他有些瞠目,数万之众愣生生打不下日军的阵地,敌人分明只有一个师团!

更糟的消息是,日军第9,101师团的登陆时间恐怕就在今日,而其登陆地点,大概率就是吴淞,加之西线的陈诚第十五集团军频频告急,再这么打下去,有全线崩盘的可能。

“朱长官,前线急报,日军小池旅团从宝山方向朝蕴藻浜来了。”

新任参谋长冯哲急急忙忙地来到朱绍良的面前。

原本就心烦意乱的朱绍良听到这么个消息,瞬间火冲眉梢,一把夺过电文,又抬手看了看腕表,嘴里念着:“才十一点,我不是给宝山下命令要坚守到今天正午吗?”

冯哲暗戳戳补充了一句:“长官,前线的线报发来时,小池旅团已经越过了宝山,这说明宝山早就失守了。”

“全军覆没了?”

朱绍良顿时心中泛起一阵悲戚,好歹是张治中的嫡系,逼得他们全体壮烈,而吴淞的战况不佳,老实说,朱绍良还是有些愧疚。

但冯哲又拿出了另一份电文,解释道:“长官,我看不是这个情况,拂晓之前,预备营向司令部发了一则电文,电文上说,他们在杨行以北的某个村子和一伙日军便衣遭遇,并获取关键情报,有数十队便衣鬼子装成百姓要偷袭指挥部。”

朱绍良皱着眉头,接过了这则电文,开口问道:“核实过了吗?”

“派就近的部队去看过,杨行以北八里地的确发生过战斗,有大约三四十人的鬼子队伍在村子里被枪杀。”冯哲答道。

“有没有跟前线部队通气,让他们严加防范,一定要堵住这伙鬼子,这要是都渗透到我这里了,这个仗还怎么打?”朱绍良愤愤道。

冯哲则是叹了口气,挑动道:“长官,这些我都布置了,我的疑惑是,预备营为何会在那个时间,在那个地方和这伙鬼子遭遇?”

“你是说他们弃城?”

“我只是猜测,杨行距离宝山少说也有半日的路程,按时间来算,恐怕半夜三更宝山就是一座空城了。”

“那个营长叫什么?”

“竹石清。”

“竹石清?这人我听过,是不是参谋总队那个学员?”

“正是他。”

朱绍良默然数秒,干嚼了两下,见冯哲直勾勾盯着自己,许久之后,他才说道:“先核实这个情况,跟前线各部队打电话,查查他们现在在什么位置,这种事情不要贸然下定论,否则会让前线的将士们寒心。”

“是。”冯哲应道,转而又问,“如果他们果真是临阵脱逃,应当如何?”

“命令87师,即刻前往蕴藻浜,就地构筑防线,一定要堵住小池旅团,拱卫江湾的侧翼。”朱绍良没有理会冯哲的询问,而是快步来到了作战沙盘边上,操起指挥棍,移到了蕴藻浜的方位。

“是。”冯哲只得作罢,接了命令之后,转身去布置去了。

待到他走之后,朱绍良长长的叹了口气,用手抵住额头,轻轻地自语了一句:“我的文白兄,这你可让我怎么办才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