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 第212章 无苦寺了尘长老【五千六】

第212章 无苦寺了尘长老【五千六】(2/2)

目录

“无苦寺”“你们是去烧香拜佛”

年纪稍大的那位,听到无苦寺三个字,目光不由在一行人身上扫过。

“那倒不是。”

“我们这一趟是专程为拜访了尘长老而来。”

陈玉楼摇摇头。

老药农虽然刻意压住情绪,但一旁的年轻人,看模样与他几乎是一个骨子里刻出,想来应该是他儿子。

警惕和审视却几乎是写在了脸上。

一看两人反应,陈玉楼心里就大概有了数。

“你们认识了尘长老……”

“闭嘴。”

年轻人一喜,但话音未落,就被老药农冷声打断。

感受到老爹眼神变化,年轻人稍一思索,立马也就回过神来。

要知道,从前朝乱起,庐山内便有多股匪寇流窜,匪患最严重的时候,一百七十几座峰头,几乎都被人占山为王。

这帮人拦道打劫,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周围村寨、山民,苦匪寇之祸久矣。

尤其是那些养了闺女的人家。

更是整日惶恐难安。

不得已背井离乡,去往他处谋生。

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那年了尘法师前来,原本谁也没有当回事,在庐山结庐修行的隐士无数,不过要么死于山匪之手,要么下山逃命。

但了尘法师不同。

见到山民落难。

他并未袖手旁观。

而是以一人之力平定了庐山匪患。

仅仅是被他说服放下屠刀者就不计其数,至于那些执迷不悟之辈,则是死的死逃的逃。

因此,山民都传言了尘法师既有菩萨心肠,也有金刚怒目。

但无论如何,他们这些人对了尘崇敬万分,皆言他是救百姓于水火的降世真佛。

而今眼前这行人来历不明。

万一对了尘法师心存敌意,他们父子两个岂不是要成罪人

毕竟当年剿匪之举。

让无数人怀恨在心,那些人虽然已经远走江湖,但难保会回来报复。

想通这一点。

年轻人当即闭上嘴巴,再不肯多说一句。

“老丈多虑了,我们乃是了尘长老故人之后,这位杨方兄弟,与他更是一脉相承,算起来还是了尘法师的师侄。”

见此情形,陈玉楼哪会不懂,只是温声解释道。

“真的”

老药农目光里透着几分怀疑。

“当然,老丈要是不信,不如这样。”

陈玉楼退了一步,“让这位兄弟,带上信物,独自一人去寻了尘长老,我们就留在此处不动,等法师看过信物,自然知道真假。”

听到这话。

采药人父子两人不禁相视一眼。

显然是对这个方案动了心思。

“好,我信你一次,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了尘法师在匡庐山名望极高,你们若是不怀好意,到时候可别怪我翻脸不认人了。”

老农认认真真打量了几人一眼。

最终还是决定冒险一次。

主要是他们身上并无煞气,尤其是陈玉楼,面色温和,气质出众,说话慢条斯理,丝毫没有半点不耐,和城里那些教书先生似的。

真要是那种一眼看透的坏种。

今天就算是死。

他也不会引狼入室。

毕竟,当年若不是了尘长老,他们这些人哪有半点活路。

“那是自然。”

陈玉楼对此并无意外。

从两人提及了尘时的语气神态,就知道后者在此地声望之高。

当即点头答应下来。

随后才转身看向背着打神鞭的杨方。

“杨方兄弟,你那可有师门信物”

“这个算不算”

杨方琢磨了下,从口袋里摸出一枚扁平的金珠。

大概指尖大小,中间还有一道孔洞。

陈玉楼一看,立刻就明白过来,那分明就是一枚算珠。

金算盘世代商贾出身,行走江湖,一架纯金打造的算盘从不离身。

不过他的算盘可不是拿来算账计数。

算盘珠和框架上刻满了天干地支之数,专以演算五行术数,占测八门方位。

接过放在手中,低头一看。

金珠上果然阴刻着一个庚字。

“当然能算。”

此物估计是当日下山时,金算盘赠予他。

一个是做个念想。

另外一个,未必没有担心徒弟行走江湖,落难穷困潦倒时,也能用这枚金算珠去典当行,换取一些银钱度难。

“小兄弟,喏,你就拿着它去寻了尘长老。”

