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酒话供销情 > 第2章 月亮滑落星星手

第2章 月亮滑落星星手(2/2)

目录

柳老师作为我们班的临时授课教师,只是偶尔会来给我们上几堂课程。然而,其中有一堂课却让我至今记忆犹新。那一次,柳老师讲解的是《毛主席致江青同志的一封信》。由于这封信的语言风格类似于文言文,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理解起来颇具难度。很多同学都听得云里雾里,一脸茫然。

就在这时,柳老师停下讲述,关切地问道:“我刚才讲到哪儿了?”

原本安静的教室里忽然传来一个声音——“到哈尔滨了!”

原来是温勇刚接了这个茬儿。话音未落,整个教室瞬间爆发出一阵哄笑声,有的同学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则捂着肚子直不起腰来。要说在课堂上讲怪话、接下音这种事儿,简直就是温勇刚的一大嗜好。似乎除了班主任李联想老师的课他还能稍微收敛一点之外,其他老师的课他总是要想方设法地搞出点儿动静来。

而班上另一名同学于刚呢,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同样喜欢在课堂上做些小动作,虽然不像温勇刚那样爱出风头,但时不时地也会弄出点小状况,引得大家侧目关注。

我有时去供销中心社父亲那里住上一晚,所以供销社的事情也知道一些。安国供销社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整社运动。这一次挨整的不是领导,而是

在那食堂的一间昏暗而潮湿的仓库之中,被囚禁着几个人。其中包括张亮、杨万有和石玉仓等人,至于其他的面孔,我的记忆已经有些模糊不清,但总归大约有五六个之多。这些可怜的人们无一例外都被强制剃光了头发,模样甚是狼狈。他们所遭受的待遇简直与监狱中的犯人毫无二致。

仓库那小小的窗户早已被铁钉牢牢封死,一丝光亮也无法透入屋内,仿佛将他们与世隔绝一般。吃喝拉撒等日常生活所需全部都要在这间狭小逼仄的屋子里自行解决,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异味。

每天仅仅只有一次短暂的“放风”时间,他们需要排成一列长队,一个紧跟着一个,如同木偶般在院子里机械地绕圈奔跑。与此同时,口中还必须高喊着口号,声音响彻整个院落。就这样不停地跑啊跑,一直跑到每个人都汗如雨下,气喘吁吁,喉咙嘶哑到再也发不出一点声响,最终体力不支,纷纷瘫倒在地才罢休。

当好不容易迎来片刻闲暇之时,等待他们的却是一轮又一轮的审讯。负责提审的人员均来自县里专门成立的工作组,他们会严厉地质问每一个人:“你是不是多吃了?有没有多占东西?是否存在贪污行为?或者说你有没有乱搞男女关系?”

诸如此类的问题反反复复地提出,不断折磨着这些人的身心。这样的日子持续了整整一个多月,期间众人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痛苦。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场运动将会无休无止地继续下去时,突然发生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大跌眼镜之事。这件事情的出现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彻底打破了原有的局面,使得这场原本声势浩大的运动不得不仓促收场,草草画上句号。

在前屋那间热闹非凡的门市部里,有一位名叫王鑫的营业员正在忙碌着接待顾客、整理货架。突然,一阵强烈的便意袭来,让他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工作,急匆匆地跑出去寻找厕所解决内急问题。

当王鑫心急火燎地赶回门市部时,眼前的一幕令他瞠目结舌——只见那位帮忙临时照看生意的宫组长,正鬼鬼祟祟地将一沓销货款悄悄地塞进自己的裤兜!

