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 72 章(2/2)
盛嘉瑜的位子已经有工作人员过来擦过,把上面粘腻的胶水擦干净。
他们一同做下来看比赛。
这一场是星防大对军科大,有点窝里斗的意味。
星防大的ai算力和军科大一起研究的,两方的军备技术层面的水平都差不多,但是星防大的驾驶员素质还是要较之本身就不是专业做实战的军科大更强悍一点。说实话,并不是一场有悬念的比赛。
两个学校又向来交好,大概对这一场比赛的结果都有数。
因为要做战术安排,比赛的对局上,苏维然会比他们更上心一点。
他抱着智脑的屏幕和电子笔,做好了要记笔记的准备,但也提醒第一次来看比赛的盛嘉瑜,“不用太认真,主要熟悉一下他们几个选手的风格,决赛前我会统一做分析的。今天主要还是来看一看其他学校的风格,多少有个了解。”
星防大能走到决赛自然不必多说,但他们对自己也是很有信心的。
走到决赛不难,但也不能对对手掉以轻心。
盛嘉瑜自然明白这个道理,随着警报声的拉响,他们也都安静下来去看比赛。
两方因为都依赖着强大的ai算力,显得彼此的战术在对方都点无处遁形的意味。
怎么藏对方都能发现,于是也就只能见招拆招。
军科大的ai架势技术更上乘一点,但驾驶员很明显精神力不足,即便有ai弥补技术,也能看得出在改变飞行模式和武器库切换的时候,机甲有肉眼可见的僵直空间。
就是这致命的僵直,让星防大抓住了机会,直接断掉了军科大的节奏,使得对方损失了一名攻击手,彻底接管了比赛的局势。
至此,军科大已经没什么能翻盘的机会了。
军科大本就是常年在机械技术和军用系统上研究的院校,实战学院还是这两年才开启的,原本在学生的训练上就不算有经验,能培育出来的优秀驾驶员也不多,这其中能打主攻手的就更少了。
失去了主攻手的军科大,就是一群稍微身体素质好一点的后勤技术兵,三两下就被相对老派一点的星防大打散了。
第一局,在军科大勉强换掉了对方一架支援机甲后结束。
裁判吹了休息哨,观众们也可以稍微休息一下。
联赛的一局还是要比校内练习赛的时间长一点,大家的水平虽然有差距,但到底是每个学校的尖子生,互相打起来,找的是失误的时机,这样耗下来时间不短,对精神的压力也比较大。
盛嘉瑜头一次现场看比赛,全程不比选手轻松,神经紧绷的他自己都没意识到连肌肉都有些僵硬。
等到比赛结束,他才能放松下来,靠在椅背上休息一下。
一双手从旁边伸过来,揉了揉他僵硬的后颈,“至于这样紧张吗”
“嗯……怎么说呢,我觉得他们还是有点东西,就看得认真了一点。”盛嘉瑜也不扭捏,接着陆哲的力道动了动一直僵硬不动而有些疲惫的肩颈,摊开自己做的笔记道,“那个开‘观测’的主攻手,不太好办。”
观测是星防大的主打机甲,是近几年才活跃起来的新机型,ai系统完全由自家研发,只参考了一部分军科大提供给他们的算力技术,可以说是星防大为了摆脱军科大技术限制的野心。
而观测的前身机型并不是主打进攻的移动重机甲,反而是支援型轻机甲,在经过星防大的几次改版之后,才终于一只脚挤进了移动重机甲的标准范围。
对比在移动重机甲中有卓越表现的皇城和晨星来说,观测的优缺点其实更为明显。
为了顾及ai的算力,观测分了大块的机身用来承载处理器,而这就导致了观测的机甲库比晨星的大小还要小一点。
晨星作为均衡性做的最好的移动重机甲,为了速度已经牺牲了一部分火力,而观测更轻的火力让其只能勉强算得上重机甲而已。
但观测有着全重机甲最高的处理速率,能够在顷刻间完成机甲主炮的置换,用此来弥补火力上的补足。
其他的机甲想要做到这个地步,就需要驾驶员极高的精神力和临时处理能力,但观测可以通过ai算力辅助驾驶员完成这一点。
而最主要的是,ai算力给了驾驶员容错的空间,但同样的缺点也让经验不丰富的驾驶员难以根据现实情况自我应对。
“但是观测的驾驶员,是自己的想法的。我见过他不止一次停下了ai的指令,转换了其他指令进去。”战斗机甲的驾驶不可能将一切都交给电脑,那样比赛将毫无意义,人类亲自坐在机甲的里面也没有意义。
对于瞬息万变的战场,即便ai做了一百种猜测,人类难以用数据测算的神奇大脑总是能想出第一百零一种神奇的操作,尽管也许那额外的一种,并不是一种优秀的选择,但也足矣。
所以驾驶员的思想,就尤为重要。
盛嘉瑜仔细观察了那个观测的所有动作,是真的让他产生了一点危机。
并不是一个好交手的对手。
陆哲侧头过来去看他写的东西,两个人的脸贴得很近,让盛嘉瑜觉得,这灼热的查克图灵的盛夏,似乎就算在开满了空调的场馆里,也依然让人觉得闷。
“他是有点难办,听说他是拒绝了一军的邀请去的星防大。”
盛嘉瑜觉得这样不合适,往旁边蹭了一点问,“为什么”
“因为……”陆哲看小兔子下意识的躲闪动作,稍微有点不满,但又觉得他能意识到这一点,似乎也是一种进步,而觉得有点愉快的复杂情绪,眼神微暗,厌弃要在这种时候去讨论别的男人,“他怕我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