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兵祖赐福(2/2)
杨思思紧随,行走在后,不动声色地打量着道长。
道长生得英俊,不及谢清原灿若骄阳,只是寻常的英俊。
行止文雅,又不及柳含章仙风道骨,只是寻常的文雅。
总的来说,中人之姿,不显山,也不露水。
修为亦是如此,杨思思第一次见就一眼看穿了他的修为,金丹境。
境界低于杨思思,可刚才关闭庙门的到底是机关还是术法,杨思思竟未能明察。
一个被兵家为尊的大奉聘为皇庙守庙人的道士,日常又做儒士打扮,终归有些不寻常之处。
杨思思很快收回了打量之色,将目光落在连廊两侧的壁画上。
穿过第一件“厅”,进入连廊之后,壁画就开始了。
壁画皆是身着戎装的男子人像。
除了最近的一张笔墨簇新,其他都有些年头。
且越往里走,纸张越是泛黄,越能看出年深岁久。
长相不同,笔触迥异,但都生机盎然英姿勃发阳刚健硕。
杨思思心下了然,皇庙本就是奉告祖先之地,想必这些便是大奉历代君王。
不出意外,那笔墨簇新的一张就是刚死的先帝,谢清原的爹了。
画像连廊的尽头,是一扇朱漆大门。
朱门豁然大开,露出后面十丈见方的殿。
杨思思依旧没有看出开门用的是机关还是术法。
相比一座连廊供奉数十位君王的“朴素”,这间庙宇“奢侈”地只供奉着一尊石像。
杨思思跟在道长身后走近,仰头打量足有十丈高的石像:“大奉的开国皇帝?”
道长似有些意外于杨思思的问题,但表情依旧平静:“兵家初祖,姜虚。”
杨思思明白了,所谓兵祖赐福,赐福的兵祖说的自然就是眼前这尊兵家初祖了。
从常远的口中,杨思思也大略知晓兵祖赐福的过程。
杨思思大老远把常远从瑶池叫来,本来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有博闻强记的藏书司长老在,谁也别想在礼制方面杀她的措手不及。
兵祖赐福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简单是因为形式简单,兵家初祖法相现身,亲为新帝加冕,即为礼成。
难则有二。
一是请兵家初祖法相现身的第一步需跪请,就是杨思思得朝着石像下跪。
二则不知道每每出现的法相真是兵家初祖遗存于世的气息,赐福只是走个过场。还是如今的兵祖操纵的术法,阿满刚杀了一名兵祖,势必会影响到今日赐福的成功。
杨思思猜想,谢清原轻易“禅位”也有这其中的考量。
兵祖人虽是阿满杀的,兵家算起账来却未必全算到瑶池头上。
账若分给了大奉,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可能,谢清原都不能冒这个险。
只因赐福仪式一旦失败,便等同于大奉谢氏与兵家彻底撕破了脸,场面何其难堪?
大奉护道多年皇族青黄不接,谢氏在这个时候跟兵家割席更是不智之举。
让杨思思登基则是祸水东引,成与不成都另有了转圜的余地。
此事,杨思思算计了谢清原,谢清原也并非毫无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