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孔雀长歌 > 第46回:态度转变

第46回:态度转变(1/2)

目录

在那座透着古朴韵味的宅院里,岁月悠悠,宛如潺潺溪流,悄无声息地冲刷着每一块砖石、每一片屋瓦,也在不经意间雕琢着人们内心的世界。焦母,这个曾经在家庭中有着绝对权威的妇人,她那如磐石般坚硬的态度,正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缓缓撬动,开始发生着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焦母的生活,在刘兰芝离去后,仿佛失去了重心。曾经熟悉的家,如今却处处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寂静。每一个角落都像是一个沉默的证人,见证着刘兰芝在这里留下的点点滴滴。那庭院中,仿佛还能看到刘兰芝手持扫帚清扫落叶的身影,她的动作轻盈而优雅,每一次挥动都带着对这个家的热爱。那通往织布机房的小径上,似乎还留存着刘兰芝匆忙而过的足迹,她总是脚步匆匆,急于回到织布机前继续未完成的工作。而织布机房里,那台古老的织布机静静地伫立着,宛如一座孤独的雕塑。它的每一根木梁、每一个零件,都承载着刘兰芝无数个日夜的辛勤劳作。焦母每次路过这里,心中都会涌起一阵莫名的惆怅,那曾经令她习以为常的织布声,如今却成了她心中最渴望再次听到的旋律。

夜晚,当繁星点点洒落在漆黑的天幕上,清冷的月光如银纱般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焦母那略显孤寂的床榻上。焦母躺在床上,双眼望着天花板,却毫无睡意。她的脑海中,刘兰芝的面容如同幻灯片一般不断闪现。那清澈的眼眸,犹如山间的清泉,纯净而明亮,总是透着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善意。那温柔的笑容,仿佛春日里的暖阳,能驱散世间一切的阴霾。焦母不禁想起刘兰芝刚踏入焦家大门时的情景,她就像一只受惊的小鹿,羞涩而又乖巧。那时候的她,对未来充满了憧憬,眼中闪烁着对新生活的期待。她对待每一个人都彬彬有礼,对待家务更是尽心尽力。然而,自己却被那些毫无根据的门第观念和莫名其妙的虚荣心蒙蔽了双眼,对刘兰芝诸多挑剔、指责,甚至是恶意相向。每想到这些,焦母的心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揪住,一种深深的愧疚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她在这漫长的黑夜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有一次,焦母像往常一样在庭院中散步,不知不觉中,脚步竟带着她来到了刘兰芝曾经日夜劳作的织布机房。房门半掩着,像是在无声地邀请她进去。焦母轻轻推开那扇门,吱呀一声,门轴转动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仿佛是在唤醒那些沉睡的记忆。她缓缓走近织布机,那熟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织布机上的纹理就像岁月的刻痕,记录着刘兰芝在这里度过的每一个瞬间。她仿佛看到刘兰芝坐在织布机前,纤细的手指灵活地穿梭在丝线之间,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她和眼前的织布机。焦母的眼眶湿润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模糊了她的视线。这是她多年来从未有过的情感宣泄,那些一直被她压抑在心底的情感,如同决堤的洪水般奔涌而出。

在与邻里的闲谈中,焦母开始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就像一把把小锤子,不断地敲打着她那已经开始动摇的心。邻里们说起刘兰芝在娘家的种种事迹,每一个字都像一颗石子,在焦母的心湖中激起层层涟漪。有的邻居说,刘兰芝回到娘家后,依然保持着勤劳善良的本性。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村庄时,刘兰芝就已经起床,帮助父母打扫庭院、准备早餐。她对待家务事从不懈怠,总是以最认真的态度去完成每一项任务。还有的说,刘兰芝的心灵手巧在娘家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她织出的织品精美绝伦,每一寸丝线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那些织品上的图案栩栩如生,色彩搭配得恰到好处,引得周围村庄的人们纷纷前来求购。更有邻居赞叹刘兰芝的品德高尚,她对待周围的人总是温和有礼,无论老少,她都能以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在村里,她总是乐于助人,哪家有困难,她都会主动伸出援手。这些话语如同丝丝细雨,滋润着焦母那原本干涸而坚硬的心田,让她开始从内心深处重新审视刘兰芝这个曾经被她忽视的好女子。

焦母的儿子焦仲卿,自从刘兰芝离去后,整个人就像失去了灵魂一般。他原本明亮的双眼变得黯淡无光,曾经挺拔的身姿也变得佝偻起来。他整日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埋头于书卷之中,对周围的一切都不闻不问。那些曾经令他着迷的诗词文章,如今在他眼中也只是一堆毫无意义的文字。他的食欲也大减,每一顿饭都只是勉强吃几口便放下碗筷。看着儿子日益消瘦、萎靡不振的样子,焦母的心中如刀绞般疼痛。她深知儿子对刘兰芝的深情厚意,就像那深深扎根于地下的树根,无论经历多大的风雨,都无法被撼动。而这一切的痛苦,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她开始在无数个夜晚反思自己当初的行为,为什么要因为那些虚无缥缈的门第观念而拆散这对恩爱的夫妻呢?自己的虚荣心到底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了什么?除了痛苦和悔恨,似乎什么都没有。她为自己的愚蠢和固执感到懊悔不已,这种懊悔就像一条毒蛇,无时无刻不在啃噬着她的心。

有一天,焦仲卿因为过度思念刘兰芝,身体终于支撑不住而病倒了。他躺在床上,面容憔悴得如同枯萎的花朵。他的眼神空洞无神,望着天花板,仿佛生命的活力正在从他的身体里一点点流逝。焦母守在儿子的床边,心急如焚。她看着儿子那毫无血色的脸庞,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一滴一滴地落在焦仲卿的手上。“儿啊,是娘对不起你,娘错了。”焦母哽咽着说道,声音中充满了自责和悔恨。焦仲卿微微转过头,看着母亲,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在他的记忆中,母亲一直是坚强而威严的,他从未见过母亲如此脆弱的一面。“娘,如果不是您拆散我们,我和兰芝怎会落到如此田地。”焦仲卿虚弱地说,语气中带着一丝埋怨。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母亲的失望,这种眼神就像一把锐利的刀,深深地刺痛了焦母的心。焦母握住儿子的手,“娘知道,娘现在后悔了,娘要把兰芝接回来。”焦仲卿眼中燃起一丝希望,但很快又黯淡下去,“兰芝受了这么多委屈,她还会回来吗?”焦母沉默了,她知道这是一个难题,但她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弥补自己的过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