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乌合之众(2/2)
孙财主还想再争辩几句,
董文远突然脸色一沉,手按在剑柄上,
向前走了两步,冷冷地看着孙财主。
孙财主顿时吓得瘫倒在地,
脸色如土,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
董文远环视众人,大声说道:
“谁要是还敢像孙财主这样不识时务,这就是下场!”
说罢,手起剑落,孙财主还来不及求饶,便一命呜呼了。
鲜血溅在地上,众人见状,
吓得浑身发抖,再也没人敢出声反对。
在这算盘珠子的碰撞声里,
豪绅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满是无奈与挣扎。
最终,他们咬着牙,在联名状上按下了血红的手印。
董文远收起剑,脸色缓和了些,说道:
“诸位放心,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定能剿灭亮山反贼。
到时候,大家的家业不仅能保住
说不定还能更上一层楼。”
王乡绅小心翼翼地问道:
“董府尹,可这三十万大军凑起来了,由谁来统领呢?
这打仗可不是小事,得有个能服众的人啊。”
这话一出,众人又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张员外抢先说道:
“董府尹,我父亲如今闲赋在家,
之前他可是二品大员,在朝中威望极高,
由他统领,定能让人放心。
我父亲谋略过人,定能带领我们打败亮山反贼,保大家平安。”
李老爷却不乐意了,哼了一声说道:
“张员外,话可不能这么说。
你父亲之前是文官,虽有威望,
但打仗这事儿,他懂军务吗?
纸上谈兵可不行。
我觉得我儿就不错,他自幼熟读兵书,
也打过不少仗,实战经验丰富,统领大军非他莫属。
我家儿上阵杀敌,那可是毫不含糊,定能旗开得胜。”
陈员外也跟着附和:
“李老爷此言差矣,你儿子虽说有点本事,
但毕竟年轻,缺乏经验。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可不是光靠读几本书就能应对的。
我看还是请军中老将出马,才能稳操胜券。
我二叔江湖人称龙卷风陈大刀
之前在京城西林卫当差,官居四品,
对军事那是了如指掌,定能胜任,带我们取得胜利。”
周财主也站起来说道:
“董府尹,我觉得我表侄可以。
他在边关历练多年,熟悉各种兵法韬略,
而且为人勇猛,身先士卒,深受士兵爱戴。
由他统领,必定能鼓舞士气,咱们胜算更大。
边关的艰苦他都熬过来了,对付亮山反贼不在话下。”
赵富商紧接着说道:
“各位说的都有道理,可我觉得还是董府尹亲自统领最合适。
董府尹对此次围剿亮山决心坚定,
又熟悉各方情况,定能统筹全局。
董府尹一声令下,咱们必定全力以赴,何愁不能剿灭反贼。”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争得面红耳赤,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董文远听着众人争吵,眉头皱成了一个 “川” 字,心中烦闷不已。
他大声说道:
“都别吵了!我有自知之明,统领还是让陈员外二叔陈大刀担任
其他三人任命为 3 个副统领,协助统兵,皆大欢喜
这事儿容后再议,当务之急是赶紧把军队凑齐,准备出征。
若是因为这事儿耽误了战机,谁都担待不起!”
众人这才住了口,但脸上还是带着不满和不甘,
各自心中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暮色四合,夜幕渐渐笼罩大地。
三十万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开始在城外集结。
火把被一一点燃,连成了一条蜿蜒的长龙,
远远望去,颇为壮观,好似一条沉睡的火龙。
可走近一看,这些士兵们参差不齐,
有的穿着破旧的衣衫,补丁摞补丁;
有的武器都锈迹斑斑,刃口都卷了起来。
董文远骑在马上,望着这支参差不齐的队伍,嘴角勾起一丝冷笑。
董文远心中暗自想着:
虽然这三十万人大多是临时拼凑,
但人多势众,亮山反贼想必也不敢小觑,
此次定要让他们知道厉害
然而,他心里也明白,这仗不好打,
可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