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黑白道(1/2)
刘成德最近接到一条大人物传过来的信息,城外有一块地,是工业用地,建议他把它拿下来,先建个厂敷衍着,然后再开始办手续,把工业用地转变属性变成住宅用地,然后就可以开发了。
这个俗称曲线救国。
刘成德当即明白了这事的操作,他想也没想就答应下来。
但大人物同时又给了他一个条件,说城里中心区域有一块地,可以给他,就看他有没有本事去拿。原因是那块地上面的居民拆迁补偿没有谈下来,政府不能强行拆迁,如果刘成德能够搞得定这事,这块地就是他的了。
中心位置的地,那得是多大一块肥肉啊?刘成德都能想像自己的胃液急剧分泌。
这事就是一个平等的合作,因为走正规渠道,这拆迁成本就太大了,而且花了钱都不一定拆得下来。他这也算是,为政府工作做贡献了?
拿到了这个任务,他先派尹明带着两个面相老实憨厚的人去摸情况。
尹明去那个片区摆了一个烧烤摊摊,反正不以赚钱为目的,价格就特别实惠,量又足,当天就打开了局面,来占便宜的附近居民络绎不绝。
尹明当然也不闲着,跟人掏心掏肺地摆龙门阵,说得比烧烤还油爆,一晚上,就把该打听的消息全部打听到了。
他来跟刘成德汇报:“辉哥,这块地要不得,烫手,之前有不下五拨人接过,最后全部整得跟个龟儿子一样。其中有一家装修一新的拆迁办公室,都被人砸得稀烂,全靠派出所民警出动才把人保住,不然,耽怕要出人命。”
刘成德淡淡地听着,不发表意见,他示意尹明继续往下说。尹明于是说道:“中间有几个骨干,刺头,我都打听得清清楚楚。有一户闹得最凶的,是嫌给的补偿钱少,另外有几户都是觉得还的面积不够,还有的是想原地返还,不想搬太远。总之每户的要求都不尽相同,但他们很齐心,每次逐个谈判的时候都硬气得很,直接拒绝,说要谈就大家一起谈,不搞小动作。”
刘成德问:“现在现场还有政府的拆迁人员吗?”
尹明说:“没有了,都撤退了。所以居民其实也有一些风言风语,说这个地方不拆了,拆不下来,就让他一直摆烂下去。”
刘成德说:“干得好!你继续去那里摆摊,每天都跟他们聊,把每一户的情况都摸清楚,同时也放些消息出去,制造恐慌情绪。说政府没钱了,这块拆不动,就去拆另外的地方,先拆容易的,拆不动的就等它。这些话不用我说,你小子明白得很,我给你十个人,你来安排制造这些舆论。”
尹明正要离开,刘成德又叫住他,说:“还有,把那片区域的混混儿找出来,请他们来我们夜总会,让他们耍小姐,先不提要求,只让他们享受服务。”
尹明瞬间明白了刘成德的想法,不禁再次生出佩服之意。
尹明走后,刘成德想了想,给大人物写了一封信,简单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同时希望政府如何配合。他别的要求不高,先把合同签了,然后等他通知,可以建拆迁办的时候马上建起来。
等这一切安排就绪,差不多也过去一个多月了,尹明也把周边的情况摸了个底朝天,同时外边都在说这片区域不拆了,大家该干嘛干嘛。
刘成德把强哥和施翔宇找来,对这个区域的每户人家作了个分析,现在恐慌着的,之前听政府安排的,老实本分的,全部划走。剩下的就是几户刺头,每户刺头情况不一样。他让施翔宇和强哥带人去处理,上门威胁也好,直接写恐吓信也好,反正那些下三滥的办法随便他们搞,别闹出人命就行。
其中闹得最凶的那户人家,男主人姓赖,人称赖黑娃,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他的老母亲还在,父亲已经去世,有一个儿子在读小学,老婆也很泼辣,两口子经常打架,从家里打到院里,再打到街上,远近闻名。
他老母亲也不是盏省油的灯,没事就站在大门口骂街,骂他儿子媳妇不孝顺,晚上撅起屁股耍,早上翻起屁股睡。大家虽然听不明白她骂的意思,但是觉得特别好笑。
前两次拆迁办公室的桌子,就是他们家掀的,赖黑娃掀了一次,他老婆掀了一次。第二次他老婆掀的时候,赖黑娃准备酝酿酝酿情绪再掀的,没想到还在憋气的过程中,他老婆就抢先一步掀了。事后赖黑娃还打了他老婆一顿,骂她连这个风头都要抢,可见是养不熟的瓜婆娘。
对付这样的人家,简直不要太容易,直接把赖黑娃麻袋一套,拖到一个废弃的仓库,直接打一顿,打到他屁滚尿流,磕头求饶,什么都答应,才放了他。
但赖黑娃回去就反悔了,并且学聪明了,躲在家里不出来,觉得这样够安全,那些人总不可能冲进家里来绑人吧?他家里还有两个厉害的婆娘呢。但没想到有一天睡着之后,睁开眼又到了仓库中,面前仍然是几个肌肉虬结的凶神恶煞。于是又挨一顿打,这一次求饶也没用了,直接要卸掉他一条胳膊。他答应交一笔钱出来买自己的胳膊,于是在一张巨额欠条上面签了自己的名字。
这次放出来后,他学乖了,不再躲家里,跑到派出所里,要求警察同志把自己关起来,问什么原因他又不说,只说有人威胁他要他的命。警察没办法,只能好言相劝,让他有什么情况马上打110,也不可能花更多的警力去保护他。而且,他是远近闻名的烂人,如今见他被人收拾,心里暗爽的不知道多少人,更加不会帮他。
这时候,他儿子在放学路上也被学校里的混混堵住,把身上的钱全部抢劫一空,还说让他每天都要孝敬几个大哥十块钱。他儿子吓得不敢上学,他老婆也愁死了,说要去学校告状,被他一顿吼,说:“这种事,哪个学校没在发生?我们小时候都是这样过来的,要么就打回去,要么就认怂。”
他自己知道原因是什么,就主动找到那帮人,说自己绝对不会再闹事了,到时候国家给多少拆迁费就认多少,求他们放过自己一家人。
这样的事情好几家都有发生,把这些硬茬全部解决完之后,刘成德通知说可以开始签拆迁合同了。拆迁办一建起来,大家乖乖地排队,之前闹得凶的几个人还主动维持秩序,笑着对周围排队的人说:“托国家的福,我们不仅可以住新房,还拿得到搬迁费,简直不要太幸福。”
于是,拆迁合同全部顺利签完,这块地作为刘成德的奖励,他也就成本很低地拿到手上了。
这一系列的操作,也让大人物看到了刘成德的实力,这样,他会更有信心把资源向他方倾斜。
市中心的这块地,是刘成德的第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他把话放出去,一定要做成样板工程,把名气打出去,哪怕不赚钱,也要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不得不说,刘成德是懂得怎么来跟政府的人打交道的。
接下来两年,他的拿地面积,稳稳排在锦沙市第一名的位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