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苍岛基地(1/2)
“阁下这么做对自己有何好处”王直这般殷勤地想要将小浜港建设成博多、堺港之外的第三大贸易口岸,这让义重心里泛起了嘀咕:“以你目前的实力,完全可以和博多、堺的商人做生意,没必要让我武田氏分一杯羹。”
“殿下有所不知,这博多、堺的贸易线路都被番舶主(金子老)、许大当家(许栋)这些大海商给垄断的差不多了,在下既不想吃他们的残羹冷炙,又不想跟他们起冲突,只能重新开拓一条商路,这不正好遇到了平井大人,便随他来小浜考察考察。”
对于这个理由,义重倒是觉得可以相信。
毕竟这时候的王直刚刚起家,名义上还只是许栋集团了一个小据点,但此时他尚未与松浦隆信相识,更没有获得平户岛(今长崎),因此总体上还是一个四处撒网、到处寻觅基地的状态。
不过义重心里此刻也在打鼓,王直这般看重小浜港,究竟是为何
“阁下为何会选中小浜,仅仅是因为跟仁右卫门相识么你应该清楚,这小浜的地理位置,相较九州并不算优越。”义重比较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不解。
王直清楚义重的担忧,自己千里迢迢来到北陆,上来就说要建设与博多、堺港并驾齐驱的商业大港,换做是谁都会心存疑虑吧。
鉴于此,王直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博多在九州,堺港在近畿,离这两地太近对在下来说并不安全,毕竟目前还要仰仗许大当家的支持才能在海上立足。
而你们武田家地处北陆、山阴、中山、近畿交汇之处,是天然的商贾聚集之地,而小浜港又是殿下近年来着力打造的良港,若是能建立一条小浜到双屿的商路,既可以避免和其他海商起冲突,还能让明日货物更快捷地在两地流通,这便是在下看好小浜的原因。”
义重对于王直的解释还是较为认可的,但他同时也很好奇,自己并没有什么有竞争力或者稀有的东西,可以和来自明国的商品进行交换。
“殿下,商港主要是作为商品集散地,并不意味着它本身能生产或者提供多少有价值的货物,那博多、堺港乃至我国的双屿、宁波都是如此。”
王直耐心地给义重分析道:“日本的俵物(干海参、干鲍鱼、鱼翅、海带)、金、银、铜及其制品,折扇、屏风等工艺品,还有石菜、酱油等物,在大明都是很畅销的。
这几日我也去港口打听了一番,若狭本地的俵物品质上乘,但之前多是运往堺港再输往海外,钱都被那里的商人赚去了。今后一旦商路建成,这些稀罕物便能从小浜港直接发往大明,届时殿下可是要赚的盆满钵满喽。
不仅如此,听说殿下还在领内施行什么‘乐市乐座’和‘北国船贸易’,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日本各地的商人和商品源源不断地汇聚到小浜,又从小浜发往越后、奥羽等地,确实能赚上一笔。可这比起和大明的贸易,实在是有些小打小闹了。
殿下应该将汇集到小浜港的这些商品输往海外,这其中产生的利润比之前可是要高出十倍甚至百倍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