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恋一曲渔舟唱晚(2/2)
这大河对岸,也就是凤山了。
姐妹俩在洛满生活久了,每一次到达凤山,有意无意之中,就会将这两个地方暗自比较一下。她们的感觉是,若论集市的富庶繁华,凤山犹在家乡之上。而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那儿的圩场更大更宽些,圩场上的物品,也就更为丰富一些。至于那些前来赶集的人们,络绎不绝,摩肩接踵的,更胜家乡一筹。当然,这两个地方,分属于不同的县份。再加上路途遥远,又隔了一条大河,因此,最近这几年,姐妹俩能够前往凤山的机会,还是少了些。
不过,对于这样的一些情况,姐妹俩也只是蜻蜓点水一般,想想而已,从来不作过多过细的对比。她们真正感兴趣的倒是,那儿所生产出来的一种糕点,用米浆作为主要原料,佐以精糖,一般做成方块。说起来,就像那薄薄的方砖和砖片。然而,真到了要食用的时候,如果沿着那些印痕,将它们撕扯成薄薄一片的,刚一入口,那一阵清香、甘甜,就在唇齿、口腔、喉咙之间荡漾着,继而沁人心脾。而且,由于是长条形的一片,给人的感觉,似乎就是,先是飘曳于云端,然后入口即化。也正因为如此,当地人将这种美食,称之为“云片糕”。
姐妹俩最为心仪的,就是这种沁人心脾的糕点了。于是,每次到这凤山来,别的食物,都可以将就一点,唯独这云片糕,那是非吃不可的了。而且,还要带一些回去,让更多的人都来分享一下。正因为如此,其母银钗时常打趣道:“你们这姐妹俩啊,如果以后不会别的营生,尽可以专门贩卖这云片糕了!”对此,姐妹俩也只是一笑了之。
吃过午饭,备齐货物之后,稍事休息,姐妹俩返回渡口,乘船返程。
回到了偏北一侧的渡口,已然是太阳偏西时分了。
本来,此次前往凤山赶集的人们,也有一二十个人的,不过,回到了对岸之后,姐妹俩也不急着返回住处,而是在大河北岸,驻足好一阵子。
“晨雪晨霜,你们不回去吗?”也曾经有人这样呼喊道。
“我们不急的,你们回去的时候,就这样说,这姐妹俩在渡口耽误了一下,再过一阵子,就会到家的……”柯晨雪这样回答道。
那些同路人心想,这一带地方,也不算太偏僻,平时也没听说有什么杀人越货、打家劫舍的事情,因此,也就先行离开了。
柯晨雪这样说着的时候,自己的那一颗心,就已经徜徉在这样的一大片天地之间了:这样的一个午后,我和晨霜妹子,为什么不急于返回家乡呢?是啊,一起前来赶圩的人们,都已经离开这渡口了。而且,也不难想象,到天黑之前,他们都能够平安到达自己家门口的。
这一切,仔细想来,都是人面不同,心思各异。
以前,我和晨霜妹子,也跟绝大多数人一样,既然已经回到渡口的这一边,离家园也就越来越近了。那么,再不回家,还会再等些什么呢?要说回家,自然也是天经地义的。因为,对于我们这些前来赶集的人来说,渡口两边,凤山的圩场,都属于客路。或者说,我们只是路过而已。既然不可能在这些地方安营扎寨,那么,返回家里,返回自己所出发的地方,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然而,这样的一个午后,脚下的这一大片土地,就像那磁石一般,要将我们粘在这儿了?这一切,又将从何说起呢?有一种心思,就是那样的微妙:那家园嘛,反正都是在那儿的,她又不会跑到别的地方去,你什么时候回去不可以呢?顺着这个思路,你确实觉得,渡口这一带地方,倒不是你想来就能来,想留就能留的?
是啊,如果没有什么事情,在这样的一天,我真的就会到这儿来吗?“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就是我家乡的真实写照了吧?其实,别的村子,也是差不多的吧?真正的原因,似乎还在于,看惯了家乡的一草一木之后,对于异乡,不时会涌上某些新奇而新鲜的感觉……
看到同船返回的本乡人,一个个都没了影踪,晨霜不由得这样问道:“晨雪姐姐,你,你是不是想留下来,在这儿做一个渔娘?”
晨雪淡淡一笑:“那,那倒不至于……”
“既然是这样,为何不跟着大队人马回去呢?”
“我,我突然冒出这样的一个想法,以前,”晨雪沉吟着,“我们都是跟着众乡亲一起回去的。这样的话,一路上确实会热闹些。不过呢,如果就只有咱姐妹俩同行,又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
晨霜点了点头:“找点新感觉,也是蛮不错的。以前,我们总是匆匆忙忙地赶路,对于这渡口一带的风景,倒是没有认真领略过……”
“是啊,反正也没有别的要事。这个午后,就在这渡口,多逗留片刻,也未尝不可吧?”
“哦,听说有一个曲子,就叫作《渔舟唱晚》……”
“是啊,这样的曲子,如果不在这儿待上一阵子,我们此前就算是听过了,也不会有多少真切的感受的。”
姐妹俩再说了一阵子之后,就凝神静气,慢慢地观赏起这午后的河边来。
偏西的阳光,静静地倾洒而下。那原本翡翠似的绿波,到了这一刻,也透出几分金黄来。这波光,就像那一条条鲤鱼的鳞片,还不时跳跃着,闪烁着,甚是绚丽。
“哦,怎么不见打鱼的人呢?”凝视良久,晨霜这样问道。
长睫毛扑闪几下之后,晨雪回应道:“说来惭愧,以前,我们总是忙着赶路,来去匆匆的,从来就没想着要停下来,仔细地看一下,人家是怎样打鱼捞虾的……”
“是啊,这个午后,我们真正有心要看打鱼之时,依然没能见到。哦,也不知这一带的人们,他们喜欢在什么时候撒网打鱼呢?”晨霜接过话。
“没见到也好,反正,还有下一次。”
“是啊,到了下一次,我们再留意一下,说不定就能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