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部落 第六节 剑(2/2)
“你觉得要哪些武器?怎么搭配?”张断问道。
其实他们都明白,武器当然是互相搭配的好,但问题是只能在现有物产和工业能力允许的情况下生产,否则都是空谈。
“我们现在切实可用的武器只有石斧和鹿弦弓,我想,是不是分出一些人做竹剑和竹矛,弥补中近距离的攻击力。”卫郡说:“竹子这里多得是,而且加工也比较简单。”
一时大家都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弓箭手属于远程火力,但不适合近战,如果对方冲到面前,那现在只有用石斧对抗,所以大家觉得生产竹矛、训练长矛兵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竹剑就想不出个所以然。为此,卫郡解释道:
“中国古代对兵器杀伤力有一句话,叫做:刺死砍伤。石斧重,格挡效果比较好,但是威力不大,除了正好砍在脖子上,几乎不可能致命;而竹剑不同,只要锋刃足够,同样的力量可以刺进躯干不少,如果刺破内脏或大动脉,那战斗效果就比石斧好多了。”
这些话也引得大家一阵讨论。
“你刚才说了,石斧的格挡能力比竹剑好,那么如果对战,我的石斧是不是可以先挡开你的竹剑,然后再砍呢?”张断问道。
“可以,但竹剑和石斧不同,竹剑是用刺的,速度肯定要比石斧快,来,张断,我们做个试验,你拿石斧,我拿竹剑,向同一个方向不间断攻击,大家数一下速度大概快多少。”卫郡说着拿了一根长短称手的竹片,站在了张断身边:“来,一,二,三!”
两人同时出招,不停地向前攻击。
几轮攻击下来,效果还真如卫郡所说的,差不多竹剑刺两次,石斧才能砍一次,而且竹剑攻击距离比石斧远,重量却比石斧轻,用的体力也比石斧省。
“哈哈,”卫郡爽朗一笑,收起了竹片:“张断,我们面对面站开些距离,你砍,我刺,看看格挡效果怎么样,记得,站在原地,别冲上来砍死我。”
“哈哈!好!”张断后退两步:“一,二,三!”
啪!
石斧慢了些,但还是挡开了竹剑。
“继续!”
啪!啪!啪!
连续数次攻击几乎全被挡开,竹剑被挡开后会有一个归位过程,这就和石斧的攻击速度差不多了,但在一边观战的队友却已看出了问题所在:如果两人是真实的近身格斗,卫郡只要拼死让张断砍一斧,竹剑就能刺进张断的身体,结果是张断死,卫郡伤。
“呵呵,好像得加大石斧的距离,不然我要吃亏啊!”张断笑道。
“别急,再看这招。准备好,来!”
唰——
这次卫郡的攻击速度快得惊人,等张断的石斧挥过,竹剑已经收回了。
“怎么回事?”张断愣住。大家也是一片惊讶之声。
“呵呵,我刚才用暴击的。”卫郡笑道。
“都用暴击,再来!”张断不服气。
“好!”
张断不假思索地按下鼠标,石斧暴击而下,结果卫郡站立不动,等他一击过后连刺两剑!在第二剑收回时,暴击的石斧才归位,众人哗然,这表示如果同样使用暴击的话,竹剑反而比石斧更有利!
这一次演习,确定了竹剑的生产计划,按照卫郡的装备建议,以后竹剑让弓箭手携带,同时配备远程和近身格斗武器,长矛兵只拿长矛,负责中距离冲杀,但是在训练的时候,每一种武器都要求队员熟练使用。
接下来就是阵型配置,卫郡模拟的阵型是这样的:
一队弓箭手排在最前面,负责攻击进入弓箭射程的敌军,一队长矛兵在后准备,当两军距离拉近,就由长矛兵成排密集冲锋,同时弓箭手拔出竹剑,和突破了长矛阵的敌军近身格斗,一群兄弟姐妹们听得性起,拿着竹片竹竿大肆演练,半个多钟头后,一个古代军阵就初步练成了,当然,还是非常简陋的。
“哎,卫大哥,如果是撤退呢?”张兴邦满头大汗,意犹未尽。
卫郡想了想:“把弓箭手和长矛兵混编,分成两组,一组撤退,一组蹲下射箭掩护,拉开一些距离后撤退组射击,掩护组后撤,长矛兵负责保护弓箭手。来!我们继续演习!”
几十个人又兴致勃勃地开始练习撤退战术。
除了射箭精度不高外,在数次协同演习之中他们得到了不少实战经验,比方说,长矛兵的冲击要密集,这样对方几乎无路可逃;对阵时弓箭手不必刻意瞄准,只要快速射击即可;当掩护组和后撤组互换时不能站在对敌直线上,否则箭很有可能射在自己人身上;进退时都不能分得太开,否则大家很难接应,总之,不管是对阵还是连打带跑都要有默契,而这精彩的演习和对未来的希望弄得大家兴奋不已,特别是那个张断,恨不得现在就出去打一仗,他扯着嗓子对营地外大喊道:
“谁想见识一下古代军阵?!来!”
“喊什么呀!开开门!这个死栅栏,还都是个刺!”外面忽然传来了一个女孩子的声音。
程不悔
戊子十一月初八
2008。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