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家乡的故事(1/2)
乡韵情长:夏婷婷与秦天的文化邂逅
在那座繁华喧嚣、车水马龙的都市之隅,隐匿着一家宛如世外桃源般静谧温馨的小咖啡馆——“暖光”。它仿若闹市中的一方净土,常被缱绻氤氲的咖啡香气轻柔环绕,暖黄灯光透过复古雕花玻璃灯罩,如细密金纱倾洒而下,将店内每一寸空间都晕染得暖意融融,似在静静守护着每一段于此展开的故事。
夏婷婷与秦天,本是因工作上偶尔泛起的几圈交集涟漪而结识的两人,起初不过是点头之交,泛泛而谈几句业务事宜,身影匆匆交错便又各自奔忙。没承想,一次机缘巧合下相约至此,这场相聚竟似一把神奇钥匙,悄然开启了一扇通往别样天地的大门,化作一场超乎想象、绮丽多姿的心灵旅程,而旅程的起点,便是夏婷婷记忆深处那片如诗如画、满溢烟火温情的乡土。
夏婷婷身着一袭简约米色连衣裙,柔顺发丝随意散落在肩头,她轻抬手,指尖微微颤抖,似带着几分近乡情怯的悸动,轻抿一口眼前冒着腾腾热气的拿铁。那温热液体滑过喉咙,仿若给了她些许勇气,稍作停顿后,她眼眸微阖,睫羽轻颤,似是在心底默默积攒力量,要从眼前这都市的摩登光影瞬间穿越回那片熟悉到骨子里、却因久别又略显遥远的土地。片刻,她缓缓睁开双眼,澄澈眸光中倒映着往昔岁月,随后便轻声细语、娓娓道来:“在我家乡,那片广袤无垠、望不到尽头的田野边上,每年春耕前,都雷打不动地会举办一场热热闹闹、庄重非凡的‘祭田神’仪式,这可算得上是村里一年到头的头等大事,比过年还让人上心呢。”
“天还只是蒙蒙亮,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晨曦微光羞涩地给云彩镶上淡淡金边的时候,大伙就跟约好了似的,从村子四面八方朝着田头聚拢而来。村里年长的爷爷辈们,平日里看着普普通通,甚至有些邋遢,但到了这天,早早起身,郑重其事地换上那件浆洗得干净整洁,却因岁月摩挲满是补丁的旧布衫,每一道褶皱、每一块补丁里,都藏着往昔的艰辛与朴实。他们双手微微颤抖,却又无比庄重地摆上自家精心蒸制的大白馍,那馍馍白白胖胖,还冒着热气,仿佛在向田神展示这一年的丰收祈愿;再端出一坛新酿的米酒,酒香醇厚,尚未开坛便已醉人,而后插上几炷香,袅袅青烟扶摇直上,带着大伙满心的期许飘向天际。”
“小孩子呢,平日里皮得像猴儿,这时候却乖得不行,紧紧跟在大人身后,小脑袋从大人腿缝间探出,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些摆在案上的吃食,小嘴巴不自觉地吧唧着,馋得不行,小手攥得紧紧的,指甲都快掐进肉里,却又谨记着大人的叮嘱,不敢乱动,就满心盼望着仪式赶紧结束,好能分上一口甜滋滋、软糯糯的米糕,那副模样,真是又好笑又可爱。”
秦天此刻仿若被施了定身咒,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托腮,手肘撑在斑驳木桌上,眼神一刻不眨地追随着夏婷婷那灵动的手势,脑海中已如放映老电影般,清晰瞧见那田间老少满怀虔诚又不失质朴的模样,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沉浸在这鲜活画面里。夏婷婷似是忆起趣事,嘴角上扬弧度更大,眼眸里闪烁着光芒,继续说道:“有那么一回,村里出了名调皮捣蛋的小虎,那鬼灵精的劲儿一上来,谁都拦不住。趁着大人都全神贯注对着田神祈福,眼神紧盯祭品的档口,他猫着腰,小步挪到案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偷偷抓了把祭品里的花生就撒腿狂奔。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他爹眼尖,瞬间反应过来,脸涨得通红,大吼一声,拔腿就追,那架势仿佛要把小虎生吞了。小虎哪肯乖乖就范,仗着身形灵活,在田埂间左拐右突,像是条滑溜的泥鳅。可到底是慌了神,一不留神,脚下一滑,整个人直挺挺地摔进泥坑,溅起老高的泥水花。等他爬起来时,满身满脸都是黑乎乎的泥巴,活脱脱一个小泥猴,唯有手中还紧紧攥着那把花生,模样狼狈极了,大伙见状,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哈哈大笑声,原本庄重肃穆的祭祀氛围瞬间破了功,但那股子欢乐劲儿却如同春日里的煦煦微风,在田间肆意漫开,久久不散,成了大伙日后茶余饭后打趣的经典桥段。”
秦天听着听着,忍不住仰头大笑,那爽朗笑声仿若灵动音符,在咖啡馆静谧空间里漾起一圈又一圈欢快涟漪,引得邻座客人纷纷侧目,投来或好奇或嗔怪的目光,他却浑然不觉,满心沉浸在那泥地里鸡飞狗跳的追逐画面里,不住感叹:“哎呀,你们村可真有意思!这事儿要是拍成电影,指定逗乐一大帮人。在我老家,端午时节那阵仗,也是别样精彩,可不只是简单吃几个粽子、赛几场龙舟就完事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