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此旨明传天下!(2/2)
天下军头和士族无论是什么目的,也必须出兵抗清,否则就是被开除汉籍,除非满清有席卷天下之势,不然他们就是汉贼反贼。
反正他有金手指,只要撑过这波,后面就很好操作了,不会影响他的统治。
一旦圣旨发出,中原大地无数忠臣义士定会云集京师,再进一步提纯朝廷。
顺便也钓钓鱼,等这波战事结束,就可以直接对江南地动手了。
“倪卿莫要劝阻了,再苦苦不过太祖,再难难不过光武。”
“王伴伴拟旨,着缇骑明传天下!”
“奴婢遵命。”王承恩低头书写起来。
而倪元璐等人见状,也只好收起劝阻之意。
朱由检敲了敲桌子,“众卿还是商议一下,下一步该如何吧。”
这下话语终于统一,纷纷说起自身的看法。
但依旧是互相无法说服。
最终还是身为首辅的倪元璐定下基调。
“臣以为,无论建奴大军是否集结完毕,都应做两手准备。”
“其一,即刻调蓟州守军,火速前往山海关,若建奴也攻下关隘,却无出兵入关之意,则就地扎寨监督,若建奴入关,则回返玉田,等待援军赶至蓟州。”
“其二,各地春耕修城不停,北直隶广撒哨骑,防止建奴借他路入关,待弄清建奴动向之后在做打算也不迟,另调河南道周王及各路总兵驰援京师,南京行在兵部尚书史可法正领四万南京京营沿运河北上,当调史可法部经运河至天津,与京师互为犄角。”
“待英国公及天下勤王师毕至,则建奴必退。”
倪元璐的计策称不上多高明,甚至略显中庸,但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这个时代明军本就不擅野战,要是清军只有两万人,那朱由检还有信心凭他手里精中选精加持词条的七万精锐打打。
可满清八旗总共十多万人,加上蒙古八旗三万,汉军八旗两万,将近二十万人。
质量和数量都不占优,根本没办法打。
也只好如此了。
……
蓟州城的晨雾被急促的马蹄声撕裂,五色令旗在信使背后猎猎作响。
“报!!!!”
“兵部调令!千里加急!”
城头夯土的民夫们停下木杵,目送那匹口吐白沫的黄骠马冲过瓮城。
还不待他们弄清楚怎么回事,耳边便传来校场中的集合鼓声。
正在田间播种的老农直起腰,浑浊的瞳孔里映出城头突然升起的狼烟。
“取我甲来!击鼓聚兵,三通鼓未至者斩!”
总兵府内,王二虎仅仅扫过一眼急报,便蹭的一下站起身来。
校场点将鼓隆隆作响,城西正在修筑的瓮城墙上,数百兵丁当即扔下砖刀,不顾一切的往城下跑去。
街巷中源源不断窜出的轻骑队。
到处都是呼喝声,到处都是吵嚷声。
“闯逆又打过来了”
路旁正扛着农具准备下田的农夫声音发颤,残缺的左腿不自觉地发抖。
城墙根下,正在给新垦荒地施肥的孙寡妇直起身。
看着一队重甲步兵小跑着穿过菜畦,铁靴将刚翻好的地陇踩实,却破天荒没有叫骂。
怀中的婴孩惊醒啼哭,她也只是默默的撩起衣襟喂奶,目光盯着城楼上那面玄色军旗久久不能转动。
三通鼓毕,校场上已列起黑压压的方阵。
来自宣府降军的刀盾手自发向右翼移动,给保定火铳队让出射击位置,宁远长枪兵将枪杆尾端插入土中,这是经常和建奴作战留下的本能。
王二虎的目光扫过这些各营精锐拼凑出的新军,最终还是落在最前排的勇卫营身上。
那一千具铁甲是甲缝里还沾着大战时的血垢,眼中没有恐惧,只有知道要打仗了,所带来的惬意。
“报!蓟州镇八千七百将士整备完毕!”
