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明:家父张居正 > 第133章 皇家钱庄

第133章 皇家钱庄(2/2)

目录

张允修一笑,拿起腰牌走到众人中间,问道,“皇上,你说说这腰牌有多重”

“怕是不到二两银子吧。”万历皇帝估摸道。

“魏公公觉得呢”

“老臣和陛下猜的一样。”接下来,张允修又问了刚才那个小火者。

小火者勾着脑袋思索片刻,也给上一个答案。

“好,你们都说他是二两银子,臣偏说他是十两银子。”张允修咧嘴一笑。

“你疯了,这不到半掌大小的银牌,有十两重”万历皇帝惊呼一声,胖乎乎的面颊上,一脸的不信与质疑。

“皇上,洪武年间曾经发行过宝钞,那宝钞说白了就是一张纸,不一样能换钱么”张允修在心中打了一阵腹稿,郎声开口道,“臣要做的就是,把银两的大小给规范下来。”

“什么意思”万历皇帝催促张允修继续往下说。

张允修一点头,慢条斯理道:“皇上,其实这银钱说白了也是一种货物。只不过这种货物,人人都认,人人都喜欢。

臣打个比方,就是青楼里边的姑娘,有的姑娘五百两银子一晚上,有的姑娘却是十文就能一亲芳泽。”

“什么乱七八糟的,说银钱,你扯姑娘干什么”万历皇帝早已急得心跟猴抓似的,见张允修狗牵羊肠,忍不住喝道。

“都一样,你瞧那楼子里的姑娘,不是一样由着老鸨子定价么”

“你让朕把这二两银牌,说成是十两”万历皇帝低声问上一句,随后又觉得可笑,猛然摇头:“不可能,哪怕是朕是天子,也没办法强逼着天下人捏着鼻子认下。”

二两银子的小牌,说成是十两银子

这是把天下人当傻子啊。

在心中腹诽一阵,万历皇帝再度抬头看向张允修,见他点点头,还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你真有法子”

“是,陛下您可听说过钱庄”张允修冲皇帝一点头,循循善诱道。

“废话!”万历皇帝被惹毛了,摆出皇帝的威严来,“你快给朕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再和朕扯野,让朕猜灯谜,朕就治你欺君之罪!”

“皇上,那钱庄大多数都是归属于民间所有,他们的银票只是一张白纸,却能够通行天下。

凭借的无非就是两个字——“信用”。”

说到这里,张允修略一停顿,一开口便是震耳发聩:“这天下信用最高的便是皇上,便是朝廷。臣赚钱的法子,就是陛下与户部一道,重铸银元,规范天下钱币!”

“重铸银钱是重铸银钱,但和赚钱有啥关系”万历皇帝狐疑问道。

一旁的魏清也是听得云里雾里,巴巴望着张允修。

“您想啊,咱们一钱银子铸出来的钱币,放到外边面值就定为一两。一两银子铸造的钱币,就直接变成了十两银子。”

“陛下和国库里边的银子,直接翻上十倍,这不是天大的好事”

虽然总量增多了,豪族的银子不变,但这豪族们的利益稍微受损。但这对于商业的繁荣,却是极具意义的事情。

大明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银钱流通远少于所需。

也就是通货紧缩。

那些商人把东西卖到远洋去之后,赚取大把的银钱,但这些银钱却是极少进入市场流通之中。

“好哇,这个法子好,那快快把朕内库里的银子,全都铸造成你说的钱币。这样朕的内库岂不是有了大几百万两银子”万历皇帝恍然大悟,一拍巴掌,兴奋地从椅子上跳起。

“不不不不能一次发行太多,否则对老百姓来说不好。”

“为何”

“陛下您想啊,若是照您这铸钱法子,再加上国库的,那可是大几千两的银元。这若是一下滚入大明各行各业,势必导致物价飞涨。”

“那你说,先督造多少银钱合适”

“就以国库目前一年的收入,七百万两最为合适。”张允修答道。

“好,这事儿朕明日就让内阁议一议。”

万历皇帝一点头,起身欲要离开,张允修忙叫住他,急道:“皇上,臣赚钱的法子还没说完呢。”

“还没说完”

“是啊,这铸钱只是赚钱的铺垫之一。”张允修一笑,继续说道,“真正赚钱的法子,还是由朝廷和皇室开设钱庄。”

“如果别人他们把钱存在咱们的钱庄,咱们就每年给两分的利,若是找咱们借钱,咱门就每年收他们九分的利息。”

“一来一回,就有七分的利。”

可别小瞧这七分的利,若是全大明都开上钱庄,那每年的吸金程度将会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民间借贷,往往都是高利贷。

九出十三归那是常事儿。

他这年利息才百分九的年利率已是很良心了好吧。

这银行开设还有一个大大好处——盘活商业。

有的商人真遇上什么难事儿,这钱庄保不准能救上他们一命。

当然,钱庄作为弱势群体,自然不能冒太大的风险。要借贷,自然得进行考核,若是没有抵押那利息要重新计算。

“好,这事儿朕让内阁议一议。”万历皇帝似懂非懂,轻轻颔首。

“臣先出宫去,让人准备两套铸币的模子,让皇上瞧瞧。”张允修走到正中,对准台上的万历皇帝行上一礼,恭声道。

“去吧。”

万历皇帝打了个呵欠,疲倦说道,“这几日没什么事儿,就别来烦朕,朕好好休息休息,赚钱的事情有眉目了再来见朕。”

“是。”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