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洛阳危局与战略抉择(2/2)
林逸沉思片刻,缓缓说道:“依我之见,恒阳倒是一处可退之地。恒阳地势险要,四周群山环绕,易守难攻,且其地粮草储备尚可,可与周边城池相互呼应,进可攻,退可守,于我军暂避锋芒、整顿兵马较为有利。”
郭子仪和李光弼对视一眼,微微点头。李光弼接着说道:“恒阳虽好,但我们也不可忽视长安的安危。若我们退至恒阳,长安的防御便会空虚,万一安禄山派兵直取长安,那后果不堪设想。”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望向长安的方向,那座宏伟的都城,此刻仿佛在远方的地平线上散发着璀璨却又脆弱的光芒。长安是大唐的都城,是整个国家的心脏,是无数大唐子民的信仰所在,若长安有失,那必将对大唐的军心民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经过一番权衡利弊,郭子仪最终下定决心:“事已至此,我们先退往恒阳。但在撤退途中,需布置好防线,层层阻击叛军,不能让他们轻易追击。同时,速派快马告知朝廷,增派兵力加强长安防御。”
李光弼和林逸齐声应道:“好!”
于是,在这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洛阳城外,一场有序的战略撤退开始了。郭子仪、李光弼和林逸迅速组织士兵,士兵们虽满脸疲惫,身上伤痕累累,但听到将军们的安排,眼中依旧透露出坚定的信念。他们相互搀扶着,开始有序地向后撤退,队伍中不时传来低声的安慰与鼓励。
而负责殿后的士兵们,则握紧手中的兵器,神情肃穆,他们知道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要为大部队的安全撤退争取时间。他们如同一堵堵坚实的墙壁,矗立在撤退队伍的后方,警惕地注视着前方可能出现的叛军。
在撤退的过程中,郭子仪不断地指挥着士兵们调整队形,安排人手搬运粮草和物资,确保撤退的顺利进行。李光弼则带着一队精锐骑兵,在队伍两侧来回巡视,以防备可能出现的敌军偷袭。林逸虽然心中对洛阳城有着万般不舍,但他也明白此刻保存实力的重要性,他亲自带领着一部分士兵,负责掩护队伍的侧翼,确保大部队不受到来自侧面的攻击。
当夕阳的余晖洒在这支撤退的队伍上时,他们已经渐渐远离了洛阳城那片血腥的战场。洛阳城在身后越来越远,那高大的城墙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这场战争的残酷与无奈。而这支肩负着大唐希望的队伍,正向着恒阳进发,他们知道,前方等待着他们的,将是新的挑战与未知的战斗,但他们坚信,只要团结一心,保存实力,总有一天,他们能够重新夺回失地,平定这场可怕的叛乱,让大唐的江山再次恢复往日的繁荣与安宁。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