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46章 热得发烫的预热

第46章 热得发烫的预热(1/2)

目录

第46章 热得发烫的预热

2004年3月5日,最新一期的《城》来到了读者手中。

老订户们马上就觉得不对,这一期怎么厚了很多,翻开一看——啧啧,274页,多了整整30页。

《城》最早每期定价1.2元,足足有340页厚;到了1986年,纯文学期刊的销量就维持不住了,杂志入不敷出,只能缩减到240页左右;再到了80年代末,又被迫把每期价格提到3.5元,页数不变,并且开始接广告。

如今15年过去了,物价不知道翻了几番,《城》也只敢小心翼翼地把定价提高到9.9元,就这销量每年还在崩。

幸好城社是一个综合社,图书出版等其他业务能维持着杂志运营;而杂志又为图书出版输送血液,还算是良性循环。

这一期竟然舍得加印赶紧看看加印了什么。

看到《少年的巴比伦》和张潮这个名字,不少老读者的眉头就皱了起来。这些人都是很传统的纯文学、严肃文学的爱好者,对张潮的印象就是一个经常上新闻、浮躁、肤浅,与纯文学没什么关系的弄潮儿。

“堕落啊!堕落啊!想不到《城》也堕落了!”一个大学文学院教文艺理论的老教授,一把就把新一期的《城》拍到了桌面上。作为专业人士,他有着极强的审美洁癖。

老教授的动静引起了家里人的注意,他那刚上高中的孙女乖巧地给他倒了杯水,问道:“爷爷,谁又惹你生气了”

老教授一指杂志,还是愤愤不平,道:“好好一本《城》,让这个混世魔王给弄脏了!”

孙女顺直看过去,只见杂志正好翻到《少年的巴比伦》这一页,大大的标题

张潮!

孙女按捺住心里的激动和好奇,尽量用平静的语气问爷爷道:“这个张潮是谁啊”

老教授叹了口气解释道:“一个比你大一点的高中生,整天就知道在报纸上炒新闻,专门写一些博眼球的东西。就这,也被炒作成‘少年天才’,我看是‘少年魔王’!”

孙女心里一喜,果然是他。于是伸手就把《城》杂志拿走了。

老教授好奇道:“你不是从来不看这些文学杂志吗”

孙女朝他做了个鬼脸道:“您顺顺气,我先替您批判批判他!”说完就拿着杂志猫回房间去了。

少女没有着急先看小说,而是打开电脑,拨号上网,登录qq,再找到一个名为“一生爱潮汐15群”的群聊,发了一条消息:

“gg们,知不知道偶发现一个什么东东。潮汐gg在《城》杂志上发小说啦,偶们不用苦苦等了……”

一句话炸出了上百条新消息,许多不明所以的群友都在问:

“酷毙了!”

“真的是潮汐gg写的”

“《城》杂志是什么去哪里买”

“小说叫什么”

“《少年的巴比伦》好酷哦!”

“我现在去报刊亭看看……”

(写着写着,自己都冒鸡皮疙瘩……)

这样的对话,像病毒一样,用很短的时间,就蔓延到了数以百计的聊天群里。

少女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回答完群友的提问后,才开始看《少年的巴比伦》。

咦,都是“少年”,怎么和《少年如你》不太一样啊有些看不懂……

少女看了一千多字,感觉越看越迷糊,怎么人物一下是小孩子,一下子是小青年;一会儿是这个谁在讲故事,一会儿又变的那个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