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从黄埔开始 > 第62章 成军

第62章 成军(2/2)

目录

晚上周亦云召开了军事会议,要求班排以上的干部都参加,在会上他询问了部队由上面困难,他的话音刚落,王尧伍便第一个站了起来。这位年轻的军官神情激动,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团长,我有几个问题想反映。首先,我们的坦克在山区的时候动力不够,影响了整体的推进速度。其次,步坦协同训练中,坦克和坦克之间的旗语通讯在炮击产生的烟雾中由于看不清坦克之间的距离,经常出现配合失误的情况。”

周亦云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认同。王尧伍说完后,周亦云赞许地说道:“王尧伍提的问题非常具体,也很有针对性。这些问题正是我们接下来需要重点解决的。”他说完,目光转向姜云,发现他的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显然对王尧伍的表现十分认可。

接着,杨立青也站了起来。他的语气沉稳,但带着一丝无奈:“团长,我这边有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红色联盟的工程师在修理坦克时,只让我们配打下手,核心部件的修理完全不让我们参与。这样一来,我们的人很难掌握真正的维修技术。”

周亦云皱了皱眉,这个问题确实比较棘手。他思索片刻,说道:“维修技术是装甲部队的生命线,我们必须掌握,立青红色联盟的人都爱喝酒。”

杨立青一下就开心起来,立马就答应了下来。

杨立青点了点头,坐了下来。随后,又有几名军官陆续发言。其中一名军官提到:“团长,我们在训练中发现,坦克开炮的声音非常大,士兵们用棉花塞耳朵很不方便。我们尝试用编织的方式做了一个耳塞,外层用布料包裹,里面填充棉花,效果还不错。希望能推广使用。”

周亦云听后,眼睛一亮,笑着说道:“这个创意非常好!既能保护士兵的听力,又方便实用。你们可以把这个方案进一步完善,如果效果确实好,我们可以在全团推广。”

会议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军官们提出的问题涵盖了训练、装备、后勤等多个方面。周亦云一边听,一边认真地记录,并不时与大家讨论解决方案。会议结束时,他站起身来,语气坚定地说道:“今天的会议非常有意义。大家提出的问题,我会尽快整理并制定解决方案。

当天散会以后周亦云立马行动了起来,他不光每一天开复盘会,要求军官提意见,提建议,也在每天的晚上给排连以上的军官进行补课,在周亦云编写的装甲战术的书印出来后,更是给全团每个人发了一本,要求全团都知道怎么样使用坦克,要求班晚上都要进行生活会读书随时进行考试,周亦云这么做的是把他们当作火种来培养,为未来的扩编打下基础,同时周亦云也绝对不允许在淞沪会战中,出现一辆坦克自己进攻的画面,他们都是华夏的未来。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直属装甲团正在飞速成长。每一天的训练、每一次的复盘、每一场的实战演练,都让这支年轻的部队变得更加成熟和强大。周亦云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将好的方法保留下来,将错误的做法及时纠正。他的领导能力和战术智慧,逐渐赢得了全团上下的信任与尊敬。

布柳赫尔顾问每天都会向莫斯科发送一封电报,汇报装甲团的进展和周亦云的表现。起初,他只是例行公事地记录训练情况和装备使用状态,坦克改进意见,慢慢的还多了很多夸赞之词他认为他的训练方法。他的领导力和执行力,正在将这支装甲团打造成一支远东的劲旅和铁军,并且还高度表扬了华夏军人并特别提到他们并不比红色联盟的军人差。”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