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成果(2/2)
同时吐了一口气,一路巧合真好,就看结果了。
在厂里找了傻柱,让他照看一下陈小宝,就怕这小子没了管束,出去瞎窜。
当夜,陈冀生就带着大姐大、二姐、小妹,住进了石钢主车间的技术室。
老邱这边也是下了大气力,晚上的主菜猪肉炖粉条。
这是部队的大菜,菜盆里满满的都是半掌大小一指厚的白肉片。
这让最近嘴已经吃刁的三女,吃的直皱眉头。
石钢的技术室很多,空出了三个,而且三女的房间,还给安排了一台老旧的工业电扇。
有了这台电扇,居住条件算是顶级了。
只是老邱临时改造的室内厕所有点不应景,弄得像是监舍。
住在石钢的第一晚,陈冀生也没闲着。
让安总工给找来了一些转炉的资料,看到半夜,才玩着点四五昏睡。
他这边的灯一关,大姐大就带着二姐、小妹,进了他的宿舍。
用指头捅了他两下,依旧没反应,这才对着二姐露出了凄苦的表情。
“小红,他就是这样,用脑过度了,一到晚上就睡死。”
大姐大跟二姐陈宝红之间的称呼,依旧依照原来的,二姐称呼一舟姐,大姐大称呼小红,互不干涉。
“我知道的,我以前看书久了,也会睡下去什么都不知道的,一舟姐,你多看着他。”
战线的形成,就是这么简单。
不用大姐大卖可怜,卖一下小负心汉,三女之间就步调一致了。
一早醒来,精力充沛的陈冀生,自然不知道昨晚被卖了一遍,将三女的房门拍的山响。
带着睡眼惺忪的三女,就在石钢的厂区开始了晨跑。
四九城的五点半,天色已经大亮。
石钢的空气与前海不一样,即便是五点半,也充斥着焦炭的刺鼻气味。
绕了几次,陈冀生才带着三女,在石钢厂部转了起来,相比与其他地方,这里环境算是最好的。
晨跑有助于加强脑部的供血,一个三公里的晨跑下来,虽说三女累的气喘吁吁,但脑子清醒多了。
一起住在技术室的老邱跟安总工也醒了,正在谈论着什么,见陈冀生四人满身是汗。
老邱又匆匆的来去一趟,给了陈冀生一大摞石钢的澡票,还说了换洗的衣服石钢上午就给配发。
当天上午,石钢的双炉改造,就步入了正轨,首先确定了转炉的位置,之后就是氧枪支架的改造。
氧枪、管道、支架,石钢这边都有充足的备货,上午一边搞支架,一边拆旧的侧吹炉。
下午就可以上新的转炉炉体了,之后就是对机械零碎的改装,正好等着耐火砖的烧制。
在这个过程中,石钢的一号炉,也在准备停产,停一座侧吹炉,也正好赶上了节奏。
三天之后,石钢的第二台自造顶吹转炉,就开始砌筑炉体了。
看着一脸激动的安总工跟老邱,陈冀生也是心潮澎湃。
只要炉体成了,差不多就可以进行实验了,十天时间出成果,这速度绝对是世界第一。
这样的神速,全靠老邱跟安总工的未雨绸缪。
如果没有截留的一个半炉体,如果没有氧枪、管道的充足备货。
一点点的筹备,加上转炉外壳的浇铸、焊接,没三个月是看不到成果的。
而克虏伯技术跟美敌技术的共同点,也是造就这种急速的关键。
不然光一个风险的论证,就要旷日持久。
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是石钢一家说了算,一机部跟安总工,都请了不少四九城的钢铁专家过来。
石钢的双炉改造是大事,专家们来了之后,许多都没有再回去,而是跟陈冀生他们一样,住在了石钢。
只是待遇没有陈冀生他们高级,被安排在了招待所,想要住在车间附近,门儿也没有。
第七天,公文上算是新造的,石钢二号顶吹转炉。
开始了最后的吊装,只要转炉吊装完成,改造也就到了尾声。
时间短促,陈冀生有些不放心,拒绝了老邱跟安总工第二天试炉的想法。
三人争执了好一通,陈冀生也做出了让步,将三天的复查时间,缩短了一天,变成两天。
这两天的时间,石钢的技术员,除了要一遍遍的检查新的转炉,还得把锈迹斑斑的转炉打磨出来。
听到陈冀生的这个说法,老邱跟安总工,都竖了大拇指,这个不应该遗漏的。
九天技术改造,一天试产,一共十天的时间出成果,跟放卫星也差不多了。
搞定了老邱跟安总工,陈冀生又找来陈处,这就是邀功的时候了。
“陈组长,转炉试车,还是不要请领导了,很危险的。”
新转炉试车,这个陈处是不敢请领导的,万一出了意外,好事儿变坏事儿,也不是没可能的。
“请是一定要请的,成功了咱们一起庆功,失败了领导们正好鼓励一下工人。
你去部里请示吧……”
石钢的新转炉,也不是照本宣科,与四十吨的炉容量相比,陈冀生跟安总工的想法一样。
稍微加厚一下炉体,将四十吨,控制在了三十五吨上下,头一个炉,容量还不是关键。
关键的是安全、可靠。
第一炉砸在了手里,影响的可不是一个石钢,而是整个克虏伯的资料项目。
别看只是少了五吨的炉容量,炉体厚度却是译本资料上的一点五倍,只要第一炉开炉顺利。
第二炉再做改进也不迟,与陈冀生放眼安全不同,安总工盯着的是出炉时间。
石钢改进的顶吹转炉,三十分钟左右一炉,克虏伯的资料上是十八到二十三分钟。
只要第一炉能控制在二十分钟,那时间上的增效,就非常可观了。
每天总炉数是跟钢产量直接挂钩的,一下节约三分之一的时长,也算是了不得的创举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