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公心平械斗(2/2)
杨乡长又召集了山口村和三棵树村的村委会主任和支书,就在两村界碑所在的现场开会。
杨乡长耐心地听取了杨发胜和买买提两人的诉求和意见。他一边听,一边点头,时不时还做一些记录。待双方都说完后,他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大家听我说,土地是大家的命根子,谁也不想失去它。但我们要明白,暴力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今天的事情,双方都有责任,但我们要向前看,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楚君大致算了一下,两队争执的土地约一亩地。跟杨发胜核实后,楚君提议就按照买买提的分地方案,将这一亩地划给三棵树村。这让买买提很惊讶,他没有想到楚君会如此偏袒自己。而楚君考虑的是山口村经济条件比三棵树村要好得多,少一亩地不是什么大事。楚君现场查看过,复耕面积再往外延十米,这样就可以开垦出三亩半的耕地,复耕的费用不到一千元。就因为这一千元,谁也不愿让出这条线。山口村私人有三台小拖拉机,用不了半天时间,能复耕出三亩半的土地,费用由村煤矿承担。
当楚君提出建议时,杨发胜的眉头微微一皱,似乎有些不情愿。但楚君迅速补充道:“杨主任,您仔细算一算,三亩半的耕地一年能产出多少经济作物,其收益远远超过那一亩地。杨乡长说得没错,耕地是村民的命根子。如果这次事件处理不当,未来两村之间可能会出现更多纠纷,这对两个村子的发展极为不利。解决土地问题,必须彻底且不留后患。”
杨发胜听后,心中默默盘算,认为楚君的话很有道理。他看了看楚君,又看了看买买提,最终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楚君的提议。
买买提见状,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感激地望了楚君一眼,表示接受这个方案。
杨乡长见双方终于达成共识,心中也松了一口气。待两人带着本村的村民离开后,他拍了拍楚君的肩膀,赞许道:“楚行长,还是你了解这些人的本性啊,三言两语就把事情解决了。如果没有你,这事情还不知道会闹成什么样呢。”
楚君谦虚地笑了笑,回应道:“杨乡长过奖了,我只是尽我所能。只要能解决问题,我也就算没白忙。”
随后,杨乡长通知双方村主任和支书带上公章,到山口村办公室集合。双方在土地划界协议书上签字盖章确认,各执一份,乡政府也保留了一份作为存档。杨乡长带着协议书,放心地坐车离开了。
楚君和齐博在山口村对杨发胜进行了进一步的安抚,待一切处理妥当后,两人骑着摩托车返回乡政府。
路上,齐博对楚君竖起了大拇指,说:“楚行长,你真是太厉害了。刚才那种混乱的场面,我真的有点害怕,那锄头抡下来,脑袋真的会开花的。过去几十年,两个村因为土地问题打架的事情并不少见,从“文革”到现在,一开干就是几百号人,谁敢去劝架?乡政府派去的人都是等双方打完之后,才上去劝架,否则劝架的人非死即伤。”
楚君笑了笑,说:“其实也没什么。关键是要保持冷静,然后想办法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再对症下药。只要大家都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齐博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在星期五的党政联席会议上,大会结束后,二级班子成员退出,只留下一级领导班子成员。楚君见工作队的事情已经汇报完毕,便收拾笔记本,起身准备离开。这时,于江涛发话了:“楚行长,你先别走。现在你是扶贫工作队的队长,按照组织部的管理原则,扶贫工作队队长的相关事宜也需要向党政联席会进行汇报和讨论。你现在是我们乡政府的一员。因此,以后的党政联席会你也要参加,一起参与接下来的议题。尕依提乡长,你认为呢?”
尕依提心想:既然你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我还能说什么呢?再说,楚君参加党政联席会对自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有什么理由反对呢?他看向于江涛,微笑着回答:“于书记考虑问题非常周全,我完全支持!”
楚君听后,停下了脚步,重新坐回座位。他心中明白,虽然自己是以银行副行长的身份参与扶贫工作,但此刻作为扶贫工作队的队长,自己肩负着更为重要的责任和义务。
会议继续进行,接下来的议题是关于提留统筹难收、计划生育等问题。沙吾提副书记又讲了两个注意事项。轮到副乡长杨益民讲话时,他拿出了一份亚尔乡煤矿老板李兴平的贷款申请报告。今年,乡煤矿为了进行安全改造,已经投入了40多万元,导致矿上的流动资金出现短缺。他计划向农业银行申请50万元的贷款,并希望乡政府能够提供担保。
对此,尕依提立即表示反对:“政府不能提供这样的担保。目前中央政策强调的是抓大放小,许多县属企业都在进行转制,更不用说这些镇属企业了。乡政府为企业提供担保,风险太大。万一企业还不上贷款,政府是要承担连带责任的。我们乡政府的财政状况本来就紧张,不可能再背上这样的包袱。”
杨益民听后,面露难色,他回应道:“但是李老板向我透露,他们矿上目前确实遭遇了难题。如果不实施安全改造,就无法通过安全检查,这将导致煤矿必须停产。矿上有一百多号人依赖这份工作维持生计,一旦停产,他们将如何是好?”
尕依提指出:“目前,县级的国有企业已经开始拍卖,逐步转变为私人企业。这股潮流迟早会波及我们这里。如果乡政府继续为乡属企业提供担保,将来无疑会成为棘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