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异状(2/2)
“柳老师早!”
平时实习生的招呼柳依已经习惯,只是今早同事间的问候明显比以前要多得多,柳依心下疑惑,脸上的微笑也不由地有些尴尬。
柳依不惯这样的暧昧,便不在队伍的末端驻留,直接在旁边的早点柜前拿了两个菜包加一碗豆浆。
刚在餐桌前坐下,搭档小邱也紧随而至了。
“哎,我说今天是怎么回事啊,周围的人对我都怪怪的。”
“有吗?我没觉得啊!”小邱看了看身后的“长龙”,用筷子使劲拌和着拉面,顿时一股葱香直冲柳依的鼻腔。
“有!”柳依肯定地点了点头,咬了口馒头,又说:“老李她们以前都不怎么说话的,刚才竟然跟我打招呼了。”
“这么敏感啊你!”
“跐溜……”一筷子拉面溜进嘴巴,挑动起了小邱的味蕾。
“无事献殷勤,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柳依皱着眉头,喝了口豆浆。
“不知道就等着呗,顺其自然……”
柳依冷笑了一声,伸手看了一眼手表,顿时,眉头皱得更紧了。
趁着周四轮休,柳依与市立医院的朋友约好,做了一个全身检查。
之前已经抽取了血样,做了B超和CT。此刻,柳依正躺在核磁共振检查床上,尽管耳朵里塞着厚厚的棉花团,但是为检查大脑而发出的机械“叮叮、突突、吱吱”声,还是令首次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的柳依倍感意外。
这些日子,柳依始终为着“手表每天走快三分钟”而耿耿于怀,一想到那晚DV“监视”了自己整整一夜,结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可是手腕上的表却依然故我地奔驰向前,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自己的周围没有影响手表走快的因素,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在自己身上。
自己的身体难道真的与众不同吗?柳依静静地躺着,脑际却思绪翻涌:手表每天走快三分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应该是从半年前开始的,那段时间正好是方励出事的日子,因为要医院、电视台两头跑,所以柳依经常需要看着手表掌握时间,可是有时候自认为时间来不及了,急吼吼地赶回台里,却发现实际时间离自己的估算还有一段距离,几次三番以后,这才认为自己的手表出现了质量问题。
机械的喧闹声嘎然停止,医生替柳依松开了紧锢着的保护头盔。
“医生,有什么问题吗?”柳依忍不住问了一句。
“过两天等报告吧!”医生面无表情地说着,根本没正眼看柳依。
工作的时间是飞逝的,但等待报告的煎熬却是漫长的。眼下该是出报告的时间了,可是市立医院的朋友却迟迟没有打来电话,而之前被柳依认作“无事献殷勤”的同事打招呼“事件”,却被台长揭开了谜底。
一大早,柳依就被叫到了台长室,台长上来就向她道喜,并宣布,她去年底潜伏在黑工厂做的电视专题片《清水河边的食品“黑链”》,前两天上了国家新闻网的公示,如无意外该片将获得国家新闻一等奖!
“噢,是这样啊!”柳依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是淡淡地回应了一句,然后她一脸“小白”地站着聆听台长的训话。
台长煞有介事地说,当前正是国家关注民生、引导舆论的重要当口,颁奖期间中宣部将有重要领导出席,并组织获奖记者进行座谈,作为本台的精英,小柳你一定要向上级积极反映本市的“紧靠中央、贴近民生、以人为本、解决问题”的新闻工作特色和亮点,同时台里也是相当看重和支持你柳依工作的。
听了台长将近一小时的“精神传达”,柳依终于从台长室走了出来,心下思量着原来台长早就知道了自己要到北京接受首长接见的消息,所以才这么火急火燎地重又把自己从二线调整到一线,如果带着二线的身份去北京领奖,不仅是台里没面子,估计台长也会被上级领导诟病为“不重视”人才吧。
“唉……”柳依挺了挺脖子,长长地叹了口气,心里想着真是靠人还不如靠己,自己的工作能力到底还是在关键时候救了自己一把。但是对于这次峰回路转,柳依比谁都清楚,这是方励为自己奠定的基础、铺就的道路,如果没有半年前方励把自己的这个专题片推荐上去,她柳依根本不可能有今天这样“咸鱼翻身”的机会。
正在此刻,手机铃声不偏不倚地响了起来,市立医院的朋友终于来电了。
“喂,报告出来了?怎么样?”根本不需要寒暄,柳依劈头盖脑地问向对方。
“没什么啊,都挺正常的。”对方是一个比柳依温柔十倍的女声,“B超好的……CT也好的……”好像对方在一页页翻看。
“那核磁共振呢?”柳依迫不及待。
“脑血流量也正常,也没看到有腔梗的痕迹。”对方依然娓娓道来,“就是心率快了点,98每分钟,不过这也在正常范围,你最近有感到心脏不舒服吗?”
“没有。”柳依果断回答,“但有时会头晕。”
“那估计是你颈椎有小问题。”
“我会不会新陈代谢过快呀?”柳依的脑子里突然闪过这个词语。
“指标都很正常,咱不是连内分泌都查了嘛,没有说过快啊!”
“那我有什么地方是异于常人的?”
手机那头笑声四散,“什么话,异于常人?!都不说了嘛,你很正常!”
“那还有什么我没有查的项目?”柳依穷追猛打。
“你还要查?嗯……”对方沉思了片刻,竟开起了玩笑。“就差染色体基因了,你是怕自己基因突变了?变……异形了?!”
柳依握着电话默然不语,心想着:谁知道呢,反正不正常的事就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了!
作者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