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暗涛汹涌(第四更)【感谢‘Sanyi ’兄弟2000的打赏】(2/2)
率先发表反对意见的并不是汪兆铭,而是主管经济的宋子文。
但现场的诸位高级将领岂能不知宋家作何考虑,与其说国家工业在上海,倒不如说宋家的生意在上海。
“宋部长这话说得不对,工业可以西迁,高校也可以西迁,这不是拱手把上海送给日本人的理由,华北的事例已经证明,日本人狼子野心,就是要以吞并中华为目的,二十九军在平津与日搏杀半月,如今可还有和平可言?”
参谋总长程潜笑着说出这些话,但言辞之中已然表达了陆军参谋部对于此事的判断。
自然,这也是代表军委会的意见、老蒋的意见。
此时的军方中,除少部份如何应钦这般亲日派的将领,其余多数认为淞沪一战迫在眉睫,应当先发制人扫荡干净盘踞在中国地面上的据点。
辩论至白热化时,汪兆铭始终弯着背,那颗打进脊椎的子弹始终无法取出,使得他常年身成怪态。
他操持着一口粤语终于缓缓开口:“其实,在上海开战,是不是还应当注意一下国际影响,在上一次淞沪作战时,中方有同日方在各国的见证下签署协议,双方都不得引军入沪,如若我们开了第一枪,恐遭国际指责。”
老蒋内心喜甚,可算是让他逮着机会了,最初同意张治中在上海作战,老蒋的核心目的可不是什么把日本人赶下黄浦江,他真正想的,是把国际社会拉下水!
国际社会不下水,钱找谁借?枪找谁买?
只要上海闹得动静越大,老蒋自己也能有足够的政治资本去取得更为巩固的党内地位,毕竟此刻二号人物汪兆铭的势力不容小觑。
“我倒是认为,上海值得一战,这场仗,我们就是要给国际社会看看中华民国抗战到底的决心,至于诸位所说的阻碍因素,我认为都可以克服,无论开战与否,工业和高校都要内迁,真到了必要时刻,就是搬迁首都也要抗战到底!”
老蒋的一番话属实是占据了现场道德的制高点,加之其作为当下党政权力第一人,现场没有人再提反对意见,见状,老蒋趁热打铁,将头偏向胡须缕缕的林森,恭敬地问道,
“林老,您看呢?”
林森虽名为国民政府主席,但却没有实权,列席这种会议实际上也就是捧哏的作用,但在对日作战方面,他是当之无愧的主战派,而今这个形势,无论老蒋心里在算什么政治账,林森并不在乎,至少是要抗击日寇。
“中华民族到了今天,倘若先总理在世,也绝不会教东洋鬼子作恶于中华沃土之上。”
盖棺定论,会议结束。
会后,老蒋特意将张治中独自留下,告知其可先行做好军事准备,但具体开战时间必须等待军委会的命令,张治中欣然接受。
但他却忘了,尽管在淞沪作战上双方达成了共识,但二人作战的核心战略目标是截然不同的,而这种战略上的不统一,势必会为日后的行动,带来无尽的隐患。
解决完南京的事情,张治中即刻马不停蹄回至苏州,进行各方面动员部署。
在看似统一的国防会议下,汪派在悄然与日联系,这位曾经甘愿付出生命献身革命的少年斗士如今却和妥协一词相伴。
滚滚红尘下,悠悠岁月里。
屠龙少年已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