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三酸两碱的制作(求订阅)(2/2)
而杨晨也在打量着他,只是没有看太久,就跟朱元璋抬手示意。“杨晨见过陛下,不知道这位是谁,我有些眼生。”
再次跟朱元璋碰面,杨晨一如既往的客气,朱元璋也是如此。
眼眸当中的不喜也随之慢慢上升。
可想到自己已经给对方安排了一桩婚事,且女子性情暴躁,等到将来对方必然会被沐灵汐‘好好对待’。
想到此处,朱元璋内心也就逐渐平衡了。
随着杨晨开口,沐英内心也杨晨有了一个大概的判断。
“此子非凡,面对我跟父皇居然能做到如此云淡风轻,他以为这是唠家常吗”
跟在朱元璋身边这么多年,沐英很清楚自己这位父皇的脾气。
有多少同僚是因为没有看清楚自己的位置,得意忘形之后收到了责罚。
运气好及时醒悟的人只是减少了一些公爵,运气不好,那就是丢命!
然而眼前的少年,却没有对自己的父皇流出胆怯的情绪。
似乎坐在他面前的不是皇帝,而是一个普通的老人。
更为关键的是,这家伙居然不认识他!
沐英自认为自己虽然没有徐达这些前辈出名,但怎么说也是大明开国以来建立了不少功勋的年轻武将。
在武将这个行列,没有四十五岁以上都不能说自己老。
他现在才三十多岁,因此说年轻,也承受得住。
“行了小子,才几天不见,就这么没礼貌了,这位是你的前辈,西平侯你知不知道”
朱元璋淡漠的眼神略微动容,旋即开口用沉厚的嗓音说道。
“西平侯”杨晨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不过很快他就知道是谁了。
“我想起来了,原来是大名鼎鼎沐王!
我早就听闻您老人家的战术十分先进,以一己之力压得敌人抬不了头。”
杨晨以前可没少听别人称赞沐英。
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身份是朱标的大哥,在朱元璋所有亲生儿子里面,朱棣将来上位之后,他不仅没有对沐英的后人动手。
还升官加爵,使得沐王府的人镇守云南数百年。
更让人敬佩的是云南沐家人在得到这样的厚恩之后,相隔了几百年也没忘记。
清廷统一中原,却难以啃下云南这一处地方。
沐姓人率领云南少民不停的发动起义,多次跟清廷出现冲突。
虽然在大局上影响了国家统一,可他们却将祖训贯彻到底。
而沐英本人更是传奇,他前往云南与当地滇国发生战争的时候,碰到了对方的野兽象兵。
弓弩等等武器根本就穿不透披着铠甲的象兵。
于是他研发了‘三行火铳战术’,比西方列强早了不知道多少年。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凭借这个战术统一了欧洲,成为欧洲的雄主。
事后他听到东方国度早就有人提前他研发出来这一门战术,可这家伙不承认。
他认为自己才是开创者。
这可是大明掌管火器部队的神,杨晨对这样的人自然是相当敬佩。
面对杨晨的称赞,沐英倒是感到有些意外,连忙谦虚拱手回应:
“哈哈,小友谬赞了,那都是外人给沐某人一个面子胡乱夸大事实,你可千万不要相信。”
半个小时前,沐英对自己女儿被安排给一个不知名的人,他是感到相当不开心的。
然而短短几句话的交流,他瞬间就对杨晨有所改变。
这样的气度,这样的定力,放在哪里都能成才。
更为关键的是,他并没有发现对方有朱元璋说的讲话不好听。
要不是他担心折了自己父皇的面子,他现在就想着给杨晨辩解说道:“父皇您瞧,这说话不是很好听吗”
内心想法仅仅是出现瞬间就被他按压下去。
朱元璋的声音却在此时响起。
“哼!混账小子,以前咱怎么就没见过你这么跟咱讲话”
闻言,杨晨耸肩摊手,啧啧地道:
“陛下说的哪里话,之前我也有称赞过您的功绩压,您的功绩名传千古,没有任何人能够抹杀。”
“嘁,你小子也没少说咱的坏话。”
对于杨晨的客气,朱元璋早就熟悉了,完全就是假客气。
根本就不需要对他客气,自己在对方身上受到的气,无论如何怎么样都弥补不回来。
更不要提那一张乌鸦嘴,说到谁,谁就要出事倒霉。
“咱听说,你小子跟太子提出了什么‘全勤封印’‘绩效考核’还有‘末位淘汰制’是吧”
随着朱元璋提及此事,杨晨看向朱标,对方跟他点头,表示自己已经全部都说了。
这般情况下,杨晨点头承认。
“没想到太子这么快就跟陛下说了,好吧,这确实是我提出来的,不知道陛下觉得怎么样”
朱元璋并未回答他的话,而是看向沐英。
“沐儿,你说这法子怎么样”
身披文官衣袍的沐英饶有兴趣的注视杨晨。
“小子,没想到你你年纪轻轻居然就能将人心掌握得如此娴熟,甚至可以说肆意玩弄的地步。
我想知道,你到底是怎么想出来这样管理百官俸禄的办法,还有,你怎么就敢保证。
贪官会在这样的法子下减少,万一百官集体联合起来共同抵制呢”
听到沐英的最后那句话,杨晨就笑了。
是的,他笑了,他轻蔑的笑道:
“回将军的话,不错,您确实发现了盲点,只要大明百官有人对这样的制度不满意。
他们联合起来共同抵制那就能破局。
可是,他们都是人,死人就怕死,不怕死的那叫圣人.”
