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古城曹州之沉冤昭雪记(1)(1/1)
汴京城里,有位名叫赵启的商人,身形矫健,走起路来虎虎生风,那深邃的目光炯炯有神,透着商人特有的精明与睿智。他平日里为人豪爽,在汴京的商圈中颇有声誉,与人谈生意时,总是笑声爽朗,一言九鼎,结交下不少朋友。每有同行遇到资金周转难题,他听闻后,二话不说,大手一挥,当即解囊相助,那干脆利落的劲儿,让人打心底里佩服。他家宅位于城中一处幽静的街巷,庭院不大,却收拾得井井有条,几株翠竹摇曳生姿,尽显雅致。家中贤惠的妻子操持内外,幼子尚在牙牙学语,每当赵启归家,那温馨的场景总能驱散他旅途的疲惫。妻子善女工,常于烛火下为家人缝制衣物,细密的针脚里满是对家人的关怀;幼子虽年幼,却机灵可爱,每次赵启离家,都哭闹着要一同前去,小手紧紧拽着他的衣角,让他满心不舍,只得蹲下身来,轻轻摸着幼子的头,温声哄道:“乖孩子,爹爹出去给你带好吃的,很快就回来。”
这年春日,暖阳融融,微风轻拂,街头巷尾弥漫着新绿的气息。赵启在茶馆与同行品茶闲聊时,听闻福建新茶上市,那眼中瞬间闪过一抹光亮,身子微微前倾,急切地向旁人打听详情,手中的茶杯都差点因激动而晃动,溅出几点茶水。据说那新茶色泽翠绿宛如春日新柳,香气扑鼻仿若山间幽兰,若是能抢先购入,运至汴京售卖,定能在茶市中大赚一笔。这消息仿若一道曙光,瞬间点亮了赵启心中的商机之火。
心动不如行动,赵启迅速筹备行囊,携带重金,挑选了几个经验丰富的伙计一同南下。其中有个叫阿福的老伙计,年近五十,鬓角已染上白霜,脸上皱纹纵横交错,却掩盖不住那沉稳干练的气质。他跟了赵启多年,办事周全,对茶叶的品鉴、路途的艰险都了如指掌,是赵启的得力臂膀。平日里,阿福总是默默跟在赵启身后,处理着各种琐碎事务,大到与供应商洽谈价格,小到为伙计们安排食宿,他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从无差错。其余伙计也各有所长,有的熟知各地风土人情,能在充当“活地图”,一路上与路人攀谈时,总能巧妙地打听到一些实用信息,那热情开朗的模样,很快就能与人熟络起来;有的力气过人,负责搬运重物从无二话,装车卸货时,那肌肉紧绷,大汗淋漓,吭都不吭一声,双手紧紧抓住沉重的货物,稳稳当当,仿佛那些重物在他手中轻如鸿毛。
一行人马沿着官道,马蹄哒哒,车轮滚滚,一路南下,倒也顺利。沿途青山连绵,绿水悠悠,田野间农夫劳作,一片祥和景象。田野里,金黄的油菜花肆意绽放,如同金色的海洋,微风拂过,涌起层层花浪,彩蝶翩跹其中,似在与繁花嬉戏。路边的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舞,仿若女子的发丝,嫩绿的柳叶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光,仿佛在诉说着春日的美好。这般生机勃勃的景致,让赵启一行人心情格外舒畅,对这趟南下之旅充满了期待。赵启骑在马上,昂首挺胸,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时不时与身旁的阿福交谈几句,言语间满是对未来的憧憬。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