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赫洛克效应:那些藏在夸奖与批评里的成长密码(2/2)
晓妍是个高中生,一直对绘画很感兴趣,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画画。有一次,她花了好几天时间画了一幅自认为很满意的作品,拿给父母看,满心期待能得到一些夸奖。没想到,父母看了之后,第一反应就是指出画中的各种不足,线条不够流畅啦,颜色搭配不够协调啦。晓妍听了心里特别难受,原本高涨的热情一下子被浇灭了。从那以后,她很长时间都不愿意再拿起画笔。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不当的批评,尤其是在孩子渴望认可的时候,可能会对他们的兴趣和自信心造成极大的打击。
四、生活中运用赫洛克效应的注意事项
(一)表扬要真诚且具体
很多人都知道表扬孩子或者员工能起到激励作用,于是就不分场合、不分情况地胡乱表扬。这样的表扬不仅起不到积极效果,反而可能让人觉得虚伪。比如,孩子画了一幅画,你只是说“画得真好”,这种笼统的表扬孩子听多了就会觉得没意思。你可以具体地说“你画的这个太阳颜色很鲜艳,看起来特别温暖,而且线条也很流畅,细节画得很棒”,这样孩子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好在哪里,也会更有成就感。在职场中也是一样,对员工的表扬要基于具体的工作成果,指出他们做得好的细节,这样才能让员工真正感受到认可和鼓励。
(二)批评要适度且有建设性
批评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帮助对方改进,用不好就会伤害对方的感情。在批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适度,不要翻旧账,也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要就事论事,指出具体的问题,并给出可行的改进建议。比如,员工在工作中犯了一个错误,你可以说“这次方案里的数据出现了一些错误,这可能会影响客户对我们的信任。下次做方案的时候,做完之后仔细核对一下数据,或者找同事帮忙检查一下,这样就能避免类似的问题了”。这样的批评既指出了问题,又提供了解决方法,对方更容易接受。
(三)关注个体差异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对表扬和批评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有的人性格比较开朗,可能对批评的承受能力强一些;而有的人比较敏感,可能更需要温和的表扬。在运用赫洛克效应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对方的个体差异。比如,对于一个自信心不足的孩子,要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帮助他建立自信;而对于一个比较自负的孩子,适当的批评可能更有助于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职场中,也要根据员工的性格和工作表现,灵活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方式。
五、依据赫洛克效应保持心理健康
(一)学会自我激励
我们不能总是依赖别人的表扬和批评来获得前进的动力,学会自我激励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当我们完成了一个小目标,哪怕是很微不足道的事情,比如坚持早起了一周,都可以给自己一些奖励,或者在心里给自己一个肯定的暗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让我们更有动力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同时,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也不要一味地自责,而是要学会客观地分析问题,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告诉自己下次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二)正确看待他人评价
别人的表扬和批评就像一面镜子,能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但我们要明白,他人的评价并不完全代表真实的自己。有时候,别人的表扬可能是出于礼貌或者其他原因,并不一定是对我们能力的真实认可;而别人的批评也可能存在偏见或者不准确的地方。所以,我们要以理性的态度看待他人评价,不要因为一次表扬就沾沾自喜,也不要因为一次批评就一蹶不振。把他人的评价当作参考,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
(三)营造积极的人际环境
身边的人对我们的评价和态度会极大地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所以,我们要努力营造一个积极的人际环境,多和那些能给予我们正面反馈、支持和鼓励的人在一起。远离那些总是贬低我们、给我们带来负面情绪的人。在家庭中,家人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鼓励;在朋友圈里,也要和志同道合、积极向上的朋友交往。这样的人际环境能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和支持,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赫洛克效应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位隐形导师,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表扬和批评的力量是巨大的。正确地运用赫洛克效应,既能让我们更好地激励他人,也能帮助我们自己保持心理健康,不断成长和进步。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妨多给身边的人一些真诚的表扬,在批评的时候也多一些建设性,同时也别忘了好好地自我激励,用心去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氛围。相信在赫洛克效应的帮助下,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