王鑫见状,怒火瞬间涌上心头,他想都没想,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如猛虎扑食一般猛地将宫组长死死按倒在地。与此同时,王鑫的右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伸进宫组长的裤兜,一把抓出了那大把乱糟糟的钞票。

就在这时,周围原本熙熙攘攘的人群纷纷围拢过来,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包围圈。众人目睹了这突如其来的一幕,皆是惊讶得合不拢嘴。而此刻的宫组长,则像是一只被逮住的老鼠,面色苍白,浑身颤抖,面对如此确凿的证据和众多围观者的目光,他根本无从抵赖。

事情很快就传到了县里,经过一番调查核实之后,宫组长因为这种监守自盗的恶劣行为,最终被毫不留情地开除了公职。

后来听父亲讲述才知道,原来黑屋子这几个人之所以会遭受这样的惩处,其起因正是由于销售款项出现了短缺。他们都是双山供销部的成员,当时担任经理一职的是石玉仓,此外还有一名负责管理现金的现金员,以及另外两名营业员。

对于一个供销部门来说,最为关键的便是所有成员之间的团结一致和彼此信任,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内部必然会陷入混乱不堪的局面。双山这个地方一直以来都是这么个情况:如果营业员在工作中出现差款、少钱这种状况,要是搁在平常时候呢,只要负责管理的营业员出具一份相关凭证,然后经理在上面盖上他的个人名章,接着将这份材料上报给总社,等总社那边的主任审核通过并且同样盖好印章之后,就能够顺利地完成平账和核销操作啦。

然而,双山这次可真是够倒霉的!刚好撞上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浪潮,这不就跟直接撞在了枪口上没啥两样嘛。更糟糕的是,当工作组开始对他们展开深入调查的时候,那些差款的营业员们可不干了,怎么能让自己独自来背这个黑锅呢?于是乎,他们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经理以及现金员等等都一股脑儿地全给牵扯进来了。这下可好,这些被卷入其中的人们一个个可就惨了,不仅要遭受严厉的批评和整顿,还得当着大家伙儿的面丢人现眼!

1974 年的夏天,漫长而又充满回忆的高中生涯终于画上了句号。首先在操场上我们师生集体拍了一张毕业照,这一操作算是对我们一个时代的圆满见证。在那间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教室里,一场温馨而简单的毕业典礼正在举行着……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课桌上,映照着每一张略带青涩却满含期待的脸庞。吴校长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他那和蔼可亲的形象让整个氛围显得格外亲切。吴校长发表完讲话后,李联想老师面带严肃地讲了话,但李老师明显有些心不在焉,他的眼里似乎噙着泪花,心里象装着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向人倾诉一样。

这时作为学生代表,刘秋实站到讲台上开始发言。只见他微微仰头,神情严肃而庄重,缓缓开口说道:“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即将告别这段难忘的高中时光。正如杜甫诗中所云‘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人生就如同那奔腾不息的江水一般,一浪接着一浪,不断向前推进。在这个大浪淘沙的时代里,我们或许会面临各种挑战与困难,但只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定能成为推动时代进步的后浪!”他的话语铿锵有力,引得台下阵阵掌声。

紧接着便是令人期待已久的聚餐环节。餐桌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菜肴,粗略一数竟有十来个之多,其中不乏一些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美味佳肴,象香气扑鼻的油炸食品等。

对于这帮正处于青春期、食欲旺盛的小子们来说,这样的美食诱惑显然无法抵挡。他们一个个大快朵颐,吃得津津有味。有的人因为吃得太急,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还有人一边嚼着嘴里的食物,一边扯着嗓子大喊:“拿酒来!”

可惜当时学校有着严格的规定,不允许学生饮酒,甚至连饮料都未曾准备,毕竟那是属于特定年代的特殊要求。

不过,在这热闹非凡的场景之中,我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望着眼前那些曾经令我垂涎欲滴的菜品,此刻竟然毫无胃口可言。我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思绪早已飘向远方,不知道未来等待我的将会是什么。

纪万林一如往常般紧挨着我坐下,看着满桌狼藉的景象,他不禁摇了摇头,嘟囔道:“这顿啊,简直就是‘散烟饭’嘛!咱们这算是彻底散烟倒灶喽……”

听着他这不怎么吉利的话,我心中反而涌起的是一丝淡淡的解脱感。正当大家聊得热火朝天、兴致正浓之时,纪万林突然毫无征兆地冒出来这么一句话:“居然还他妈去拔什么眼泪蒿子啦!”

