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领旨(2/2)
应然听罢稍退一步躬身行礼道:“儿臣遵旨!”
靖帝凝视着应然,内心波澜汹涌难以平息。
片刻后,挥手示意:“朕意已决,你可以下去了!”
“遵命,儿臣告退!”
应然话音落下转身离去,看着他的背影逐渐消失,许久良久,靖帝都未言语。
老实说今日之应然的表现令他内心震撼不小。
长久以来,他一直觉得自己对几位皇子的状况把握十足。无论是储君也好,还是其他皇子也都游刃有余精通权谋博弈与幕后操控之道。
可是一旦面对需要挺身而出勇挑重担的关键时刻,他们都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至关重要的是,这两人心里装的只有自己,全无国家和大局观念。一旦面临需要付出或牺牲的情况,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自身安危。
至于周明远,陈帝原以为他与prce 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分别。顶多是周明远性情随和些,比那两位更多了几分书生气质。然而今日的周明远却让陈帝感到极为震撼。
就刚刚他的那番义正辞严的讲话,就算让prce 和周翰照着念词说,也断不会有那样的真挚情感。然而周明远却是说得铿锵有力,满怀热忱,令人信服。
陈帝明白无误地感受到,周明远确实是心甘情愿要前往北方执行任务,而非做表面文章。
也因此,才更令陈帝深有感触:在国家面临危机时,才能彰显男儿本色!
作为皇子,周明远无疑表现得无可挑剔。
当然,依陈帝的观点,周明远这样的性格更适合做一位皇子,并不适合作为prce。相较于prce ,他的身上少了点果敢决绝。
毕竟为了几个被俘者以及战争赔偿问题,居然甘愿冒个人风险,若是让他来做prce ,这显然是极不理智的行为。
但若仅是从一个皇子的角度来看,周明远确实没有任何问题。
看着周明远远去的方向,陈帝忽然心中升起某种念头:或许让他一辈子做个王爷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只要他在,庆国的文坛就有希望焕然一新!
但倘若只打算把他当成悠闲的王爷来培养,似乎现在的教导进度显得过于激进了……
只是此刻若想遏制对周明远的栽培已然不易,并且找不到合适的借口……
陈帝陷入了矛盾而深远的思索之中……
御书房中,郑公公代表陈帝宣读了圣意。
大概意思就是,朝廷无论如何都要将林晓云从北方迎回来。当此消息传至林父耳中,顿时激动难抑。
一方面,他深感陛下对自己的儿子如此器重感激不已;另一方面,他个人却又强烈反对将某个重要人物遣送回北。
要知道当初获取那位可说是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也许曾以另一个人的双腿换回其性命。
无奈皇命如山倒,无论他如何提出异议均无人理会。他本欲再去找负责的大人细谈一番,未曾想那人此刻脸色比他还难看!显然这位大人的心情十分低落。
他万没想到此次北齐方面所提的不是文化交流这么简单的要求,而是所谓的文学竞技大赛!
其中意义之差,他是了然于胸的。
如果是普通的文化互访的话,皇子所遇的风险不过三成左右。
而这场所谓的文坛对抗赛,则几乎把这种危险性推高到了七成,甚至高达九成的程度!简直可以断言只要皇子去了,便必定身处各种凶险境地之中,无论比赛的结果如何都是这样。
这般处境跟先前设想的策略完全偏离了初衷。
更让此人忧愁的是——即使局势这般危急,皇子依然坚决表示愿意前往。
早在之前,齐国秘密递来的信函皇子应该是已经看过内容。
所以他早就清楚所谓两国间的文字较量的真相了。
并且明知内情仍坚持命令传达此讯,这已然表明了他的决绝之心。
凡是有能力之人皆刚愎自用,他自己也是如此,如今遇见另一个类似的个体,那就是皇子殿下无疑。由此判定此事无论如何规劝都阻止不了的。
只能期望皇子的确已筹备完备所有应对方案吧!
";什么?陛下竟批准让三皇子出使北方?";礼部的王主管听到后声音都变了。
“不该这样啊!这如何能够呢?”
对此,李公公面色凝重地看着王大人说道:“大人莫非要违背圣旨不成?”
“啊?不是不是!”
李安之被吓了一跳,赶忙跪下,大声说:“臣李安之领旨!”
王公公的神色这才好转。
他走近几步,对李安之小声叮嘱:“李大人,这次谈判千万别分心,陛下很重视这件事!”
“明白明白!”
李安之赶紧答道:“公公放心,下官必定遵照圣意办理。”
“你懂得就好。”
王公公轻轻点头,随后带人离去。
等王公公一走,李安之一屁股坐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