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泪湿红尘 > 第九十一章 秘阁失窃案(3)

第九十一章 秘阁失窃案(3)(1/1)

目录

包拯领命,即刻带着展昭、公孙策等人如疾风般奔赴现场。现场一片混战过后的惨烈,打斗痕迹仿若张牙舞爪的巨兽爪痕,醒目骇人。卫士们身上伤口深浅各异、宽窄不同,显然是遭受了刀、剑、枪等不同兵器的袭击。有的伤口皮肉外翻,鲜血汩汩涌出,有的呈细长条状,深可见骨,令人触目惊心。公孙策面色凝重,俯身细细查验,凭借深厚的仵作知识与多年断案经验,推断案发时间应在深夜丑时,彼时万籁俱寂,月黑风高,正是贼人趁虚而入的绝佳时机。贼人作案手法娴熟老练,对秘阁布局竟似了若指掌,从何处潜入、何处藏物、何处撤离,显然是经过周密谋划、有备而来。展昭施展超凡轻功,如夜影穿梭于秘阁周边。不多时,便在屋顶发现几处瓦片有细微破碎,顺着那蛛丝马迹追踪而去,在一条偏僻幽深、弥漫着腐臭气息的小巷中,觅得几滴尚未干涸的血迹,殷红刺目,在昏暗小巷里仿若几点鬼火闪烁;还有一块被扯下的衣角,那布料质地精良,绣工细密,金线银线交织勾勒出精致花纹,绝非寻常百姓所能穿戴之物。

包拯深知此案干系重大,当即双管齐下。一面选派衙门中最为机敏、熟悉市井的捕快,乔装成文人墨客、商贾小贩,深入城中各大书局、地下黑市。有的扮成手持折扇、吟诗作画的文人,流连于书局书架之间,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眼睛余光时刻留意周围动静;有的扮成挑着担子、叫卖货品的小贩,穿梭在黑市的狭窄巷道,吆喝声此起彼伏,不动声色地留意是否有密件售卖的蛛丝马迹,谨防机密文书流入不法之徒手中;一面亲自带队,彻查近些日子出入宫廷、与秘阁有过交集之人。短短几日,线索便如乱麻般纷至沓来,诸多可疑人物逐一浮出水面。

有曾因犯错被逐出宫廷的老太监陈福,他本在宫中侍奉多年,熟悉宫廷每一处角落、每一个规矩。一朝犯错,被逐出宫墙后,在宫外偏僻角落租了间狭小昏暗、终年不见阳光的屋子,平日里深居简出,仿若隐世之人。可案发前几日,却好似鬼魅夜行,频繁出入一些鱼龙混杂的酒肆,与一些藏头露尾、神色慌张的陌生面孔交头接耳。酒肆内灯火摇曳,人影幢幢,他们时而低语几句,声音仿若蚊蝇嗡嗡,旁人难以听清;时而眼神惊恐地四处张望,手中还紧攥着什么物件,仿若攥着身家性命一般。

有在秘阁修缮时出入频繁的工匠头目赵奎,此人手艺精湛,本是靠苦力营生的老实人。可近日却似被横财砸中,突然暴富起来。有人瞧见他大摇大摆地出入汴京城里最奢华的绸缎庄,对着绫罗绸缎一掷千金,眼都不眨。店内伙计们点头哈腰,满脸谄媚,忙着为他挑选最上等的料子。他还购置了一座三进三出的宅院,朱漆大门,朱环闪亮,家中奴仆成群,吆五喝六,好不威风,全然没了昔日工匠的质朴模样,仿若一夜之间换了个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