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金玉初见(2/2)
宝玉和黛玉是“木石之盟”,那是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前世的姻缘,二者之间和玉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就不能从黛玉口中揭示这块玉的庐山真面目。宝钗可不一样,宝钗和宝玉之间是“金玉良缘”,那是这一世的姻缘,宝玉的美玉和宝钗的金锁是一对儿,这就必须由宝钗来揭面。
来看一看这块玉,“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这一番描述不难看出通灵宝玉非常精美,而且是世间绝无仅有的宝物。通灵玉的正面篆刻着四个大字“通灵宝玉”,底下还有八个小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其实宝钗读完就已经意识到这八个小字和自己金锁上的八个字是一对儿,但以宝钗的性格她绝对不会说出来,这个时候曹雪芹就要制造意外了,你宝钗不说我就让你的丫鬟说。
宝钗的丫鬟莺儿先是在一旁发呆,听小姐读了这八个字笑嘻嘻地说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这句话说的很微妙,有刻意之嫌,想想看作为一个丫鬟大字可能都不识几个怎么会在小姐读完八个字之后就能意识到和项圈上的八个字是一对儿呢?这就可以充分说明平时宝钗经常和她们念叨自己项圈上的八个字,小丫鬟已经牢牢记在心里了。而且这话一出还勾起了宝玉的兴趣,既然宝姐姐项圈上也有字,势必他也要看一看,由此“金玉良缘”便引出来了,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比通灵金莺微露意”这一回目的缘由所在。
要不怎么说咱宝姐姐是实力派演技呢,丫鬟说完宝玉就想瞧瞧这金锁,宝钗却说“你别听他的话,没有什么字”,其实揣测一下宝钗此时内心应该很开心,但就因为她是宝钗才不能显露出来,从始至终宝钗都是让别人猜不透、看不透的状态,这也就是为什么宝玉更偏向黛玉的原因,因为黛玉和他一样都是真性情,有什么就说什么。
因为拗不过宝玉于是宝钗就摘下了金锁,注意此时的细节“宝钗一面说,一面解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这里描绘了宝钗内衬的穿着,和外面完全是天壤之别,外面很素雅,里面很绚烂,这就是真实的宝钗,她是有自己追求的,上一回提及她体内的热毒,她的热在里边,深深地隐匿着;而黛玉完全与之相反,她内心是冷的需要宝玉给予温暖的呵护,所以后文见到宝玉和宝钗互动的时候黛玉是有些“吃醋”的,于她而言宝玉的一切都属于她,她自己也一心都在宝玉身上,两个女子表现出完全不一样的个性。
宝钗的金锁上也的确有八个字同宝玉通灵上的相对应,“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据说是个赖头和尚送的,让篆刻在金器上,这也和前文相呼应了,一僧一道将石头幻化成通灵玉在上边篆刻了小字,这里是赖头和尚送了宝钗八个字篆刻在金器上,十六个字凑成一对儿不恰恰坐实了“金玉良缘”在这一世的姻缘,由此也注定了结局,嫁给宝玉的非宝钗莫属。
到这里,前一世的“木石之盟”已经在人间相会,这一世的“金玉良缘”也在此刻相互印证,一个是温柔贤惠、落落大方的宝姐姐,一个是生来妩媚、娇弱欲滴的林妹妹,多情的宝二爷要如何与之相处,宝玉心中究竟谁又略胜一筹,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