“哎哎哎!行了行了,你说话就说话,怎么还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你小子整日没个正经,就你还圣人,脸皮子真厚,也不怕贻笑大方。”
杨晨说话的时候,朱元璋直接插嘴,他最看不惯对方在自己面前得意洋洋的。
反正对于杨晨他就是一个态度,不能让对方太牛逼。
至少光环不准超过自己。
他可是皇帝,倘若杨晨都比他厉害了,这皇帝岂不是白当了。
遭受到这番驳话,杨晨并未多理会,而是继续说道:
“百官集体联合罢工自然是能破局,可他们都怕死,就算不怕死,这里面也会有小部分人为了名利而开始拼了命的干活。
今天还联合的部门,明天就会出现叛徒,这就是人性!”
杨晨为什么会笃定这个办法能行
因为这套方法不仅在后世,只要是一个公司就会制定执行下去。
所有被迫加班的人都知道,只要集体罢工就能让自己恢复正常的作息时间。
可大部分公司加班是会给钱的,面对这样的处境,那些经历九九六,零零七的人只能是留着泪水咽下去。
原因就是因为这里面有工贼!
什么是工贼
就是那些你不愿意干,他愿意干,你不缺钱,他缺钱的人。
这些人或许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比如买房买车,也有可能是为了家庭,比如孩子补习班跟家中老人生病。
总而言之,面对压榨人的规则,他们愿意接受,只要能多赚点钱。
这就导致大家都得卷起来。
放在大明就是如此,生活好的人,家底丰厚的官员平日摆烂习惯了,突然看到手底下的人只要努力干活。
就有取代他的机会,你说他会不会焦急
可就算焦急也没用。
你能对某个人下黑手,总不能对其他人也下黑手吧
一旦次数多了,你说皇帝会不会盯上你
锦衣卫一出手,查出个所以然来,不需要三年两年,直接杀头。
最后手底下的人依然有机会往上爬。
更何况,大明这样的官场,人人都为了权力而奋斗,就你耍心眼子。
等到你心眼子还没成功,恐怕早就被人取代了。
杨晨的话让在场所有人都感觉到他的自信。
这种自信是由内而外十分有把握的人才敢这么开口。
“再有就是我认为,以当前朝廷的局势跟陛下的威严。
将军您觉得会有什么人敢联合百官同工抵抗陛下的命令
他们怕不是想提前去阴曹地府报道才敢这么做吧。”
杨晨又接着开口,刚才他是以沐英的角度回答问题,现在则是站在公正的局面来看。
众人对此都是颔首肯定默不作声。
废话,整个大明朝廷,有谁敢忤逆朱元璋的话
更不要说这件事情对百姓,对朝廷多么有利。
可能开始的时候会有人消极怠工,但随着政策实行下去。
跟不上的人就被淘汰。
实在不行那就先杀一批人,反正朱元璋又不是没有干过类似的事情。
相比之下,他这样反而还杀少了。
“没想到你年纪轻轻,居然就能如此心细,看来我还是小瞧你了。”
“瞧将军说的,您这是谬赞了,我也就是一般般吧。”
此刻,沐英对杨晨印象已经完全改变。
先前有多嫌弃,此刻就有多满意。
什么没有身份,什么一官半职,这些都无所谓。
光靠对方这份胆识,他相信日后只要朱标登临皇位,杨晨必定能坐下丞相这职务。
在他看来,丞相会一直流传,因此有这种想法自然是不意外。
“好了,父皇,儿臣该知道的都知道了该问的也都问了,回去就将这个消息告知小女。
我择日在将她带进皇宫,您看如何”
沐英起身对着朱元璋施礼告辞。
“嗯,你就先回去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