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时间沙漏之双瞳 > 十五、秘记

十五、秘记(2/2)

目录

柳依呆呆地看着信,纸上的字越来越模糊,原先脑子里方励清晰的影子也越来越飘忽。不是的,方励怎么可能是魏欣然笔中的样子啊,他那么亲切、那么热诚,对自己是那样关心和爱护,这完全是两个人啊!

柳依失神地放下信函,突然去抓那本离婚证,她要确认魏欣然信里讲的这个人根本就不是方励!

离婚证豁然呈现在柳依面前。

可是,照片上出现的,就是方励!那个被柳依亲切地称之为“方兄”的方励!

柳依怔怔地在书桌前坐了半晌,阳光透过窗玻璃闷闷地射了进来,带动着满间的灰尘在光柱里喧嚣飞舞。一阵热风吹来,柳依终于想起自己此行的目的。

她一手轻轻按了按心口,权作抚平自己震撼的心绪,另一只手将信函和离婚证放回原位,手指间却触碰到了那个黑色的、长方形的薄盒。柳依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书桌上,打开了上面的盖子,原来那是一本标有“2008年——2017年”的“石原十年日记”。

日记,而且是十年!柳依的眼前不由一亮。

就在信息飞速发展的近十年,年轻人已经习惯将微信、微博作为自己情感的宣泄之地,然而钟情于将情绪诉诸笔端的资深文人,还是丢不下手中的钢笔,所以一时间这种“每天记一段、每页同一天、十年同一页”的便携式“石原十年日记”在文人圈子里十分流行,但是柳依没有想到,方励也喜欢记这种日记。

厚厚的日记本,“哗”一打开,满满的全是方励的笔迹。

日记的每一页都还有最后一段空着,也就是说,上面记着方励过去九年的“一切”。一切,可能是一切吗?柳依不禁问自己。

随手翻了一页,“2008年8月7日,奥运即将开幕,转播工作一切就位,期待……”,柳依顺着这页往下一段看,“2009年8月7日,台里来了个新人小姑娘,眉目间像极了那个人!”

看到这里,柳依的心就开始打鼓了,2009年8月初,那不是自己刚进电视台工作的日子么?那么方励日记中所提的“小姑娘”是自己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柳依不再看下面的年度,而是循着2009年8月7日翻到后面一页,“2009年8月8日,今天是全民第一个健身日;明天越江大桥主桥面即将合拢,注意突出整体搬迁、移动部分。”、“2009年8月9日,4万亿项目之一的第一批廉租房建设奠基开工。”、“2009年8月10日,接到通知参加全国新闻工作会议,会议期间部门工作要点:1。配合药监局联合检查,由A组负责;2。落实好各个镇区的新闻通气会,由A、B两组负责;3。突发新闻,由C组负责;4。新闻策划案,通过。”后面连着几天写着“出差”二字,显然是方励出差回来以后补上去的,看来方励真的对工作很用心,有条不紊地记载着每天的工作。

柳依急切地又往下翻了几页,没有提到什么“小姑娘”。柳依快速地扫过后面的记录,复又翻到第一页,看到了2010年1月1日上面写着“今天市领导兵分七路进行慰问,各组拍摄任务完成精准。另:无意间又看到了那个小姑娘,广告部留她值班,真的太像了!”提到了广告部,又是元旦值班,不是自己还是谁?!看到此处,柳依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然而问题接踵而来,方励老是提起自己像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柳依刚解开的眉头又锁紧了。

柳依准备一页一页地仔细看下去,她明白既然自己刚进单位的事都能出现在方励的日记里,那么在余下的几年时间里,方励一定会再提起她的。

时间就在悄无声息中流逝,中天的太阳不知不觉已经收起了它的锋芒,一路西沉,直到在天际线的尽头燃起一团团的火烧云,如血般涂抹在西天,很快,暮色袭上四周,将整个天空替换成浓稠的蓝,并将那上弦月和周边的星星烘托得无比醒目。

仔细阅读着日记的柳依,已经忘记了时间和身处的空间,更忘记了如何去展开自己的眉头,看着日记上的文字,她觉得都快要窒息了。

“看着小姑娘的一举一动,我无法不与那个人联系起来……”、“原来那个小姑娘叫柳依,很不错的名字……”、“一定要想办法把柳依调到新闻部来,我要搞清楚她到底与她是不是有关系……”、“世间不可能有如此相像的两个人,除非柳依是她的……女儿!如果真的是她的女儿,我一定要好好对她……”、“去了人事部,柳依居然是孤儿,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今天,柳依到我这里报到了,真是越看越像,连动作都像啊……”、“看到柳依竟有些恍惚,不是说没有这样一个人嘛,为什么竟然会现在出现!”、“我要搞清楚,柳依是不是她的女儿……我必须去一趟孤儿院……”、“孤儿院已经拆除,曾经带过柳依的阿姨也记不起柳依是谁送来的,线索中断……”、“怎么办?怎么办?”

柳依的脑际不断闪回着方励日记中的记载,很明显,从自己刚进单位那会儿,方励就已经注意到她,并且认定她与另一个女人存有血缘关系,这么多年来,方励也在努力证实这点,可是,从日记反映的内容来看,方励的线索也在孤儿院中断了。

然而与柳依茫然无措不一样的是,从日记中显示,方励又开辟了“第二战线”,并用一个完全无法理解的逻辑,试图解开柳依身上的谜团。

柳依放下日记,围抱着自己,缓步走向窗前,十一楼的夜风瞬间吹乱了她的长发。柳依将刘海夹到耳际,方励2012年的日记内容连着之前的思绪跳回眼前。

“与柳依签订了师徒协议,发现越来越喜欢这个小姑娘了……”、“虽然宁波的线索中断了,但是老家淳安必须去一次,哪怕与柳依无关,也要去证实一下……”、“老家的远亲好像很忌讳谈这件事,没有人愿意告诉我那个女孩去了哪里……”、“没有人认识那个女人。众说纷纭,都说那个女孩和她妈妈在当年都死了,这是不对的……”。

真是一头雾水,一会儿是女人、一会儿是女孩、还有女孩的妈妈……柳依根本不知道方励在写些什么?自己又是谁,是方励笔下的哪个人?还有凭什么方励就一口咬定自己跟他认识的女人有关呢?!

“2016年2月22日,希望明天的淳安之行一切顺利,这样我就可以放心柳依了……”柳依顺手将日记翻到最后有记录的那天,眼前突然闪现一道星光。

果然,方励去淳安是与自己有关呐!顿时,柳依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名字,“淳安,姜……姜勋烈!”

作者闲话: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