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关于发展(2/2)
齐得胜没有立即开口,而是端起水壶重新给周洋倒了一杯茶。
然后两个人还端起来碰了一下,其实这种方式通常就是用来拖延一些时间。
让自已的大脑有时间组织一下接下来要说的话,不然可能就会出现冷场的局面。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谈话的时候,突然间拿出香烟点一根,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在给自已大脑思考实践争取机会。
“周洋兄弟,想要发展我们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就是贷款。”
“如今这个社会,没有几家公司是不欠银行钱的,所以贷款就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也就是所谓的钱生钱。”
“如果每家公司都依靠自已赚钱过后再去发展的话,那么黄花菜都凉了,所以这是一个方法。”
“另外一个方法,那就是你和我继续扩大投资,江总和史总就不用投资了,但是他们的股份比例会被稀释掉一部分。”
“如此一来,我们的分店……”
周洋终于明白这个家伙的意思了,首先银行贷款这一块的确是个好方法。
正如齐得胜说的,现在的公司哪一个不欠银行的钱?
比如某大,如果银行不放款,他能够亏空两万多个亿?
这一点倒是值得考虑,就算他周洋不缺钱,不代表那两个女人不缺钱。
实在不行用东西抵押也是可以的。
至于第二点,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最好的,就是自已和齐得胜两个人再次投资。
那么两个人投资了,另外两个人没投资,但是店面从原本的三家变成了7家,资产壮大了,投资不变,那么股份肯定要会相对应的变少。
打个比方,原本是三家店,四个人占比,如果说平均一个人占比25%的话,那么现在变成了7家店。
到了这个时候,谁出的钱多,谁的占比就要多了,可能齐得胜从原本的25%股份涨到了百分之三十几。
而江雪茹和史缘薇从原本的25%可能降到了百分之十几,甚至更多。
那么这样的好处就是,公司发展在继续,也可以快速的占领市场。
而两个女人其实并没有什么损失,虽然股份降低了,但是总的收入并不会降低,甚至还会赚的更多。
因为原本是三家店,现在变成了7家店,唯一的区别就是原始股变少了。
可以说这个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不过和周洋的计划不相符,因为周洋拉上齐得胜合伙做生意是有着更大的图谋。
或者说他的目的不仅仅是国内的市场,还有国外的市场。
那么发展国外市场,就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周洋目前来讲缺的就是资金。
别看他将资金抽回来,他身上有20多个亿,但是去国外发展的话,要比在国内发展花的钱不知道要多多少。
所以拉上齐得胜,就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想清楚了这些,周洋也端起水壶,给齐得胜倒了一杯水。
“齐董,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你是想在村里面做包工头,还是愿意去外面闯荡一下?”
齐得胜一愣,因为他不太明白周洋这句话的意思。
不过一直在一旁默默不作声的齐诺娜仿佛猜到了周洋的意思了。
“周董,你想发展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