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日本战国:若狭之虎的崛起 > 第118章 高浜失守

第118章 高浜失守(1/2)

目录

第118章 高浜失守

高浜城,位于三面环海的半岛之上,是高浜代官久村光泰的驻地。此处与其说是一座城,不如说是类似武田氏馆一样的居馆,地势平坦,防守能力薄弱。

城池靠近陆地的一面紧邻高浜港及城下町,繁荣非常,特别是义重推行乐市乐座后,这里更是逐渐成为西国、北国商船停靠交易的一个重要枢纽。

逸见昌经率先攻取这里,意图很明显,就是以最小伤亡获取大量资金的同时,保护碎导山城北线的安全。

腊月二十三日清晨,内藤胜高率领“宫川之乱”残部以及雇佣的浪人合计五百人,率先向高浜城进发。

抵达城下町时,虽遭遇巡城军士的小规模阻击,但由于敌众我寡,巡城军士很快溃败,不过溃兵还是将敌袭的消息带给了刚从睡梦中苏醒的久村光泰。

久村光泰乃是远敷郡国人久村氏的少主,武力有限但善于内政,金崎评定后被义重任命为高浜代官。就任以来,按照义重的命令严格推行乐市乐座,高浜港的经济日趋活跃。

但由于高浜地处若狭内部,三面环海,鲜有战事波及,因此并未安排过多常备军驻守。久村光泰手上的军士满打满算只有八十余人,这其中还包括被内藤胜高在城下町击溃的四十人。

听闻敌军来袭,久村光泰立即召集仅剩的四十余人准备迎战,但侧近与力皆认为高浜易攻难守且敌众我寡,不宜死守,因此劝其乘船撤离,以暂避锋芒。

久村光泰起先觉得就此撤离有负义重重托,坚决不从,但后续得知攻城的叛军有五百人时,也觉守城无望,最终选择与城内守军及愿意撤离的商人一同乘船返回小浜。

上午十时,内藤胜高在一众散兵游勇的簇拥下,大摇大摆地走进高浜城,命人将印有“丸内菱”的旗帜撤下,升起了印有“丸内菱”(内藤氏)、“石持五本骨扇”(粟屋氏)以及“四割菱”的旗帜。

内藤胜高旗开得胜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碎导山城,逸见昌经甚为满意,随即命其继续东进,前去招降本乡氏,从而完成大饭郡北部的占领。

逸见昌经之所以这么做,乃是因为身为幕府奉公众的本乡氏当主本乡光泰,毅然拒绝使者的劝降,并率领家眷和军士离开本乡馆,前往易守难攻的达城进行笼城。

无奈之下,逸见昌经只能让内藤胜高率军攻入本乡领,意图通过武力威吓迫使本乡光泰出城投降。

至于逸见昌清那边,进展的也并不顺利。

石山城的武藤光宪,乃是义重身边重臣武藤光佑的兄长。之前说过,武藤氏和逸见氏关系不睦,因此武藤光宪一直对逸见昌经保持警惕。

加之前些日子义重要求其进行领内动员,以及武藤光佑来信流露出的只言片语,使得其猜测义重可能要对逸见昌经动手了。

意料之中的是,逸见昌经率先举旗谋反;意料之外的是,他会动作如此之快。自己刚召集了三百军势,他的一千大军就扑向石山城了。

石山城,本丸建造在高达一百八十米的山顶上,主要的曲轮群排列在从山顶向北延伸的山脊上,四周皆有交错的土堀,是武藤氏经营多年的难攻不落之城。

起先,逸见昌清派人登门劝降,可使者还没靠近看见城门,便被飞来的羽箭射杀。逸见昌清为之大怒,立即组织军士从相对薄弱的西北角进行攻城。

可战况并不像逸见昌清想象的那样很顺利,纵使西北角防御工事较少,但坡度却更加陡峭。在武藤军的袭扰和顽强阻击下,战至下午三时,逸见军虽一度冲击至半山腰,但却无法站稳脚跟,只能被迫撤回山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