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135章 教授,我该怎么办?

第135章 教授,我该怎么办?(1/2)

目录

第135章 教授,我该怎么办

11月20日,华盛顿特区杜鲁门大楼,离白宫大概几分钟的车程,肯尼迪在这里举办关于古巴危机成功解决的新闻发布会。

在过去一个月时间里,古巴危机从燃烧到蔓延再到最终结束,最后苏俄军人把导弹撤出古巴更是被阿美莉卡电视全程直播。

这为这届肯尼迪政府赢得了巨大的声望,成功挽回了猪湾危机后岌岌可危的声誉。

至少没人会认为肯尼迪年轻,所以无法解决复杂的国际问题。

单纯从这次古巴危机来看,肯尼迪无疑表现的非常好。

至于阿美莉卡也要把土鸡和意呆利的导弹撤走,阿美莉卡不说,谁知道他们曾经在这两个地方部署过导弹呢。

这里多说一句,整个冷战期间,苏俄击落过不下4架u-2,他们也完全有能力仿造u-2,之所以他们没有这么做,是因为对苏俄来说,他们有更好的选择,那就是两年之后的米格-25.

u-2配备的高分辨率相机以苏俄的光学工业在分辨率和小型化上的能力,也没办法做到直接复制。

但苏俄有自己的方式,能够确定阿美莉卡人把导弹给撤走了。

“我想说,过去一个月的事件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次深刻而严峻的考验。我们生活在一种危险的阴影之下,这种危险是很少有几代人经历过的。

但在这些日子里,我为我们人民的勇气和冷静感到骄傲,这种勇气和冷静使我们能够做必须做的事,同时避免可能将我们所有人拖入灾难的鲁莽或轻率行动。

我们赢得了一场胜利,不是对任何国家或人民的胜利,而是我们所有人所寻求的和平与安全事业的胜利。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所有问题的结束——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但这确实意味着,我们现在可以更有信心地应对这些问题。”

肯尼迪说完后,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来自全球各个国家的记者云集在这里。

此时后世传统意义上的白宫新闻办公室还没有启用,那个特定的房间直到1969-1970年才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此时白宫的新闻办公室还只是一个小型工作区域,供新闻秘书与记者日常沟通。

不适合当下这种大型场合。

起码来了超过五百名记者,同时还包括电视台的直播设备。

别说新闻办公室,就连白宫最大的房间东厅都塞不下这么多人。

“肯尼迪总统,我是华盛顿邮报的记者麦克,我想请问苏俄是否撤回了所有进攻性武器”

“是的,从我们达成协议到一周前,全程都在全阿美莉卡民众的监督下,我确定他们已经撤走了全部进攻性武器!”

“肯尼迪总统,我是纽约时报的记者乔治,请问阿美莉卡是否会继续对古巴进行空中侦查”

“当然会,我们需要确保苏俄不会继续对古巴动手。”

“肯尼迪总统,有传闻说此次古巴危机,热线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真的吗”

“是的,白宫和克里姆林宫第一次建立联系就是通过热线,我们靠热线对各自的底线有了初步的判断。”

“肯尼迪总统,有传闻说,白宫航天事务特别助理伦道夫林深度参与了此次古巴危机的处理,这是真的吗如果是,这是否不妥,这放大了林助理的权力范围。”

“林参与了,他提出了非常有建设性的建议,为这次危机的处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的,白宫有林这样的战略大师,难道我们要放着不用吗”

林燃没在新闻发布会的现场,尽管白宫方面强烈邀请他去现场,林燃以nasa事务繁忙,红石基地正在积极开展一系列工作为由,推掉了新闻发布会。

但不代表他不关注。

他和詹姆斯韦伯坐在沙发前,电视上就在放肯尼迪接受采访的电视直播。

詹姆斯韦伯好奇问道:“教授,你为什么不去现场。”

林燃眼神幽幽地盯着电视,说:“这是肯尼迪总统的高光时刻,我去不合适。”

这算是肯尼迪人生第二的高光时刻了。

第一高光时刻将出现在明年。

林燃想起了自己看到的阴谋论。

以参联会主席马克斯维尔泰勒上将为首的军方将领积极请战,以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为首的文官则倾向于谈判。

双方意见不一致。

最终肯尼迪是直接让罗伯特肯尼迪绕过各方,直接和苏俄的大使多勃雷宁进行私下谈判。

最后双方谈判成功。

整个谈判都绕开了军队,军队压根就不知情。

阴谋论认为这引起了军队的不满,肯尼迪遇刺身亡和此事有关,6年后的1968年罗伯特肯尼迪在赢得加州和南达科他州的初选后也遇刺身亡。

让这种阴谋论更上一层楼。

林燃需要做的就是老老实实等待着肯尼迪遇刺的那天到来。

找机会拍下用高清相机拍下全过程,把这些照片提供给媒体。

他最开始想要制止这一切的发生,后来想到肯尼迪遇刺给华国争取了非常重要的战略时间用于研发自己的原子弹,想到这个之后他还是打算不做任何动作,而是在肯尼迪死之后掀起更大的波澜。

当做出这个决定之后,林燃自然不想干扰肯尼迪活着的最大高光时刻,而是把整个舞台都留给他。

詹姆斯韦伯看着电视上自信满满的肯尼迪,若有所思:“教授,你说的没错,我想没有人会再怀疑肯尼迪总统在国际事务上的能力了。

两年后的大选将再无疑问,如果尼克松聪明点就会选择六年之后再出来选。”

对老中来说,肯尼迪是美乐宗,是脑洞大开肯尼迪,实际上对阿美莉卡来说,肯尼迪是黄金时代的象征之一。

他的突然去世,会帮助阿美莉卡民众无限美化其形象。

这其中有非常多因素,肯尼迪定下的阿波罗登月,成功阻止古巴危机的蔓延,第一次电视直播等等,但最重要的还是《民权法案》。

这一法案真正意义上奠定了阿美莉卡从白人国家到各种文化大熔炉的转变。

这也是阿美莉卡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民权立法。

说起这个,当时的黑人有选举投票权没错,但在南方州被设置的特别恶心。

黑人选民在投票前要通过一种叫“文化测试”的东西,说白了就是歧视你黑人选民受教育程度低,你得考试通过才能获得投票权。

够针对黑人吧。

更夸张的是,考试内容本身会设置的非常变态,有文化的黑人也通过不了。

1965年阿拉巴马州的一份文化测试样本包括:“如果一只鸽子在星期天飞过密西西比河,它会在星期一到达哪里”

路易斯安那州要求黑人选民回答:“宪法中有多少个单词”

类似问题根本没有答案,过不过全看白人登记官的主观意愿。

即使黑人选民正确回答,地方白人登记官也可以以“发音不准”或“理解错误”为由说你没过。

种种方式加剧了这一不平等。

别以为文化测试针对所有人,白人可以不用考试,他们有一个叫“祖父条款”的东西能够豁免考试,意思是一个人的祖先在某个特定日期之前拥有投票权,那么这个人可以免除文化测试。

很明显1867年之前只有白人男性有投票权。

民权法案彻底废除了这些不平等,让黑人拥有了投票权。

林燃身处这个时代,加上这段时间和肯尼迪的相处,反而更能理解对方。

只是为了华国的原子弹能够不被蝴蝶效应所影响,你还是乖乖上路吧。

“在核时代,沟通与力量同样重要。热线证明了它的价值”

“危机管理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