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五十四章中医药调理舌伸不缩症(二)(1/2)
舌伸不缩症(二)
[病案]朱某,男,8岁。1964年2月16日下午前来就诊。据家长陈述,患儿于当日下午4时许在大佛寺玩耍时,因天气寒冷,见地上有积雪,遂捡起一块雪团放入口中食用。约十余分钟后,患儿突感舌体僵硬,无法自如活动,且舌体逐渐伸出口外,不能自行回收。家长见状立即带患儿前往当地诊所就诊,曾行针刺治疗,但未见明显效果。
查体所见:患儿神志清醒,面色如常,呼吸平稳,体温正常。舌体伸出口外约2厘米,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未见明显肿胀、发红现象,口腔内无异常分泌物,唾液分泌正常。舌体触之稍凉,无压痛,活动受限。咽部无明显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部无包块,触诊无异常。全身检查: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平软,肝脾未触及,四肢活动自如,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治则]扶阳祛寒。
[取穴]取内关双侧同时进针,施短暂而强的刺激,持续捻转提插不过1分钟左右,患儿惊叫之下,舌头立时收回,功能复常而愈。
[评析]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其生理功能与心气相通,这一理论源于中医经典着作《黄帝内经》。《灵枢·脉度》云:\"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从中医藏象理论来看,舌不仅是味觉器官,更是心脏功能状态的外在反映窗口。心包络作为心之外卫,具有保护心脏、传达心神的重要作用。《素问·灵兰秘典论》称:\"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心包络受邪,往往会在舌象上有所体现,如舌体僵硬、卷曲或活动受限等症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