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重新复苏的国乐坊(2/2)
苏睿深深吸了一口气,拿起电话,拨通了韵律国乐坊另一名员工的电话。
“小刘,收拾收拾,快来店里,我们需要在把乐器摆出来。”
“恩,我今天会联系房东,咱们再试运营一个月看看。”
……
另一边,苏洋一早就带着录制好的《稻香》歌曲的试听小样来到文旅局。
在来之前,苏洋提前联系了赵明局长。
文旅局一众人对于音乐并非专业人士。
因此,赵明局长提前联系了安宁市第一中学?音乐教研组长,林瀚生老师前来作为顾问。
林瀚生不仅是安宁一中的音乐教研组组长,这位年逾五十的音乐老师曾经在苏洋的高中时期教过苏洋音乐课。
在林瀚生老师的记忆中,苏洋只是一个比其他同学稍微多一些些音乐才华的男生。
但因为知道苏洋当初就已经在着手准备艺考,想要继续攻读音乐,林瀚生作为一名老师,总是不断的鼓励他。
“您是,安宁一中的林老师吗?”林瀚生相比苏洋高中时期,已经苍老了不少,身形更加瘦削,头发也有些发白,但苏洋还是很快的认出了他来。
赵明局长见两人似乎认识,忙补充道:“隔行如隔山,音乐方面,我们毕竟都不专业。也是临时找教育局的领导帮忙推荐的林瀚生老师,林瀚生老师如今是安宁一中音乐教研组的组长,也算是安宁市教育系统里最资深的音乐老师了。”
“而且林瀚生老师一直居住在安宁市,对安宁市十分了解,我们也希望林老师能给出一些对于宣传歌曲和拍摄MV的建议。”
对于林瀚生老师,苏洋的印象还是相当好的。
回想起自已原身,在高中阶段,虽然有苏妈不断督促自已练琴、学习,但苏洋还是深知,对于音乐,自已的天赋相当有限。
高中阶段,文化课常常会挤占音乐、美术之类副科的课时。
但是,间隔许久的每一次音乐课,都是苏洋格外期待的。
“我第一次听到《英雄赞歌》的时候,看到歌曲的作词、作曲、演唱,都写的是苏洋的名字,当时我还真不敢相信,这居然是自已教过的学生!”林瀚生对于自已教过的学生,坚守了音乐的道路,显然有一些激动。
“我当初,同你们许多同学都说过,只要自已胸怀梦想,就勇敢努力的去追。现在看来,你是真的听进去,也做到了!这对于我们做老师的,就是最欣慰的事情。”
“林老师,您当初的鼓励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苏洋说道。
看着两人的叙旧,越聊越深,赵明连忙在一旁打断道:“既然大家都到了,那就请林老师也和大家一起听一听,您的高徒苏洋为咱们安宁市创作的这首歌吧。”
说话间,局长助理王锐已经将会议室的音响设备都调试完成。
一众人在会议室落座后,在赵明的眼神示意下。
王锐点击了歌曲的播放按键。
《稻香》,看到歌名的时候,赵明局长就觉得,似乎有一种回到了童年故乡之情。
这似乎契合了如今不少大城市的白领男女,职场竞争压力大,生活焦虑,想要逃离都市,追寻心灵慰藉的心境。
这与安宁市城郊的百亩稻田可以打造出的“慢生活”文旅体验,似乎不谋而合。
音乐响起,前奏轻快活泼。
“对这个世界如果你有太多的抱怨”
“跌倒了就不敢继续往前走”
“为什么人要这么的脆弱,堕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