副将的声音洪亮。
王二虎点点头,经过多次大战,他越来越有总兵的派头了。
翻开手中军册,上面的墨迹未干,最后几页还粘着春耕田亩图册的残页。
“皇爷刚刚下旨,调我们去山海关和建奴玩玩,不然这群狗崽子就要来毁咱们的田了,如果有怕的,现在离队!”
一听是和建奴打,新军眼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恐惧之色。
而勇卫营则恰恰相反,非但不惧,还一个个激动的跟啥似的。
队内负责缝伤员的半军医,人送外号张绣的张大头更是直接出言,“头!咱要去打建奴了!俺娘哎,到时候能给俺分俩建奴不,俺听说建奴有三个脑袋,俺看看是不是真的。”
此言一出,勇卫营顿时哄闹开来,“咋滴,你张绣还想给建奴脑袋绣两朵”
“哈哈哈哈,张绣你不用拿刀,拿你平时给弟兄们缝口子的针就行,就你那手艺,往建奴身上一扎,保管疼傻他。”
“狗日的二凳子,你信不信下次老子给你缝俩篮子!”
一番哄闹,王二虎本想呵斥,却见新军在勇卫营的带领下,眼底恐惧渐渐打消。
话至嘴边突然变了模样,“行啊张绣,平时缝弟兄们缝腻歪了,这回让你找几个建奴缝缝,看看那些吃马奶长大是野种,跟咱们有啥不一样!”
“得咧头,您就瞧好吧,到时候我非得割俩建奴鞭,给您老补补身子。”
顿时营中哄笑一片,再无俱意。
王二虎笑骂一身,“去你娘的!”
“走了弟兄们,咱带你们砍俩建奴玩去!”
“走!!”
城门缓缓开启时,朝阳正爬上东城墙。
看不到尽头的大军高唱着红巾歌走出校场。
运送夯土的牛车自觉停靠路边,扛着锄头的农妇将襁褓系在背后,腾出手来提着木桶,想给士卒们分点水喝。
几个老兵站在田埂上,用右手捶打胸膛,跟着大军一起唱。
田里的农户也不在跟以前一样,见到大军比见到贼寇还害怕。
一个个笑着将手中的炊饼杂粮等塞到士卒手中。
他们知道,这些人不是来欺负他们的,而是奉了皇爷的旨,和皇爷一样,保护他们的家,耕作的田。
分在王二虎麾下的宣慰史激动的难以自抑,口中不断呢喃,“箪食壶浆以送王师……箪食壶浆……”
一名断腿的老兵站在城门口,眼含热泪。
而旁边还有名抱着罐子,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在训斥,“老刘家的种就这么没出息就算种地一样可以报答皇恩!”
当王二虎到来时,老者颤巍巍打开罐子,浓烈的酒气顿时弥漫开来。
“万历四十六年辽阳沦陷,全家人都死绝了,就剩了老夫背着三岁的孙儿逃进关。”老者深切的看着王二虎,“可我孙儿不争气,前些日子跟陛下在京师断了腿,老夫只能聊以此薄酒,以壮王师之威!”
王二虎重重点头,“老丈且宽心,建奴欠咱大明的血债多着呢!”
“酒且暂存于老丈之手,待大军凯旋,二虎亲自来找老丈痛饮!”
在老者和近十万民夫的目送中,大军渐渐远离。
刚出城门三里,官道旁的树林忽然惊起飞鸟。
王二虎抬手止住大军,眯眼望着前方腾起的烟尘。
一匹无鞍马从岔路窜出,马背上趴着的夜不收后背插着三支雕翎箭,发黑的血液已经浸透号衣。
“报宁远卫三天前就破了.”
眼见是明军,夜不收仿佛松了口气般滚落马背。
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从怀里掏出染血的塘报,“建奴前锋非两万……而是……是五万骑.打着正黄镶黄两旗巳时巳时就要到..”
还没说完,夜不收就扛不住了,咽下最后一口气。
新军千户倒吸冷气的声音格外清晰。
王二虎盯着塘报上歪斜的字迹,心中猛然意识到事情之危急。
早上的急信里说的是两万前锋!
“即刻分兵,勇卫营随我先行一步,五军营殿后,三日之内要在蓟州以东每十里筑起一座烽燧!”
“此塘报千里加急,送至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