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莱比锡贸易博览会(1/2)
第127章 莱比锡贸易博览会
林燃急着推海运标准,而且要把亚太地区的优先级排在如此高的位置,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百越那边很快就要全方面开打了。
后世看资料会告诉你61年就开始了。
实际上阿美莉卡亲自下场,一直要等到1964年的时候,在岘港登陆,然后带着一大帮小兄弟一起开干。
从高丽到百越,霓虹作为供应商,只出物资不出兵的那种,相当于吃了两波战争红利。
霓虹通过阿美莉卡的基地和工业订单在造船、汽车、电子这三个领域大发红利,是百越战争期间的最大赢家。
而高丽派兵参战并承接军事工程项目,出口额在1960年代增长数倍。
除了霓虹和高丽外,第三个受益者就是香江。
香江作为邻近的自由港,成为阿美莉卡后勤补给和休假的热门地点。
阿美莉卡军队采购物资的部分订单流向了香江的制造业,主要是纺织品、服装和电子产品。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整个60年代,香江对阿美莉卡的出口占其总出口的比重从20%左右上升至40%以上,基本上都直接得益于越战。
提前完成整个亚太地区唯一一个国际标准化海港的建设,能够帮助香江在越战中吸收到来自阿美莉卡更多的订单。
除了海运港口改造外,林燃和麦克纳马拉的关系同样重要。
香江多吃,霓虹就少吃。
也就是霓虹不知道越战马上要全面扩大化,老美要亲自在岘港下场了。
霓虹要是知道,作为吃过一波战争红利的战后经济体,估计倒贴钱都得赶快把横滨、东京、大阪这些港口给改造了。
“投产一代,预研一代。”
半导体研究组的厂房里,贴着这样的字样。
这是他们制定下来的标准。
“当然,锡九,我很清楚树莓派的材料肯定不是锗晶体管,它也许是德州仪器在50年代研发出来的硅晶体管。
也有可能是其他什么我们所不知道的材料。
在物理特性上,硅晶体管也更适合。”谢希德说。
作为51区2组的固体物理学家,谢希德和黄昆主要负责从理论上做指导。
有了树莓派提供算力,他们在理论上如鱼得水。
发挥出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此时别说华国只能造锗晶体管,就连毛子也只能造锗晶体管。
或者说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全球的半导体技术仍然是以锗晶体管为主,硅晶体管几乎只有德州仪器能够商业化大规模生产。
此时无论是索尼的tr-63晶体管收音机还是苏俄的spido收音机又或者是阿美莉卡自己的regency tr-1,毫无例外,都用的是锗晶体管。
而吴锡九想要跳过锗晶体管,直接进入到硅晶体管。
黄昆打断道:“锡九,硅晶体管是下一代我们要研发的材料。
现在和硅晶体管比起来,我们优化过去的工艺反而更加现实。
我和谢教授正在从理论层面计算出区域熔炼法的参数,这样我们能直接提炼高纯度的锗晶体,也是为后续硅的提纯做准备。”
谢希德补充道:“王教授从《journal of tals》里找到了威廉普凡提出的区域熔炼法。
我们从他的原始论文里提取分配系数和扩散模型,结合锗的熔点、热导率等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
目前已经复现了他的理论曲线,证明在我们后续要优化的工艺中,这个理论是具备适用性的。
包括最佳提纯次数,通过麻烦数学组的同事们帮忙构建卷积参数模型,确定了最小化杂质浓度需要的提纯次数是3到5次之间。”
由谢希德和黄昆带队,分配来这工作的华国科学院数学所和物理所的同事们配合,大家从分配系数、扩散动力学和热力学入手,建立数学模型。
靠着树莓派的超强计算能力,他们成功通过数值模拟和优化算法快速推导出了锗晶体提纯的最佳工艺参数,包括了熔区速度1-2 /,3-5次提纯等。
树莓派的存在,极大减少了他们的试错成本。
另外这不仅是在研究锗晶体的提纯,同时也是在为后续硅晶体的制造做准备。
吴锡九则觉得可以跳过锗晶体管,直接进入到硅晶体管的研究中去。
因为吴锡九没多看重晶体管收音机这个任务,他觉得两个月时间就算造出来了,以华国当前同时和两边都交恶的现状,也很难卖出去。
不如集中力量放在树莓派的复现上。
这种想法就和阿美莉卡想把太空竞赛目标跳过前置的卫星、载人航天之类,直接比登月。
看似是找了个远大目标,实际上是为了逃避短期的竞争。
自从林燃加入nasa之后,阿美莉卡再也没提过谁先赢得登月谁就赢得了太空竞赛,中间赢不算赢这种话。
黄昆检查样机:“晶体管的漏电流降到5微安了,比之前进步不少。区域熔炼提纯了三次,设备差点没撑住。”
王守武负责调整电路:“推挽放大用了两只晶体管,变压器是我自己绕的,匝数比5:1,昨天熬夜焊好。”
王守觉接上电池:“天线拉好了,信号从中央电台那边过来,咱们听听效果。”
打开电源后,扬声器先是传来轻微的沙沙声,随后是中央广播电台的播音:“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今天是1962年2月15日……”
王守武皱眉:“噪声还有点大,可能是输入级的阻抗没调好。”
王守觉连忙拿起仪器测量偏置电压:“0.3v,温度补偿起作用了,比昨天稳定。”
随后他们切换到音乐节目。
王守觉惊喜道:“低音比老式电子管强多了!50赫兹能听出来,扬声器震得桌子都动。”
黄昆显然没多高兴,他们可不是和过去的电子管收音机比,他们起码得造出世界一流的产品来。
无所谓点头:“频率响应到八千赫兹,高音也清楚,至少不比毛子的spido不差。
毛子想靠spido在电子工业上翻身想都别想!”
他们对比毛子的spido,发现他们造样机不仅音量更大,细节表现上也要好得多。
后续用信号发生器输入不同频率信号,记录输出波形过程中,一位李姓工程师在计算信噪比:
“差不多38分贝,温度升到40度也没太大漂移。”
王守觉则负责测试功率:“1.5瓦,比计划高一点,电池撑得住。”
黄昆为了模拟更真实的环境,把样机拿到室外,信号仍清晰:“对于走外贸,喜欢在户外的欧洲人来说,这效果也不会差。”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问题。
测试中发现高温下音质略降,黄昆分析道:“锗晶体管还是温度敏感,散热片得加厚。我建议反馈电容再调小点,10皮法试试,噪声应该还能压一压。”
经过两小时调整,噪声减弱,音质更纯净。
最终实现的效果在他们看来,要比老中从香江给他们弄来的索尼tr-182好上不少,更别说和毛子的spido了。
“就差最后一步了。”吴锡九小心翼翼地把焊接好徽章的外壳组装完成。
由黄昆带队,半导体二组从最基础的锗晶体工艺层面着手,赶在3月1日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出发前,交到了钱院长的手里。
钱院长从黄昆手里接过这台略微有些重的晶体管收音机,摩挲着上面的熊猫图样下意识问道:“熊猫牌”
黄昆点头:“没错,我们在海外最著名的就是熊猫。
申海卷烟厂对外销售的香烟也是熊猫牌,我听贸促会的同志提到过,他们去莱比锡熊猫牌香烟还算是受欢迎。
既然有现成的牌子摆在这,那我们不如不纠结那么多,不再另外想品牌,直接就用熊猫。”
钱院长问:“有信心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