这突如其来的话语让我不禁一愣,满脸疑惑地转头看向他,开口问道:“你说的这人到底是谁啊?”

只见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略带嘲讽的笑容,然后用手指了指女士们所在的那张桌子,不紧不慢地回答道:“还能有谁?不就是那个紫牙床子嘛!你要是不信,自己瞅瞅去……”

听他这么一说,我下意识地回过头,朝着女士们的桌子望去,想要寻找刘玉芝的身影。然而,扫视一圈之后,我并没有发现刘玉芝坐在那里。难道她真的是出去哭了吗?

其实我心里很清楚,在这样即将分别的时刻,有些同学难免会因为感伤而情绪低落,心中充满着对同窗时光的留恋以及对分别的不舍与痛楚。可纪万林竟然以如此调侃的口吻谈论这件事情,只能说明他的情商着实令人堪忧。但奇怪的是,不知为何,在这一刻,我自己却也丝毫没有感受到那种离别的悲伤之情,仿佛今天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放学日罢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顿饭终于在众人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大家纷纷起身告别,各自离去。就在我和纪万林推着自行车,准备踏上归家之路时,李联想老师突然从屋子里快步追了出来,并高声呼喊着让纪万林暂且留下脚步。

听到李老师的喊声,我的心头猛地一震,完全没料到他会来这么一出。不过转念一想,纪万林可是跟我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哥们儿,就算李老师再能说会道,想必也不能把他拉过去吧?

想到这里,我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一些,但还是忍不住好奇地看着他们,想知道接下来究竟会发生什么事。该走的人早已渐行渐远,消失在了视野之中,此时此刻,偌大的西边操场之上,唯余我孑然一身孤独地站立着。

午后的骄阳依旧似火,散发着炽热的光芒,无情地烘烤着大地,也炙烤着我的身躯和心灵,让本就焦躁不安的心情愈发急切起来。

而此时的我却浑然不知,对方因小题大做正精心策划着一场反击。他显然心有不甘,不愿就这样忍气吞声、白白吃亏。一旦将我们推入社会这个大舞台后,他便要开始实施自己那问心无愧的行动计划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仿佛凝固一般漫长难熬。终于,在经过许久等待之后,纪万林才缓缓从屋子里面踱步而出。只见他步履蹒跚,行走间还不时抬手擦拭着眼角的泪水。待其走到近处时,我这才看清他那张满是泪痕的脸庞,哭得可谓是一塌糊涂、稀里哗啦。

看到如此情景,我不禁心生疑惑:不过就是几句话而已,一个堂堂七尺男儿怎会如此轻易动容?心中这般想着,嘴上也就直接开口问道:“到底发生什么事了,能让你哭成这老样子?”

听到我的询问,纪万林抽噎着回答道:“李联想老师刚才哭着对我说,他其实一直以来对我的印象都挺好的,可没想到我竟然会和你们搅合在一起呀!”

李联想老师的这句话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呢?既然想不明白,干脆不再理会,我转身上了自行车踏上归家之路。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所有的不愉快就让它过去吧!

上大学眼看就是没有希望的,首先那个检查就影响思想品德的通过,如果再出什么问题,又红又专就少了半截,那样就彻底没戏了。

也正是在这样一种被负面情绪所左右的状态之下,某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时,我猛地从炕上坐起身来,目光落在角落里那把略显破旧的镰刀上。

没有丝毫犹豫,我一把抓起它,毅然决然地加入到了生产队热火朝天的麦收活计当中......

