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三国第一毒士,曹老板劝我冷静! > 第463章 完结告终

第463章 完结告终(1/2)

目录

听闻此言,曹丕豁然开朗。

明白过来其实最关键之处,在于争取朝野内外的支持与民心。

只是没等曹丕开口,突然间外面传来阵阵喧哗。

显然宴会正式开始了!

曹操微笑着看向曹丕:

“罢了罢了,这些政事就留待以后再说吧。”

“现在先去外面和众人同乐,让将士们也轻松轻松。”

皇宫的大殿里,灯火辉煌,乐声袅袅。

百官齐至,人人笑容满面,似乎皆为今日之庆典而欢喜不已。

惟独一人脸色凝重,那便是站在角落里。

默默注视一切发展的司马德。

眼下曹彰得胜还潮,声望日益高涨。

可还远远达不到可以放松的时候。

毕竟司马德深知,历史上的曹丕才是赢家。

这不由得让他想起了天下后来的结局。

公元22年,曹丕继承了他父亲的位置。

成了丞相和魏王,还把年号改成了延康。

三个月后,他公布了陈群提出的新官员选拔办法,也就是“九品中正制”。

这个新规完全抛弃了以往,曹操唯才能是举的做法。

实际上承认了大家族在仕途上的特权。

并按照官员的等级给他们分配了牲畜和佃农,在经济上给予优待。

这样使得,曹丕得到了世家大族的支持。

也标志着魏晋南北朝那个士族社会开始形成。

同年十一月,在一系列政治操作后。

汉献帝刘协被迫退位给魏王。

曹丕最终称帝,建立了魏国。

他还追封他的老爹曹操为魏武帝。

再一次换了年号为黄初,并决定把洛阳作为首都进行修缮。

于是,中原大地进入了著名的三国时期。

接下来的一年里,控制益州的刘备自称汉中王。

为了继承汉朝的名号而自立为帝,依然用“汉”作为国名。

也就是后人所知的蜀汉或季汉,同时把年号换成了章武。

至于孙权,则是早早就向曹魏称臣,成了大魏吴王。

鉴于和刘备之间的敌对关系以及形势未稳。

孙权在那之后好几年都没急着当皇帝。

直到八年后,也就是公元229年时。

才终于称帝建立吴国,史称为孙吴或者东吴。

同时使用黄武作为新的纪年方式。

可其实曹丕在位总共就七年时间。

这段执政期内最被后人诟病的决策之一。

就是他在孙权与刘备争斗时采取的态度。

襄樊战役失败导致刘备失去了荆州地盘,加之内部发生冲突。

导致将领孟达带着上庸之地,背叛了蜀汉投向了魏国。

气愤之下,刘备处决了自己养子刘封。

虽然消除了对自己儿子刘禅的威胁。

但也进一步削弱了本已岌岌可危的力量。

就在称帝仅三月后,急于收复失地的刘备。

立即出兵东征企图夺回荆州。

然而,这番行动遇到了江东方面陆逊精心布置好的防御。

结果以火攻手段让蜀军遭遇重创。

“夷陵之战”的惨败记录也就此诞生。

而在这整场大战过程中,曹丕一直都持旁观态度没有介入。

当然了,除了战争之外。

这货还很关注老百姓的生活状况。

比如禁止奢侈浪费的葬礼和不正规祭祀活动。

严防亲属集团和宦官干预朝政。

大力推进水利建设等项目。

此外,在位的这几年间。

他还先后发起了两次广陵战役。

虽然是对着孙氏开刀,但实际上目的。

却是借机削弱青徐地区的势力头目臧霸手中的权力。

进而铲除唐蔡方、唐咨这些叛逆分子引发的问题。

并逐步加强对于沿海地带的实际管控能力。

从客观角度看,曹丕虽然才智不及他的父亲。

但他仍然算是一个颇有才干的君主。

可毕竟他掌管国家只七年,并且在称帝的过程中耗费了不少心力。

实际上留给他在历史舞台上的表现时间并不多。

特别是曹丕的记仇本性,在他掌权后体现得淋漓尽致。

那些曾经对他继位构成威胁的人。

如丁仪、丁廙兄弟都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支持曹植的杨俊,则因为广受人尊重而暂时逃过一劫。

但也只是转了个职位当了南阳太守。

三年后曹丕南巡时,却借故说南阳管理不善,逼其自尽。

鲍勋因判决过郭氏的亲戚也被盯上,加上常常直言批评得罪了曹丕。

最终被以莫须有的罪名遭到诛杀。

而在对待自己手足兄弟方面,曹丕的做法也很极端。

虽然会大方地给予爵位,但实际上却将他们限制在自己的领地内。

不准离开,同时还不允许参与实际的军事或政治事务管理。

由朝廷指派人员监督,几乎等同于软禁。这样的安排虽使曹氏宗族实力削弱,却也为日后种下了隐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