“就说是故人之后。”

年轻人先是看了眼父亲,见后者点头,他才小心接过,郑重其事的收在口袋里。

“快去快回。”

老药农提醒了一句。

年轻人点点头,放下竹篓和药锄,随即便大步穿过悬桥,没多大一会功夫便消失在茫茫深山当中。

他一路奔行。

身形矫捷,犹如猿猴。

差不多半个钟头后,便来到了虎背岭半山腰处。

只见那一片怪石嶙峋,有瀑布深潭,奇峰危崖,最为惊奇的是,山坳当中生长着大片竹林,一眼望去根本看不到尽头。

恍然一片绿海。

竹林外,一条青石小径往里延伸。

看到它的一刹那,年轻人不由松了口气。

压下心绪,顺着小径飞快往里赶去。

没多久,竹海深处便出现了一座古庙,看上去已经有不少年头,外墙斑驳,长满了藤蔓,不过庙内青烟袅袅,让它看上去颇有种世外隐秘之感。

见到古庙。

年轻人脸色顿时肃然起来。

一连深吸了几口气,平复了呼吸,这才上前敲门。

“门没关,进来吧。”

随着扣扣的敲门声落下。

一道苍老,却异常温和的声音响起。

年轻人心神一振,小心推开院门,古寺不大,前殿后院。

抬头望去。

殿外一位身穿僧袍的老和尚,正平静的看向自己。

“法师……”

见到他,年轻人立刻快步上前,将之前山外经历简单说了下。

“故人之后”

了尘长老目露诧异。

他独自在此修行多年,青灯黄卷,远离喧嚣。

何况,从遁入空门的那一刻起,以往江湖上的人情往来都已经自行斩断。

这故人究竟是谁

一时间他还真没猜到。

“哦对了,他给了一件信物。”

年轻人忽然一拍额头,赶忙从口袋里摸出那枚金珠递了过去。

只是刚一取出。

还未递出去。

了尘那双古井无波的眼里,已经掀起一阵滔天巨浪。

清修多年的心境。

在见到那枚算珠的一刻,一下为之破功。

“师弟……”

“法师,您……您这是怎么了”

察觉到异样,双手捧着算珠的年轻人,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

这才发现山民们心中奉若神佛的了尘法师。

此刻竟是一脸苍白。

瘦削的身子止不住的颤动。

“他们人在何处”

回过神来的了尘,取过那枚金算珠,手指轻轻摩挲着其中阴刻的字迹,心中已然有了十二分的肯定,忍不住问道。

“在裂谷悬桥那边。”

“带我去。”

“啊”

年轻人一下愣住。

周围山民谁不知道,随着年纪渐长,了尘法师已经有些年头不曾下山。

更别说亲自下山迎人。

这简直闻所未闻。

“那些人对贫僧极为重要,你在前边带路。”

“哦……好。”

听到法师这么说,年轻人这才彻底确定,那帮人并未胡说。

点点头下意识往外走去。

但走了几步又察觉不对,转过身就要去搀扶了尘。

“不必,贫僧还走得动。”

了尘摇摇头,谢绝他的好意。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没有老到走不动的时候。

之所以多年不曾下山,非是不能而是不愿,无苦寺就像是他为自己画下的一座牢房。

“速速赶路就好。”

年轻人再不敢耽误。

带着他一路往山外走去。

他甚至都没察觉,这一趟返程比来时更快,在他心中已老的了尘法师,不但没有落后半步,一路山路崎岖,连气息都不曾紊乱。

毕竟是在入摸金门前,就名动江湖的飞天狻猊。

在四人中,身手当之无愧的第一。

纵然是铁磨头都远远不如。

等走过一段危崖,进入悬桥的一刻,了尘远远就望见桥头对面,一行六七人正席地而坐,与老药农说着话。

陈玉楼第一个察觉到动静。

下意识起身望去。

即便身下隔着百米的裂谷。

了尘模样还是被他清晰收入眼中。

与想象中的几乎一模一样。

“法师……竟然下山来了”

察觉到他异样,身边众人也都纷纷回头看去。

看清了尘的一刹那。

老药农顿时动容,忍不住惊呼出声。

“道兄,杨方兄弟,了尘长老都已经亲自下山来迎,我们也该上前拜会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