然而,对于初出茅庐的我来说,从一个青涩稚嫩的学生瞬间转变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这个巨大的角色转变实在是让人有些猝不及防。无论是生活环境的改变、劳动强度的增加,还是社交圈子的缩小等等一系列问题,都让我感到无比的陌生和不适。尤其是内心深处那种强烈的心理落差感,更是犹如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心情愈发地焦躁和郁闷。

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向曾经给予过我许多关心和帮助的柳老师发出一封诚挚的邀请函。希望他可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抽出宝贵的时间,亲自莅临寒舍相聚片刻。

怀揣着满心期待,我小心翼翼地将这份承载着思念与感激之情的信件装入信封,并交由哥哥帮忙捎带过去。毕竟哥哥正好在双山教书,顺路便能送到柳老师家中。

那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清晨,我早早地便起床等待着柳老师的到来。当听到那熟悉而又轻快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时,我的心也随之激动起来。

终于,柳老师出现在门口,面带微笑向我走来,那一刻,我心中的喜悦简直难以言表。

母亲早已得知柳老师要来,特意精心准备了满满一桌丰盛的菜肴。当然,如此场合怎能少得了白酒呢?它就像友谊的催化剂,让气氛变得更加热烈和融洽。

柳老师入座后,先是环视了一下四周,然后目光停留在我身上,温和地开口道:“久泰啊,我读了你寄来的信,字里行间都充满了郁闷和惆怅。如果我不过来好好开导开导你,这心里呀,着实是放心不下!”

说完,他轻轻端起面前的酒杯,优雅地抿了一小口酒,缓缓放下酒杯后继续说道:“你们这些年轻人啊,才刚刚踏入社会这个大舞台,未来的路还长得很呐!所以一定要怀着谦逊的心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时刻牢记‘一颗红心,两手准备’这句话。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稳、行得远。”

柳老师边说着,脸上始终洋溢着温暖的笑容。

那笑容仿佛春日里和煦的微风,轻柔地拂过我的心头;又似冬日里的暖阳,将无尽的关爱洒落在我身上。虽然他所说的话语听起来像是些官方言辞、宣传口号,但不知为何,从我耳中传入心底时,却没有丝毫的抵触情绪,反而令我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欣慰和安心。或许,这就是师者的魅力所在吧——即便只是几句简单的教诲,也能如明灯般照亮学生前行的方向。

当在座的纪万林不经意间提及农民常遭人轻视时,原本面带微笑的柳老师瞬间敛起了笑容,他那温和的神情也随之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脸严肃。

只见他微微皱起眉头,语气不自觉地加重了几分:“这种自卑的心理绝对要不得!农民又如何呢?想当年,我也曾和他们一样,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千万别看不起农民啊!能成为一名农民,难道就不是件值得骄傲、光荣的事么?”

说到激动处,柳老师突然伸手入怀,摸索片刻后竟掏出了几张崭新的十元人民币——也就是当时俗称的“大团结”。只听“啪”的一声脆响,这张纸币稳稳地拍在了饭桌之上,震得桌上的碗筷都轻轻晃动起来。

柳老师目光坚定地直视着纪万林,斩钉截铁地说道:“拿着这钱去用,别跟我客气!要是你不肯收,那可就是没把我这个老师放在眼里,咱们也就算不上是同一个战壕里并肩作战的战友啦!”

面对柳老师如此强硬的态度,纪万林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他连连摆手推辞道:“老师,这钱我万万不能收,您的好意我心领了……”

然而无论他怎样拒绝,柳老师始终坚持要将钱塞给他。最终,这场推让以纪万林的坚决不收而告终。

此事过后,纪万林私下里仍对此事念念不忘,并时常向我念叨。出人意料的是,对于柳老师这番慷慨仗义之举,纪万林非但没有丝毫感激或赞赏之情,反而颇有一些埋怨之意。

他嘟嘟囔囔地说:“柳老师这么做就是瞧不起我嘛,发财我没那个命,手上不缺钱我还是能争取做到的!”

这时候我还缺乏应有的心理防护意识,以为自愿当个农民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影响一生的那场暴风雨经过发酵酝酿之后,将要毫不客气向我席卷而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