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徐氏略记 > 第202章 东汉工匠徐宣

第202章 东汉工匠徐宣(2/2)

目录

制作铜镜的第一步是采矿。徐宣需要深入矿山,挑选出品质上乘的铜矿石、锡矿石和铅矿石。这些矿石不仅要纯度高,还要质地均匀,以确保后续制作的铜镜质量。在采矿的过程中,徐宣需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劳作条件,但他从未有过丝毫退缩。他深知,只有挑选到最好的矿石,才能制作出最好的铜镜。

矿石采回后,便进入了熔炼环节。这是整个铜镜制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也是最考验徐宣技艺的环节。他会将挑选好的矿石放入特制的熔炉中,点燃熊熊烈火,开始漫长而又精细的熔炼过程。在熔炼过程中,徐宣需要时刻关注火候的变化,通过观察炉火的颜色、听矿石融化的声音,来判断熔炼的进度。他还会根据不同的矿石特性,适时地调整火候,以确保矿石能够充分融化,三种金属能够均匀地融合在一起。经过长时间的熔炼,矿石逐渐化为液态的合金,此时的合金在炉火的映照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仿佛是徐宣辛勤劳作的结晶。

熔炼完成后,便是浇铸成型。徐宣会将熔炼好的合金倒入精心制作的模具中,模具的形状和花纹决定了铜镜的最终样式。在浇铸过程中,徐宣需要动作迅速而又精准,确保合金能够均匀地填充模具的每一个角落,避免出现气泡或空洞。浇铸完成后,铜镜的雏形便已呈现,但此时的铜镜还只是一块粗糙的金属板,还需要经过打磨、抛光等多道工序,才能成为一面真正光可鉴人的铜镜。

打磨和抛光是一项细致入微的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技巧。徐宣会使用各种不同粗细的砂纸和抛光工具,对铜镜进行反复打磨和抛光。从最初的粗磨,去除铜镜表面的毛刺和瑕疵,到最后的精抛,使铜镜表面光滑如镜,能够清晰地映照出人的面容,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徐宣全神贯注,容不得半点马虎。在这个过程中,徐宣的双手不知磨出了多少老茧,汗水也不知浸湿了多少衣衫,但当他看到一面面经过自己精心制作的铜镜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时,所有的辛苦和疲惫都化作了内心的满足和喜悦。

徐宣制作的铜镜,不仅工艺精湛,而且纹饰精美。他擅长在铜镜上雕刻各种寓意吉祥的图案,如龙凤呈祥、瑞兽辟邪、仙人指路等。这些图案线条流畅,栩栩如生,不仅为铜镜增添了艺术价值,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在雕刻过程中,徐宣会使用各种小巧的刀具,凭借着自己对图案的理解和精湛的技艺,在铜镜表面一点点地雕琢出精美的花纹。每一刀都饱含着他的心血和情感,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出他对工艺的执着追求。

除了制作工艺和纹饰,徐宣制作的铜镜上还有一个独特的标志——“徐氏作镜”。这四个字不仅是他对自己作品的署名,更是他对品质的承诺和对家族技艺传承的责任。在那个时代,铜镜制作行业竞争激烈,许多工匠为了追求利益,不惜偷工减料,制作出质量低劣的铜镜。而徐宣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他以精湛的技艺和严谨的态度,制作出一面面优质的铜镜,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赞誉。“徐氏作镜”这四个字,就像是一块金字招牌,代表着高品质和可靠性。

徐宣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铜镜制作这门技艺。他不仅将家族传承下来的技艺发扬光大,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为东汉的铜镜制作工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制作的铜镜,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还流传后世,成为了研究东汉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如今,当我们看到那些带有“徐氏作镜,幽涑三商”铭文的铜镜时,仿佛能够穿越时空,感受到徐宣当年在制作铜镜时的专注和执着,以及他对这门技艺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