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与书生论(1/2)
此时丁显、马京二人因在谈话中说当今天子错杀误杀,现在朱雄英这位吴王就在眼前,且把他们二人的谈话听了去,心中十分战战兢兢,他们深知此番言论若被追究,后果不堪设想,极有可能耽误即将到来的春闱会试,前程就此断送。
朱雄英将他们二人的担心看在眼里,于是安抚道:“二位先生不必拘束,方才我仅仅只是路过,并没有听清二位所说!”
马京眼珠子转转,突然醒悟过来,说道:“谢吴王殿下!”
他心里明白,朱雄英若真未听见,何必特意解释,这明摆着是告诉他们两个,刚刚的话我听见了,但是我不在意,没有要问罪的意思,你们放轻松!
朱雄英坐在凳子上,示意他们二人也找地方坐,说道:“二位应该是进京赶考的学子吧,你们既然可以参加会试,可见乡试有名,已有举人功名,为何还屈尊,在我处当个教书先生呢!”
年长的丁显看起来也才不过三十,正是意气风发之时,但闻听朱雄英的话,说道:“殿下有所不知,我二人皆是寒门出身,中举之时乡里是给了一些盘缠路费,但因山高路远,京城之物价格昂贵,入不敷出之下,只好卖些学问!”
朱雄英听后点了点头,这年月,读书人大部分是些大地主的子弟,家中典籍笔墨等并不缺乏,也有些像是丁显、马京这样的,家道中落,有些闲钱拿来读书,但是并不是很多,生活过得十分拮据!
比如说明初大儒宋濂,他就出身于一个小地主家庭,但还是‘天大寒,手指不可屈伸!’‘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这些寒门学子翘首以盼,就渴望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从而改变自己的出身!
“我见二位先生谈吐不凡,听口音与应天不同,不知是何处人士?”
二人对视一眼,还是年长的丁显率先开口道:“殿下,我是福建建阳人!”
“我是陕西武功县人氏!”
朱雄英在于他们一番交谈之下,慢慢了解了他们二人。原本历史上,丁显确实才华出众,博通经史,在这次科举之中能位列前五,但距离状元还差点意思,是因为朱元璋身上发生的一件特殊事情,让他成为了状元!后来因为上书言辞过于激烈,引得朱元璋不满,被贬去看了十五年大象!
至于马京,一直活到了洪熙年间,期间还因为跟朱高熙不对付,坐了几年大牢!
可以说,两人都是良才美玉,朱雄英与二人谈天说地,询问经史子集,二人侃侃而谈,口若悬河。对治国之道都有自己各自的见解,才华出众,也是,能在全国读书人之中,考中举人进士的,那一个都是人中龙凤!
一连谈论了一个时辰,朱雄英对二人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于是开口问道:“二位既然在这流金研究院待了有一阵子了,可对教授工匠知识有什么疑问吗?”
马京率先回答道:“殿下,以在下看,对工匠教授一些知识自无不可,特别是数学,这对于工匠统一制作标准,提高效率十分有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