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海上风波(二)(2/2)
于是便要伸手去够馒头。忽然又想起赵勋的嘱咐:不要轻易吃别人的食物,免得有人在食物中下毒或蒙汗药,以致丢了性命。转念又一想:“我与这位袁兄初次见面,无冤无仇,我身上又没有什么金银珠宝,他们何苦害我?若是想要我命,当初不将我救上船便是了,何必浪费这馒头鱼汤?”想到此处,心中一宽,大吃起来。他足足一天水米不进,也是饿得狠了,不多时,已将一碗鱼汤喝得精光,十个馒头也吃去了六个,这才心满意足。袁金阁见他吃得狼吞虎咽,也自高兴。待云琦衣裤干透,就叫人取过一床被褥,在后舱内打了地铺,请云琦在此安歇。云琦本就疲惫已极,此时正吃得饱,更觉困倦,一头倒在铺上,须臾间便睡着了。
这一觉直睡到次日日上三竿,云琦刚刚从睡梦中醒来,忽然听得“咚”地一声闷响,只觉大船猛地一顿,便停了下来。跟着甲板上船工水手一阵喧哗。云琦急忙一骨碌坐起身来,穿好衣服,就走出船舱,问一个水手道:“这位大哥,发生了什么事?”
那水手气急败坏地道:“他妈的!有人在水里钉了木桩,大船撞到木桩上了!”云琦道:“怎么会有人在水底钉木桩?既然如此,咱们转个方向行驶便是,大哥何必气恼?”
水手瞟了他一眼,说道:“小兄弟,你有所不知,这木桩是海盗故意钉下的,为的就是拦住过往船只,索要财物。若是不给他,这群海盗就要绑了我们,然后派人去我等家中传讯,叫家里人拿金银来赎。”
云琦听水手说完这番话,想起了当日在去真定路上遇见的薛一刀,明白这些海盗与薛一刀是同道中人,于是说道:“这位大哥不必心急,我来和他们斗上一斗。”
说罢转身奔回船舱,提了涯角枪,又重新回到船头甲板上,远远望见前方海面上一艘大船,两边各有两艘小艇。五艘船一字排开,将自己所乘的大船拦住。云琦定睛看时,只见居中那艘大船的船头上钉着一块圆形木牌,木牌上刻着一个篆字,至于那字念什么,他却不认得。船上又竖着一杆大旗,旗子上也绣着一个一样的篆字。云琦只觉这艘大船好生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一时又想不起。
正思索间,那船已傍近袁金阁的船。只见对面一人站在船头上,手持钢刀,将刀尖指着众人道:“云淡风轻,天高海阔,相逢是缘,非灾非祸。留下金银,尔等可过。若有不从,刀起头落!”
袁金阁也早已走到船头上,向对面拱手问道:“不知阁下是哪里来的朋友?”那持刀海盗道:“渤海楼船帮,威名震四方!”袁金阁道:“原来是楼船帮的好汉,有失远迎,恕罪恕罪。”那海盗道:“好说好说,只要你肯把金银与我,我自然拔了木桩,放你前行。”袁金阁道:“不知这位好汉想要多少金银?”
那海盗掐着手指算道:“我这里共有一百个弟兄在此,每人要三两白银吃饭,二两黄金喝酒。”袁金阁笑道:“嗯,二百两黄金,三百两白银,倒也不贵。”那海盗道:“既然老板不还价,那便请解囊罢!”
不料袁金阁道:“这位好汉,你却不知在下的难处。年初之时,我从中原带了茶叶丝绸,去高丽贩卖。只是咱们大隋连年与高丽冲突,那些高丽人见我是大隋来的商人,又岂能放过我?一见我带驾船前来,不由分说,便将我船上的货一抢而空。我本想去挨家讨回本钱,我的兄弟们却说,高丽人凶残得很,倘若惹恼了他们,别说要不得钱,便是我这条性命,也要留在高丽。我想兄弟们说得有理,只有打落牙齿和血吞,又从彼处低价收了些人参,打算带回中原贩卖。虽然折了大本钱,然而这些人参卖出之后,也可稍稍弥补。如今我等都是囊空如洗、不名一文,却拿不出钱来孝敬好汉了。”
作者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