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十年代,开局上山狩猎 > 第124章 贴对联

第124章 贴对联(2/2)

目录

最早的楹联,则是出现在唐代。

对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着时代背景,同时还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美好未来的向往。

正贴着对联呢,英子也来了,看到林毅贴对联,连忙过来帮忙。

两人聊起天来,话题不自觉聊到了对联。

话说,对联的发展历史,其实跟华夏的文化习俗息息相关。

“毅哥,春联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啊”英子好奇的询问林毅。

换做是别人,可能就傻眼了。

大部分人都知道,对联古已有之,但细分到各种对联,就不知道了。

对联也是有很多种类的。

春联只是其中之一罢了,因为是春节贴的,所以叫做春联。

其实春联便是最早的桃符了,辞旧迎新。

但春联的这个名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公认是在明朝。

林毅前世饱览群书,还真知道这个。

于是跟英子科普起来。

“春联”一词的出现,是在明朝。

据说还跟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呢。

论出生,朱元璋在古代的帝王里,也算是比较有传奇性的了。

起初是地主家放牛,之后便以乞讨为生,当过和尚,可以说他是从社会的最底层,一步一步,成为了帝王。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很喜欢热闹,也喜欢除夕时候,家家户户贴的桃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明太祖觉得吧,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于是他便把贴对联,推广到了全国。

而且亲自颁了御旨,要求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

这就是春联的起源了。

此后,桃符变成了红纸黑字的春联,一直延续到如今。

英子恍然,原来是这样啊。

“毅哥,你真厉害,知道那么多。”英子开口道。

倾慕之情,溢于言表。

八十年代的春联,也是十分具有时代特色的。

跟后世的那些春联词不太一样。

比如说林毅手中的这一幅。

上联:安定团结凯歌高奏,下联:发扬民主前程似锦。

横批:欣欣向荣。

他二哥家的春联是,上联:富民政策暖人心,下联:锣鼓喧天庆丰年。

横批:喜气盈门。

除了这些,还有比较常见的,像什么:改革春风吹大地,富民政策荡神州。

行行传捷报,处处呈新景。

万里山河添异彩,千年历史写新篇.等等。

每个时代的春联,都不太一样。

这些词,也都是读书人想出来的。

当然,也有写春和日丽好的

春联嘛,没有什么规定章程,喜欢什么就贴什么。

贴好了对联,林毅跟二哥又把大红的灯笼给挂了上去。

过年的气氛,顿时便浓郁了起来。

表哥剪窗,就是把红纸用剪刀,剪出一个个好看的图案,然后贴在窗户上。

林毅的母亲李秀荷,还有二姑,两个嫂嫂,一大早便在厨房忙活了起来。

年夜饭,一年里最丰盛的一顿饭了。

需要悉心的去烧。

林毅贴好了灯笼,便没事了,于是又拿了一副对联和灯笼,去帮英子家贴。

英子告诉林毅,不需要拿,她也买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