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笑傲之道士下山 > 第135章 开封

第135章 开封(1/2)

目录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酷夏的炎热渐渐过去,早晚间已然平添几分凉意。

“云道长,陆某没能将姓楚的就地正法,多少有些辜负你的所望了。”

泉州知府衙门那夜厮杀不觉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锦衣卫千户陆炳亲自坐镇泉州府,正式亮出了自己督军闽地的身份。

如此一来,福州、泉州以及漳州之地的抗倭彻底连成一片,又有擎云等人在一旁帮衬,不仅军方能够统一指挥,就连江湖上的抗倭势力也得到了有效地整合。

“陆千户莫要如此,这一个多月来,陆千户的所做作为贫道一一看在眼中,那楚天雄最终能够逃得一死,终究也不是陆千户能够左右的。”

屠村割首、杀良冒功的事情终于水落石出了,的确是那位楚知府授意的,不过真正操刀之人乃是他那位小舅子刁贵。

落入了锦衣卫的手中,花样百出的三十六套刑具,刁贵连第七套都没能挺过去,就把他所知道的事情老老实实地交待了。

只可惜,楚天雄亦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主,刁贵所交待之事并不算太多,虽然勉强也能够将楚天雄处以极刑,却在最后关头收到了京师传来的一份八百里快马加急。

“哈哈,陆指挥佥事大人您就放心吧,只要那老小子还敢继续胡作非为,总有一天会再次落在我等手中的。”

一旁在座的还有一人,一身崭新的锦衣卫千户装束,正是刚刚走马上任的耿三。

前后历经了近四个月,闽地抗倭之事已经接近尾声,上岸的两万余倭寇,总共丢下了八千具尸体,剩下的人又狼狈地逃回了海上。

向京师的军报自然是在报捷,可擎云却高兴不起来,盖因这四个月以来,死在倭贼刀下的军民已然超过了四万余。

闽地各处都在报功,而陆炳这个闽地总揽军事之人,自然就成了功劳簿上排名最靠前的那位。

鉴于陆炳还想在地方历练几年,朝廷发来的嘉奖令中就没将他调回京师,只是官职向上挪了一步——锦衣卫指挥佥事。

这个职位可不算小了。

指挥使为锦衣卫最高军事长官,秩正三品;下辖指挥同知两人,从三品;再往下就是指挥佥事四人,正四品。

锦衣卫机构庞大,虽然此时并非是历史最巅峰期,总人数却已经接近十万人,而真正的高层也就上述七人而已。

陆炳能够以三十岁不到的年龄跻身其中,从侧面也反应了他在当今陛下心目中的地位。

“云道长,你下一步有什么安排吗?”

同擎云共事一个多月,陆炳对擎云的功夫以及为人处世,那可是相当之满意啊!

明里暗里,陆炳又数次向擎云提出招揽之意,甚至一上来就拿出锦衣卫千户的职位。

只可惜,擎云却志不在此!

“哈哈,贫道还没恭贺陆千户高升呢!闽地遭此倭贼之患,恐怕没一两年是缓不过来的。”

“贫道希望陆千户能够上表朝廷,尽量减免闽地遭受倭贼之乱黎庶的赋税,至少给他们一口饱饭吃吧。”

即便没有倭贼的侵扰讯息,擎云大多也没有在泉州府衙停留,而是有事没事就到各地跑跑。

倒不是擎云喜欢游山玩水,而是他在找人。

那个神秘的纱帽女子,以及最后突然冒出来那个救走她的人,还有遁走的那位三木先生。

从各处汇总上来的军报中,擎云终于确定有那么一小撮悍勇无比的倭贼,他们来无影去无踪,所杀的往往就是江湖上各门各派过来助拳的好手。

而在那些死去之人的身上,同样留下了这样那样的暗器,比如“流星镖”、“千本”等。

手段甚至比擎云见过的三木先生还要高明,只是人数实在太少,又行踪不定,擎云闻讯出击了三回愣是没看到人影。

这一圈溜达下来,那些擎云心目中锁定的“忍者”没有找到,却真真实实地看到了遭了倭贼之患后百姓的惨状。

“云道长放心,此事陆某已经联络了福州、泉州、漳州以及治下诸多县府,务必认真核对遭灾百姓的实情上报。”

“另外,云道长在‘镇海卫’所练的‘狼牙卫’,陆某也打算在整个闽地军中推广。”

“就让俞大猷担任‘狼牙卫’千户,从整个闽地军中甄选两千名精锐之士,若是能够好好练上大半年,明年且看那倭贼还敢不敢来?”

好家伙,陆炳到底是手眼通天,同时也财大气粗,一张口就是两千人的编制,这哪里还是一个“千户所”的规模啊?

关键是,俞大猷的人生轨迹彻底被改变了。

没有了参加明年的武举,直接就能被任命为千户,更是带着两千人的“狼牙卫”,这在整个大明朝都是独一份吧?

“咳咳,有陆千户的照拂,看来贫道什么都无需操心了,哈哈,‘狼牙卫’那帮小子,贫道还真有些想他们了。”

即便知晓陆炳已经荣升锦衣卫的指挥佥事,擎云还是习惯称他为陆千户,而陆炳也没有任何不适之感,甚至觉得他认识的擎云道长正该如此。

“哈哈,若非云道长您无心军旅、仕途,将一众功劳都推给了兄弟们,您的起步就应该是千户的职位啊!”

看着擎云同陆炳之间云淡风轻的交谈,一旁的耿三感慨颇深,又想想自己这一个多月的遭遇,简直就是恍如隔世啊。

耿三也有些庆幸,庆幸自己那一夜果决地站在了擎云这一边,要不然他此时估计还是在东厂里混日子吧?

东厂同锦衣卫相比,中低层都差不多,原本很多人就都是从锦衣卫调过去的。

可是,东厂架构之中千户再往上的位置,你一个身体健全的“男人”真要想爬上高位,可的确不是一件易事啊。

......

擎云等人还是离开了泉州城,即便陆炳有多么的不舍,临行之时,陆炳竟然将自己的一块私人令牌赠予了擎云。

“云道长,先前陆某只是一地锦衣卫千户,职低位浅,如今也算小升了一级,这枚令牌你且拿着。”

“别的作用没有,若是云道长遇到什么俗务上的麻烦事,或者想筹措点盘缠的,不妨随意找一处锦衣卫千户所,想来他们应当能卖陆某这个面子。”

这是一枚古铜色的令牌,约有半个巴掌大小,看样子应该是新制不久之物,正面有锦衣卫字样,背面写着令牌所属之人的具体的职司和姓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