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 > 第412章 兵临城下

第412章 兵临城下(2/2)

目录

遂调整作战计划。四更时分,亲一协乘着夜色,人衔枚、马裹蹄,穿过清军营垒空隙,出其不意地扑向武昌。

金口镇离武昌西城只有六十里,亲兵第一协一人一马,速度甚快。次日辰时,亲一协驰至洪山,才被清军发现。

前线大军还在对垒,赤军竟然逼近至武昌城外。守军大惊失色,一面急向鳌拜求援,一面调兵阻击赤军。湖广四川总督李国英情知事急,亲自出城督战。为激励守军士气,他开出了斩首一级赏银三十两的赏格。

在如此高的赏格下,清军相当凶猛,向赤军发起一波又一波的攻势。

杨方领赤军第一协,以携行的鹿砦为屏障,下马与清军对战。火枪手结成九叠十八层,挡住了清军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战事最急时,前叠赤军的枪管已经打红,无法再发射子弹。赤军用刺刀与清军白刃格斗,死战不退。

水师也及时赶到,先击败清军残余战船,接着在白沙洲登陆。清军在白沙洲上扎有两座营垒,但守军都是绿营兵,略一抵抗,便争相投降,只有少数士卒乘坐船只逃脱。

水师占领白沙洲,辎重船也随之靠泊过来。亲一协的粮草、弹药等问题迎刃而解,与鞑子作战更有底气。

李国英带着以汉军、绿营为主的清军战斗了一天,并未把赤军赶入长江。相反,武昌城内却发生了骚乱:留守武昌的绿营兵与满洲兵起了冲突,彼此大打出手。

平时,满洲兵欺负惯了绿营兵,绿营兵别说还手,就是还嘴都不敢。眼下赤军兵临城下,城内满洲兵少,却仍旧对绿营兵恶语相向,鞭抽杖打,绿营兵遂起而反抗,两军发生械斗。

李国英闻讯,只得放弃城外战斗,带兵还守武昌,平息了城内的骚乱。

亲一协士气更振,驰马扫荡清军设在城西的据点、兵站,放火焚烧清军粮草,切断清军城西粮道,把清军在城西的防线搅翻了天。

消息传到咸宁,清军军心动摇。鳌拜明知赤军意在逼他分兵武昌,却也不得不照做。武昌太重要了,不仅关系到清军的后路、粮草,还关系到湖广的安危,关系到清军在长江中下游流域的统治。

但对鳌拜来说,仓促撤退显然是不可能,也不应该的。

三月十日,两军再度在咸宁城东展开大战。一样的战阵,一样的战法,两军依旧旗鼓相当,不分上下。

战事最酣时,岑丹初把三千亲兵投入战场,马进忠亦率着骑兵营冲入敌阵。

清军兵力已经减少,最终露出颓势,主动撤出战场,还守营垒。次日一大早,清军拔营,还守武昌。

赤军整军追击,清军且战且退,至武昌城内坚守。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