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丹道实修:夹脊双关透顶门,修行径路此为尊(2/2)
夹脊双关乃修行径路。因此窍能上通天谷,下达尾闾,中通心肾,召摄阳灵,救护命宝。此非修行径路而何?然欲通此窍,先要穷想山根,进入虚无境界,如此则呼吸之气方渐次透泥丸,通夹脊,以达天心祖窍,与原始祖气相接。
南樵子曰:此段工夫“妙在运双关所凝之神藏于气穴,守而不离,则天地原始祖气得以相通而入也。”
《皇极阖辟仙经》云:“盖此段功夫,神既入窍,则呼吸一在窍内,而吾鼻之呼吸只有一点,微而若无,方为入窍之验。验验不失,乃得真金焉。”学者只要坚持下去,则根本完固,救护命宝,始可言修炼工夫。
三、补亏正法,接命添油
修持者每日入室行功之时,必先宽衣解带,放下万缘,然后呼出浊气一、二口,再缓吸体外之清气入于绛宫,待心平气和后,再用意使两目平视前方,进而交光合一。如此把意念放在双眼之间的山根穴位,久久凝定,复以意升至泥丸。
再倒转玉枕,直注夹脊。神至夹脊后,即当息心静气,养我浩然,不事他顾,专一于此,勿令念起他散。如此每日行持一、二时,或多坐更佳。气壮者五、六日,气衰者十天半月,即觉夹脊中热如火炽,且有跳动感。修持者直待有此景象之后,便用意将此炽热之火送入两肾之间空窍。
随即感觉两腰也在辘辘跳动,察其跳动不已时,即以意送入阴跷。既至阴跷,又觉其掣掣跳动,虽跳动也不理它,久之自觉浑身通泰,心如迷醉,遍体脉络皆觉活动,暖融融如坐春风中,深深休息于阴跷海底。如此片刻,自然凝定跳止。细察阴跷所生真阳之气,如炉烟袅袅,升至小腹,再至脐轮;久之复由脐轮下降至阴跷,如此上下升降,以静导天然化合之机。
此时惟忌念起,念起则散,虽坐无益。总之实行此法,务将此虚灵不昧之神,长住阴跷而不出。安居既久,则神自化气,气自化精。精足气自生,神自旺,精气神浑然一体,斯为得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